第112章 火星上的玻璃
从生物研究所出来,张小北带着缺失生物酶的基因片段数据、分子结构模型及实验记录,同步传输到星尘的终端数据库。
返回住处时,李潼和温知夏正围着全息投影,研究黑龙号机甲的战术动作。
看到他进门,两人立刻放下手头的事,快步迎上来。
“又要走了吗?”
温知夏递过一个塞满零食的背包,里面装满了麻辣小鱼干、豆腐干等小零食。
“这是我和李潼给你准备的。”
“对了,这个改装过的量子通讯手机,信号覆盖范围超广,就算到了火星,也有信号哦。”
李潼则是娇笑着开口道:
“记得多拍点照片,我们还等着看你的朋友圈呢!”
张小北接过背包和手机,揉了揉两人的头发,眼里满是暖意:
“放心,等部署完卫星,我去火星给你们多拍点照片。”
“你们好好训练,等我回来。”
...
简单告别后,张小北赶往航天研究院。
空港内,50 颗伪装型侦查卫星整齐排列在平台上,每颗都只有篮球大小,银白色的外壳做了特殊处理,表面布满微型信号干扰器。
不仔细观察,根本看不出是人造设备。
“张署长,所有卫星都调试完毕!”
“搭载的重聚变电池模组,使用寿命保底 500 年,就算遭遇太阳风暴也能稳定运行。”
“量子加密模块和伪装信号系统双重保险,一旦捕捉到异常信号,0.1 秒内就能传回地球。”
张小北点点头,走到平台前,手一触碰,连着平台一起收进空间。
“辛苦各位,有异常第一时间通知我。”
...
“设定部署路线,从地球近地轨道开始,咱去种点小土豆。”
【收到主人,光速航线已规划完毕,启动重力补偿系统,避免时间膨胀影响。】
【地球近地轨道监测点预计 1 分钟后抵达,总部署时间压缩至 3 小时内。】
星尘的声音刚落,方舟号的引擎便爆发出耀眼的光芒,飞船瞬间突破音障,化作一道流光冲入深邃太空。
以光速行驶时,窗外的星辰仿佛被拉伸成彩色的光带,原本遥远的天体在视野中飞速掠过。
透过观景窗,地球像一颗蓝宝石,仅仅几分钟后,就缩小成一个耀眼的光点。
...
1 分钟后,抵达地球近地轨道,张小北迅速部署了 3 颗卫星,分别覆盖赤道、北极、南极方向,形成第一层预警网。
卫星启动的瞬间,便切换成与太空背景融为一体的伪装模式。
联系上航天研究院,张小北开口道:
“地球近地轨道已部署,可以启动!”
“收到!张署长!已接收到信号!”
...
紧接着,飞船朝着月球飞去,光速下,地月之间 38 万公里的距离仅需 1.28 秒就被跨越。
方舟号精准停留在月球背面的艾特肯盆地上空,这里是地球的天然屏障,也是监测太阳系外侧的绝佳点位。
张小北按下部署按钮,2 颗卫星迅速坠入预定轨道,与月球表面的岩石颜色完美融合。
离开月球后,方舟号继续以光速驶向金星,从月球到金星的距离约 4000 万公里,在光速下仅需 13.3 秒就已抵达。
金星浓厚的云层虽然遮挡视线,却是天然的信号隐蔽带,能让卫星更好地伪装自己。
张小北在金星大气层边缘的稳定轨道上,快速部署了 5 颗卫星,每颗卫星都自带云层穿透探测功能,可实时捕捉太阳系外侧的异常信号。
每部署一颗卫星,星尘都会实时将其标记在全息地图上,随后传送至地球。
“星尘,下一站火星,按计划部署 8 颗卫星后,在乌托邦平原着陆,我要去拍点照片。”
【收到主人,地球到火星最近距离约 5500 万公里,光速行驶预计 18.3 秒抵达。】
【火星轨道 8 个部署点位已锁定,着陆点乌托邦平原坐标校准完毕。】
话音刚落,方舟号再次提速,窗外的光带愈发绚丽,仅仅十几秒后,一颗沉寂的红色星球便出现在视野中。
它像一颗镶嵌在宇宙中的红宝石,表面的沙丘和峡谷在昏暗的日光下,勾勒出极具冲击力的线条。
张小北操控飞船,精准停留在火星轨道上,按照规划依次部署好卫星。
每颗卫星启动后,都会立刻切换成与火星岩石相似的暗红色,完美融入周边环境。
5分钟后,部署完最后一颗卫星,方舟号缓缓降落在乌托邦平原。
这里是地球科学家们公认的火星最适合移民区域,地势平坦,且疑似存在过液态水的痕迹。
舱门打开,张小北穿着黑龙号机甲走下飞船。
火星的重力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带着一种奇妙的漂浮感。
“我草,请叫我登陆火星第一人!”
远处的奥林匹斯山巍峨耸立,山顶被厚厚的火山灰覆盖。
脚下的红色沙砾细腻柔软,踩上去留下了人类第一次登陆火星的印记。
张小北拿出改装过的量子通讯手机,开启高清拍摄模式,对着远处的山脉、近处的沙丘拍了起来。
还特意给方舟号和火星地表拍了几张合影,打算发个朋友圈,好好炫耀一下。
拍了十几张照片后,张小北坐在飞船的舷梯上,开始筛选要发的内容。
当他滑动到一张对着西北方向拍摄的全景照时,突然皱起了眉头。
照片的右下角,有一片区域隐约闪烁着微弱的反光,像是有什么光滑的东西暴露在地表。
“奇怪,这里明明是沙丘,怎么会有反光?”
出于好奇,他起身朝着照片里的反光区域飞去。
随着距离拉近,他发现那片区域比照片里看起来更大。
走近了才看清,地面上竟然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坑洞!
每个坑洞直径不足一米,深度也只有几十厘米。
但坑洞的内壁却异常光滑,在昏暗的日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正是这些光泽形成了照片里的反光。
“星尘,扫描一下这些坑洞。”
【收到主人,正在扫描分析...】
不一会儿,星尘的声音带着一丝疑惑响起:
【检测到坑洞内壁物质为二氧化硅】
张小北:...
“说人话!”
【就是玻璃】
“不是?这里?火星?玻璃?”
“你认真的吗?”
张小北带着好奇,再次观察起坑洞,越看越心惊。
“好像...真的是玻璃?”
【是火星沙尘在高温下融化后快速冷却形成的。】
【初步判断,这些坑洞是高温热源短暂作用于地表留下的痕迹,单个坑洞的形成温度不低于 1800℃。】
“1800℃?”
“火星上怎么会有这么高的温度?难道是陨石撞击?”
【排除陨石撞击可能】
【陨石撞击会形成不规则的冲击坑,且伴随大量破碎岩石】
【但这些坑洞形状规则,内壁光滑,更像是某种可控的高温设备留下的痕迹。】
【比如... 飞行器的喷射口...】
“飞行器?”
张小北猛地站起身,朝着坑洞密集的区域走去。
越往前走,坑洞越多,甚至形成了一片直径超过百米的坑洞群,每个坑洞的间距都很均匀,显然不是自然形成的。
“你的意思是,曾经有飞行器在这片区域低空悬停,尾焰灼烧出了这些坑洞?”
【可能性超过 90%!】
【根据坑洞的密度和分布范围推算,该飞行器的喷射口数量至少在 10 个以上】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玻璃化物质的年代检测,这些坑洞的形成时间不超过 50 年。】
张小北倒吸一口凉气,50 年?
在这期间,竟然有外星飞行器造访火星?
他们是谁?
为什么来火星?
有没有发现地球?
无数个问题在他脑海里盘旋,后背瞬间冒出冷汗。
他立刻拿出手机,对着坑洞群拍了几十张特写,又让星尘对整个区域进行三维扫描,将数据全部保存下来。
“星尘,立刻在这片坑洞群周边部署 2 颗备用卫星,24 小时监测这里的异常信号。”
“另外,调整后续航线,以亚光速绕火星飞行一圈,避免光速行驶错过地表细节,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区域。”
【收到主人,备用卫星部署中,火星全域亚光速扫描即将启动,预计 10 分钟内完成。】
张小北站在坑洞群中央,看着脚下这些光滑的玻璃坑,原本想发朋友圈的兴致早已消失不见。
他抬起头,望着火星昏暗的天空,心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看来,这太阳系远比咱们想象的要热闹啊。”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502/2243893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