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西境初行
吴嘉宝望着吴邪他们往东去的背影彻底融进树林子,才裹紧了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粗布褂子,把藏在腰间的短刀又往里掖了掖,开始她独行的旅程。
这西境的风邪性得很,刮在脸上跟小刀子似的,还带着股子沙砾子,吸进鼻子里都硌得慌。
她要去的第一个据点在边境线上的一个小集市旁边,听吴三省说那地方表面是个药材收购站,实则是“它”的人用来传递消息的窝点。为了不引人怀疑,她特意扮成了药材农户,背上还扛了个半旧的麻布口袋,里面塞了些晒干的甘草、当归,都是从路过的药农那儿便宜收来的,闻着满是草药的干巴味儿。
来到人缘聚集地,远远就瞅见前面聚着一片低矮的土坯房,房顶上飘着的烟都是斜着的,被风吹得歪歪扭扭。靠近了才发现,集市上人倒不少,大多是穿着朴素的当地人,还有些背着大包小包的商人,操着南腔北调的口音讨价还价,地上摆着的摊子五花八门,有卖干货的,有卖手工农具的,还有几个卖活鸡的,叽叽喳喳的叫声混着风响,倒有几分热闹劲儿。
吴嘉宝放缓脚步,眼睛却没闲着,四处打量。按照阿宁(被救走后的阿宁自愿留下来给吴嘉宝做事)提前给的消息,那个药材收购站在集市最里头,靠着一道土坡,门口挂着块掉漆的木牌子,上面写着“兴盛药材行”。
她假装逛摊子,慢悠悠地往那边挪,路过一个卖烤红薯的摊子时,还特意买了个热乎乎的红薯揣在怀里,一是能暖手,二是显得更像个普通赶路的,不至于让人觉得她眼神太直,目的性太强。
离药材行还有几十步远,吴嘉宝就看见门口站着两个穿黑色夹克的男人,胳膊上鼓鼓囊囊的,一看就藏着家伙。两人也不说话,就跟俩石狮子似的杵在那儿,眼睛时不时扫过路过的人,那眼神冷得很,跟冰碴子似的,但凡有人多看药材行两眼,他们的目光就会多停留在那人身上一会儿。
吴嘉宝心里有数,这就是据点的外围守卫了。她赶紧低下头,假装整理背上的麻布口袋,顺着人流慢慢往药材行门口凑。快到门口时,一个守卫往前迈了一步,拦住了她:“干什么的?”
那声音粗声粗气的,带着股子不耐烦。吴嘉宝抬起头,脸上堆起一副憨厚的笑,操着一口学了半宿的本地口音:“大哥,俺是来卖药材的,家里种了点甘草当归,听说这儿收药材给的价高,就想着来试试。”
她说着,还把背上的麻布口袋往下放了放,拉开个口子,露出里面的草药:“您看,都是今年新晒的,干得很,没掺一点潮气。”
守卫低头扫了眼口袋里的草药,又上下打量了吴嘉宝一番,见她穿着普通,手上还有些老茧,倒也没太怀疑,只是皱着眉说:“进来吧,不过规矩懂不?里面别乱看乱问,卖完药材赶紧走。”
“懂懂懂!”吴嘉宝连忙点头,跟小鸡啄米似的,“俺就卖完药材就走,绝不瞎逛!”
跟着守卫往里走,吴嘉宝的心跳比平时快了几分,但脸上依旧保持着那副老实巴交的样子,眼睛看似盯着脚下的路,实则飞快地记着周围的环境。这药材行看着不大,进门是个院子,院子两边摆着几排木架子,上面堆着些包装好的药材箱子,几个穿着同样黑色夹克的人在院子里来回走动,手里拿着本子,时不时在上面记着什么。
正对着院门的是一间正房,门虚掩着,能看见里面摆着几张桌子,有人坐在桌前喝茶,嘴里说着什么,但声音压得很低,听不太清。吴嘉宝心里琢磨,那正房里估计就是他们办公的地方,通讯设备十有八九就在里面。
守卫把她带到院子角落的一个小房间门口,喊了声:“王哥,来个卖药材的。”
里面很快走出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脸上带着点油光,手里拿着个小秤,瞥了眼吴嘉宝:“药材呢?拿出来看看。”
吴嘉宝赶紧把麻布口袋递过去,王哥倒也实在,抓了几把草药在手里捏了捏,又闻了闻,点点头:“还行,甘草八毛钱一斤,当归一块二,你这袋子里大概有三十来斤,算你三十五块钱,行不?”
“行!咋不行!”吴嘉宝立马应下来,脸上装作很惊喜的样子,“比俺在镇上问的价高多了,谢谢王哥!”
王哥从口袋里掏出三十五块钱递给她,吴嘉宝接过来的时候,故意手一抖,钱掉在了地上。她赶紧弯腰去捡,趁着捡钱的功夫,飞快地扫了眼院子里的情况,特别是正房的方向,还注意到院子东边有个小房子,门口挂着“库房”的牌子,两个守卫守在门口,看起来比其他地方的守卫更严。
“小心点,毛手毛脚的。”王哥不耐烦地说了句。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俺这手笨。”吴嘉宝捡起钱,揣进怀里,又装作舍不得的样子看了眼口袋,“那王哥,俺就走了?”
“走吧走吧,别在这儿杵着了。”王哥挥挥手,转身回了小房间。
吴嘉宝慢慢往院门口走,走得越慢,心里越急,她还没找到通讯设备的具体位置,也没摸清守卫的交接规律,这要是就这么走了,下次再想进来可就难了。
就在快到院门口的时候,院子里突然响起一阵铃声,一个守卫看了眼手腕上的表,对另一个守卫说:“到点了,该换班了,你去叫小李他们过来。”
“行,你在这儿盯着。”另一个守卫应了声,转身往院子外面走。
吴嘉宝心里一动,脚步更慢了,假装在整理衣服,眼睛却盯着那两个换班的守卫。只见原来的守卫站在原地,时不时看一眼院子里的情况,而新换班的小李他们大概过了有二十多分钟才过来,期间院子里的守卫比平时少了一个,而且大家的注意力似乎都在交接的事情上,对院子里的其他动静没那么在意。
她心里默默记下来:换班时间大概在每个整点,交接过程需要二十多分钟,加上新守卫过来的时间,中间大概有半个小时的空档,这半个小时里,守卫的警惕性最低,人员也相对少一些,是动手的好时机。
出了药材行,吴嘉宝没直接走,而是绕到集市旁边的一个土坡后面,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和一支铅笔(那是她特意藏在红薯袋子里带进来的),把刚才看到的院子布局、守卫位置、换班时间都简单画了下来,特别是正房的位置,她在旁边打了个问号,又在库房门口画了个圈,标注上“守卫较严,需注意”。
画完之后,她把小本子揣进贴身的口袋里,又往药材行的方向看了一眼,心里盘算着:现在已经摸清了外围的情况,接下来就是确定通讯设备的具体位置。刚才在院子里没看清正房里面的情况,下次得想办法进去看看。
正琢磨着,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吴嘉宝心里一紧,手悄悄摸向腰间的短刀,慢慢转过身,却看见是个背着背篓的老大娘,手里拿着几个刚买的馍馍,看见她还笑了笑:“姑娘,在这儿看啥呢?这风大,赶紧找个地方歇着吧。”
吴嘉宝松了口气,也笑了笑:“俺就是歇会儿,马上就走,大娘您也慢点。”
老大娘点点头,背着背篓慢慢走了。吴嘉宝看着老大娘的背影,心里琢磨着:这地方人多眼杂,不宜久留,得赶紧找个隐蔽的地方待着,等天黑了再过来看看,说不定能发现更多情况。
她裹紧了粗布褂子,把怀里的红薯拿出来咬了一口,热乎乎的红薯顺着喉咙滑下去,暖和了不少。她一边吃着红薯,一边往集市外面走,眼睛时不时往后看一眼,确认没人跟着,才加快了脚步,朝着不远处的一片树林走去。
树林里的风小了些,地上落满了干枯的树叶,踩在上面沙沙作响。吴嘉宝找了棵粗壮的大树,靠在树干上坐下,掏出小本子又看了一眼,确定刚才记的都没问题,才把本子收起来。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信号器,想起吴三省临走时说的话,心里暗道:吴三省,你可别骗我,这据点要是搞不定,后面的计划可就全乱了。不过也没关系,就算你不靠谱,我吴嘉宝也能自己搞定,不就是个小小的据点吗,还能难倒我?
她靠在树干上,闭上眼睛休息了一会儿,养足精神。西境的太阳落得快,没一会儿天就开始擦黑,树林里渐渐暗了下来,只有偶尔传来几声鸟叫,显得有些冷清。
吴嘉宝睁开眼睛,拍了拍身上的树叶,站起身,又把腰间的短刀检查了一遍,确认没问题后,朝着药材行的方向摸去。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426/2246027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