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 > 第16章 此子可贬、可斥,绝不可杀!

第16章 此子可贬、可斥,绝不可杀!


“这又点头又摇头的,是个什么说法?”叶凡挑眉。

朱标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思绪,才谨慎地开口。

“回老师,学生苦思良久,纵观史册,能稍作借鉴的,似乎唯有汉武帝时的‘推恩令’。”

“令诸侯王分封子弟,使其势力自内分化,渐次削弱,最终难以与朝廷抗衡。”

“但…学生又觉得,此法虽好,却似乎…并非老师所指的‘折中’之意。”

叶凡闻言,微微颔首,眼中露出一丝赞许:“能想到推恩令,还算你读了点书,动了点脑子,不过……”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犀利:“你说得对,这绝非我意。”

“而且推恩令还是太保守了!也太想当然!”

“你能想到推恩令,从根子上说,还是受了你那仁厚性子的影响,总想着用相对温和,不那么激烈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但你可知,推恩令之弊,比之分封诸王,也是不遑多让,甚至更为阴险!”

接着,叶凡便结合朱标所言,将推恩令的隐患条分缕析,层层剥开。

“第一,它见效太慢!”

“要靠几代人一点点蚕食!”

“可要是中间遇到动乱,或者朝廷政策一变,之前所有的努力,全都付诸东流!”

“第二,它破坏宗法嫡长,逼着王爷们把地盘分给子弟。”

“结果呢?权力被分散,凝聚力大减!”

“藩国自己就成了一盘散沙,反而更容易生乱!”

“第三,它极度依赖中央强权!”

“主上英明还好,可一旦主少国疑,或者权臣当道,这推恩令立刻形同虚设,甚至可能反过来坑你!”

“第四,它还会挑起骨肉相残!”

“诸侯王的子弟为了争那点地盘和权力,必然自相残杀,骨肉相煎!”

“这种祸根,你敢种吗?”

“最要命的——”

“等到几代之后,诸侯势力确实削弱了,可宗亲的力量也被你自己耗光了!”

“到那时候,若是朝廷有难,再遇上王莽那样的奸贼,你手里连个能挡刀的强藩都没有!只能任人宰割!”

“这不是自毁长城是什么?!”

叶凡的声音不高。

却每一句都像一把冰冷的刻刀,将推恩令那看似温情的面纱彻底撕碎,露出底下可能带来的血腥和长远祸患。

他不仅说出了朱标所知,更补充了许多朱标未曾想到,甚至不敢想的可怕后果。

一番话,不仅听得朱标脸色发白,额头冷汗涔涔。

就连诏狱通道阴影里偷听的朱元璋,也是背脊发凉,手心冒汗!

他之前只觉推恩令是个好法子,却从未如此深刻地意识到其背后隐藏的如此多的弊端和长远隐患!

此刻听叶凡剖析,简直如同醍醐灌顶,又惊出一身冷汗!

牢内。

朱标已是心服口服,声音都带上了颤音。

“老师洞悉古今,学生…学生受教了!”

“那…依老师之见,究竟该如何是好?”

叶凡看着他被吓到的样子,语气放缓了些。

重新坐直身体,恢复了那副智珠在握的模样,缓缓道:“此事,说起来复杂,其实核心就在于四个字——”

“分寸、火候。”

“处理这等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难题,急不得,也慢不得!”

“急了,如同汉景帝时晁错削藩,手段过于酷烈直接,容易逼得狗急跳墙,引发如‘七国之乱’般的祸事,反倒不美。”

“但若慢了,便如同钝刀子割肉,看似温和,实则过程漫长,痛苦不堪。”

“且极易在此期间埋下无数隐患!!”

“推恩令便是前车之鉴,看似温水煮青蛙,实则可能煮出一锅毒药!”

“所以,必须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节奏和力度。”

“既要不断削弱,分化其势,又要让其有路可走,有喘息之机,不至于立刻铤而走险。”

“同时,还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强化中央权威,培植新的可靠力量予以制衡和替代……”

“而我所谓的良策便是……”

“其一,在各藩王身边,尤其是就藩之地,广布眼线。”

“不必明着来,暗中安插即可。”

“这些人只需负责一件事,将藩王及其麾下重要将领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定期密报于你。”

“使其如芒在背,不敢轻易妄动!”

阴影里,朱元璋眼角猛地一跳!

心中骇浪翻涌!

这……这叶凡竟与他所思如此契合!

他早已密令毛骧,在诸王就藩时,其护卫、王府属官内,皆已安插了锦衣卫的暗桩!

此事极为隐秘,这小子如何能想到?

还是说……英雄所见略同?

“其二,选派精明强干,且与你一心之官吏,前往各藩王封地任职。”

“明为辅佐,实为监察与制衡。”

“一则可分藩王之权,二则可窥探地方虚实。”

“关键一点——”

“这些官吏,不可久任一地!”

“每隔三年,至多五年,必须调动轮换!”

“防止其与藩王或地方势力勾结过深,反成祸患!”

朱元璋听得连连暗自颔首。

此计甚妙!

既用了文官,又防了文官!

“其三。”

“严令藩王,无诏不得与朝中任何大臣,尤其是掌兵的勋贵将领,有任何私下往来,书信联系!”

“违者,视同谋逆!”

“彻底斩断他们内外勾结的可能!”

“其四!”

他顿了顿,说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待局势稍稳,寻个合适的时机,或以戍边为名,或以体恤为由,将藩王们的封地,进行调换!”

“譬如将北边的调往南边,将东边的调往西边!”

此言一出,不仅朱标愣住,连外面的朱元璋也屏住了呼吸!

叶凡冷笑:“殿下试想,一位王爷,离开了他经营多年,根深蒂固的旧封地,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新地方。”

“他原来的那些部将、亲兵,还能带走多少?”

“新地方的军队、官吏,又能立刻对他效忠吗?”

“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更何况他这条龙还被拔了牙!”

“此乃釜底抽薪之策,可使其逐渐与原有军队剥离,军队‘只识将而不识王’之弊,自可缓解!”

朱元璋心中已是惊涛拍岸!!!

调换封地!

这一招,简直狠辣到了极点,也高明到了极点!

这叶凡的心思,缜密深沉至此!

“其五,待你登基之后,坐稳江山,便可借着上述铺垫,一步步,温水煮青蛙般,继续削弱他们的实权。”

“或收回其兵权,只予虚衔。”

“或削减其护卫,只留仪仗。”

“最终,可使其虽保留王爵尊号,享宗室富贵,却再无裂土封疆,威胁朝廷之能!”

“如此,既全了骨肉亲情,又固了皇权,岂非两全?”

一番话,条分缕析,步步为营。

将一条看似艰难无比的削藩之路,勾勒得清晰可见,可行可操作!

朱标听得如痴如醉,眼中光芒大盛。

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条通往稳固江山的康庄大道!

他激动得几乎要站起身来:“老师!此策…此策大善!学生…学生茅塞顿开!”

阴影中的朱元璋,更是心潮澎湃,难以自抑!

叶凡所说的这五条,尤其是安插监视,调换封地之策。

与他内心深处那些模糊而不敢轻易实施的念头,不谋而合。

甚至更为完善,更为系统!

此子之才,简直如同卧龙再世!!!

对于帝王心术的领悟和运用,堪称鬼才!

这样的人,哪里是什么狂生,分明是一剂能医国之痼疾的退烧良药!

绝不可杀!

必须牢牢握在咱的手中!

然而,就在朱元璋内心震撼,几乎要将叶凡引为平生知己之时。

牢内的叶凡,却突然发出一声极轻极淡,带着浓浓自嘲意味的轻笑。

“呵呵……”

这笑声在寂静的牢房里显得格外突兀。

朱标正沉浸在兴奋中,闻声一愣:“老师?”

只见叶凡摇了摇头,脸上那智珠在握的神情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看透世事般的复杂和些许无奈。

他轻声叹道:“不过啊……”

“殿下,方才我说的这些办法,听起来似乎环环相扣,颇为可行。”

“但细究起来,其实…多少也都有些瑕疵,甚至可说是…自欺欺人罢了。”

这话如同冰水泼头,瞬间让朱标愣在当场,也让外面心潮澎湃的朱元璋骤然一惊,猛地皱紧了眉头!

瑕疵?

自欺欺人?

此话怎讲?!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414/5038861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