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 > 第31章 陛下身后,必有高人指点!!!

第31章 陛下身后,必有高人指点!!!


轰!

朱元璋只觉得脑海中仿佛有惊雷炸开!

整个人激动得浑身血液都快要沸腾起来!!

刚才那点关于“面子”的不快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狂喜和震撼!

妙啊!

太妙了!

此计简直绝了!

这哪里是简单的借钱?

这分明是将天下人的利益与皇室的利益彻底捆绑!

将财政问题升华到了政治高度!

拥有了这样的“民心”基础,何愁江山不稳?!

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术,阳谋中的阳谋!

朱元璋呼吸急促,拳头紧握,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叶凡的声音还在继续:“不仅如此,国债还可规定随时能够兑换成现钱,并且其本身价值,可根据我大明的国力强弱,财政丰盈而上下浮动。”

“我大明越强盛,国债越值钱!”

“持有者甚至可以通过买卖国债获利!”

“如此灵活可靠,好处多多,他们会不抢着买?”

“尤其是若决定迁都北平,消息一出,北平当地的百姓、富户必定蜂拥购买!”

“为何?”

“因为都城定在那里,他们的房产、地皮都会价值飙升!”

“他们比谁都希望朝廷有钱把新都城建得辉煌壮观!”

“这本身就是一种投资!”

牢狱外!

朱元璋已经彻底沉浸在了叶凡描绘的美好蓝图中!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国债发行时,万民空巷,争相抢购的火爆场面!

看到了无数金银如同百川归海般汇入国库!

而叶凡并未停下,他的思维如同奔流的江河。

“等朝廷通过国债拥有了充沛的资金,便可开设属于朝廷自己的‘大明钱庄’!”

“不仅经营存储汇兑,更可大规模开展贷款业务!”

“百姓欲购良种、农具,可贷。”

“工匠欲开作坊、扩生产,可贷!”

“商贾欲行远路、通有无,亦可贷!”

“只需以其田产、房屋、牲畜等物作抵押,评估其价值,发放低于抵押价值的贷款,便可极大降低坏账风险!”

“即便真有人赖账不还,亦可依据国法,没收其抵押物,或判其服劳役抵债!”

“如此,朝廷得利,百姓得便利,天下财货流通加速,何愁我大明不富不强?!”

叶凡每说一句,朱元璋眼中的光芒就更盛一分!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充满活力与财富的盛世图景在他眼前缓缓展开!

钱能生钱,国富民强,不再是空想!

“好!好!好!”

朱元璋在心中连喝三声,激动得难以自持!

他再也按捺不住,猛地转身,不再偷听,大步流星地朝诏狱外走去!

一出诏狱,午后的阳光刺得他微微眯眼,但他脸上却洋溢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兴奋和急迫!

他对如同影子般跟上来的毛骧厉声道:

“快!立刻传咱的旨意!”

“让中书省左右丞相、六部主官、还有刘伯温!所有人!立刻放下手中一切事务,速到武英殿见咱!”

“立刻!马上!!”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带着一种不容置疑,必须立刻执行的铁令!

他要把叶凡所说的这一切,立刻变成现实!

他要打造一个前所未有,强大的大明!

而这个奇迹,竟然始于一座阴暗的诏狱,一个待死的囚徒!

毛骧从未见过陛下如此兴奋急切的模样,不敢有丝毫怠慢,躬身应道:

“臣遵旨!”

随即如离弦之箭般,飞奔传令而去。

朱元璋独自站在阳光下,胸膛剧烈起伏,眼中闪烁着开创一个时代的灼热光芒!

……

武英殿内,气氛凝重。

接到紧急诏令的中书省丞相李善长、胡惟庸,六部主要官员,以及大学士刘伯温等人,皆已匆匆赶到。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陛下突然召集所有重臣所为何事,心中不免揣揣不安。

尤其是李善长,刚刚经历了昨夜胡惟庸那番剖析,更是心绪不宁。

片刻之后,脚步声响起。

朱元璋大步从屏风后走出,龙行虎步,径直登上御座。

他脸上看不出喜怒,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仿佛压抑着某种巨大的兴奋。

“臣等叩见陛下!”众臣齐齐躬身行礼。

“都平身吧。”

朱元璋挥了挥手,声音洪亮,开门见山,“咱今日急召你们来,是有一件关乎国本的大事,要跟你们商量商量。”

众人心中一凛,屏息凝神。

朱元璋目光扫过全场,缓缓道:“咱打算,迁都。”

两个字,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迁都?!”

李善长第一个失声出口,脸上写满了惊愕和难以置信。

他立刻出列,也顾不得许多,急声道:“陛下!迁都之事,非同小可!”

“工程浩大,耗费钱粮无数!”

“如今朝廷刚刚历经旱灾,国库空虚,百姓疲敝,实非迁都良机啊!还请陛下三思!”

他这番话,立刻引来了不少大臣的附和。

迁都之议,牵涉太多人的利益,尤其是根基多在江南的淮西集团,自然阻力极大。

然而,朱元璋似乎早料到会如此,他并未动怒,反而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看着李善长,不紧不慢地说道:“善长啊,你所说的,无非是钱粮二字。”

“若是咱告诉你,咱有办法,不用户部一两银子,就能筹到迁都所需的海量资金,甚至还能让国库变得前所未有的充盈,你待如何?”

“不用户部一两银子?”

李善长愣住了,随即脸上露出荒谬之色,“陛下…这…这如何可能?”

“莫非陛下欲加赋税?”

“万万不可啊!百姓已然不堪重负……”

“非也非也。”

朱元璋摇了摇头,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咱的办法是——向天下人借钱!”

“向天下人借钱?!”

这一次,不仅是李善长,满殿文武,包括一直沉默不语的刘伯温,全都愕然抬头,脸上全是不可思议!

皇帝向百姓借钱?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亘古奇闻!

朱元璋很满意地看着众人震惊的表情,心中那股借叶凡之智而显圣的快感,油然而生。

他学着叶凡当时的语气和神态,开始侃侃而谈:

“此债,名为‘国债’!”

“由朝廷印制特殊券契,写明借款数额、年限,并承诺到期后连本带利偿还,利息高于寻常存钱!”

“向天下臣民、商贾发售!”

“尔等想想,”他目光扫过那些面露疑色的官员。

“若能持有朝廷发行的国债,成为皇室的‘债主’,这是何等的荣耀和信誉?”

“对于商贾而言,便是无形的金字招牌!”

接着,他抛出了更核心的观点,声音陡然加重。

“更重要的是!”

“若天下人皆持有我大明国债,他们的身家性命便与朝廷休戚与共!”

“他们只会比任何人都希望我大明江山永固,社稷长安!”

“因为朝廷若有不测,他们的债券便是废纸!”

“届时,无需朝廷动员,他们自会维护朝廷!”

“此乃以天下人之财,固天下人之本!铸就铁桶江山!”

随后,他又将国债可流通、可升值、尤其利于未来新都居民投资等好处一一阐述。

虽不及叶凡说得那般细致流畅。

但核心思想已然清晰无比!

寂静!

武英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大臣都如同被施了定身术一般,僵立在原地。

脸上充满了极度的震惊、茫然、以及一种仿佛被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震撼!

李善长张大了嘴巴,喉结滚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浸淫朝政多年,自诩精通经济之道,却从未想过如此…如此匪夷所思却又似乎直指核心的妙策!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

而刘伯温,那双总是平静无波,深邃如古井的眼睛里,此刻也爆发出惊人的光彩!

他死死地盯着御座上的朱元璋,心中已是惊涛骇浪!

妙!

太妙了!

此策简直是神来之笔!

将财政难题与政治捆绑,民心凝聚完美结合!

这绝非简单的敛财之术,而是真正的治国大道!

但几乎瞬间,一个念头闯入刘伯温的脑海:

陛下虽雄才大略,然于此等精妙绝伦,开创性的经济奇策……

绝非其平日风格所能想出!

陛下背后,必有高人指点!

他的目光下意识地扫过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只见他们脸上的震惊和不似作伪,显然对此也毫不知情。

那会是谁?

谁能有如此经天纬地之才,又能让陛下如此采纳其言?

刘伯温心中疑窦丛生,却无论如何也猜不到,那个“高人”,此刻正被关在诏狱的最深处。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414/5038030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