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亮剑:八级技工,开局手搓98K > 第15章 困难重重的处境

第15章 困难重重的处境


黄崖洞兵工厂。

一副忙碌的景象。

运货的民工川流不息,人欢马啸,厂房里工人们忙忙碌碌,一片生机勃勃。

在刘部长的带领下,苏阳将整个兵工厂参观了一遍。

兵工厂是去年开始建设的,很多设备是从50多公里外的韩庄搬运过来的。

山路崎岖难行,工人们克服重重困难,将设备化整为零。

像锅炉这种大件生生被拆成10片,一片片抬过来后又重新铆接。

当时阴雨连绵,在无法烧制砖瓦的情况下,工程师陈坚带领工人就地取材,用石块垒墙,石板做瓦。

不到半年时间建起了眼前的十几栋石头房子,包括一座1000多平的钳工房。

苏阳不禁感叹,真是不容易啊!

他本来以为落后的太行山区设备落后,没想到兵工厂里大小机器有40余台。

但质量就不容乐观了,有些小型设备还是技术工人用道轨钢做床面,自己制造的,加工精度可想而知。

用它们生产出来的步枪,尺寸不规则,射程短,寿命低,许多零件都不能互换,还常常在战斗中发生故障。

动力设备用的是锅炉和蒸汽机,还有一些是人力驱动,晚上照明用的是一台10千瓦直流发电机。

“小苏同志,你觉得我们的兵工厂怎么样?”刘部长问道。

苏阳点头道:“在这种条件下能做到这个程度,实属难得。”

……

简陋的会议室里。

澎总等人及兵工厂的一众骨干全都到齐了。

刘部长给大家互相介绍了一下。

苏阳暗自惊讶,眼前一群看着面黄肌瘦,穿着破破烂烂的人,竟然有不少高级知识分子。

其中有四个跟他一样,是留学归来的专家。

里面有柏林大学钢铁系的,有早稻田大学电机系的,还有工业大学的研究生,英伦归来的冶金博士。

其他的是一些本土的技术专家。

介绍完毕后,澎总主持了会议。

“各位,现在军工厂的专家全部到齐了,咱们开个碰头会。”

“我今天来不是来给大家压力的,而是将八路军的现状和军委的指示给大家做个汇报。”

“现在前线的战士很艰苦!我们虽属果军战斗序列,但是果党已经两年未发一颗子弹,彻底指望不上了,现在完全靠我们自己,我们与日寇作战弹药的消耗和缴获不成比例,前线严重缺少弹药和枪支,武器补充日益困难!”

“军委做出指示,我们军工厂的建设应该以弹药为主,枪械为辅,这是当前阶段最紧迫的任务,在解决了这个困难后,研制我们八路军自己的制式步枪也是重中之重,同时要在近两年内逐步解决加强班排火力的问题,缩小与日军的差距。”

澎总说完,目光扫过众人道:“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说说看,包括当前需要组织解决的困难都可以提!”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一位专家率先开口。

“澎总,我先说说弹药的问题吧,现在子弹生产主要还是靠战场上捡来的弹壳重新装药,自主生产困难太多了,我们缺少大量的金属材料,光是黄铜我们就供应不起。”

“而且,子弹复装也是困难重重,首先是弹壳变形,质量较差,会导致飞行稳定性差,精度低。

“我们暂时没有生产无烟火药的能力,只能用黑火药代替,导致推力不足,射程只能在200米左右…”

接着,一位机工部的同志补充道:“我也补充一下,复装子弹工序繁琐,大多数靠手工,产量很低,一个月也生产不了多少…”

仅仅几句话就给大家说沉默了。

苏阳也在暗自思考同志们提出的问题和困难。

结合前世和这具身体的相关知识,苏阳大概思考出了一些符合八路军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

首先,复装子弹肯定不是长久之计,但是生产全铜子弹,八路军又负担不起,战争封锁和禁运太严了。

苏阳的想法是复装子弹和自主生产子弹齐头并进。

先解决复装子弹的产量问题,然后逐步解决无烟火药和自主生产问题。

产量问题当然是用半机械化代替手工,提高弹壳和弹头的冲压效率,这样产量自然就上来了。

至于如何半机械化?

畜力,水力,缴获的汽车发动机改装都可以!

自己八级技工的水平,手搓几个简易的冲压机根本没任何难度。

自从获得八级技工技能到现在,自己还没用过呢,正手痒呢!

当然了,自主生产也不能落下,方案很简单,铜皮包钢弹!

铜层可以减少子弹与枪膛的摩擦,降低卡壳概率,延长枪管寿命,而且还能防锈,提高子弹存储时间。

相比全铜子弹,可以节省大量的铜资源,降低制造成本。

而钢材的获取就要简单的多,不行就去扒小鬼子的铁轨,拉回来重新锻造!

质量差点没关系,能用就行,要知道有和没有是两个概念。

一个士兵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枪和子弹!

八路军现阶段追求的不是武器的质量,而是武器的数量。

许多主力部队两个人都分不到一支枪,别说下面的抗日队伍了,基本就是长矛大刀。

苏阳初来乍到,没有急着发言,而是在耐心的听大家的发言。

接着,又有几位技术人员提出了制式步枪和班排火力加强的问题。

“制式步枪我们已经提上了日程,现阶段缺乏的是标准专业的图纸,这是制式化的首要解决的问题,否则没有标准化,很难批量生产。”

“不仅是专业图纸,我们还缺乏专业的设备,没有加工膛线和精密的金属切削机床,一些我们手工制作的设备精度也太差,生产出来的枪械质量难以保证。”

“我们还缺少精密零件加工的能力,因为零部件的供应匮乏,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很难及时修复,影响生产进度。”

“更重要的是我们缺乏优质钢材,枪管和炮管需要的无缝钢管我们根本造不出来。”

“……”

澎总听完大家的汇报,心也沉到了谷底。

副参谋长和刘部长同样如此。

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军工厂,问题和困难如此之多,让人生出一种无力感。

但是困难再多又怎么样?

有困难就不抗日了?!

澎总见现场的气氛有些压抑,换了个轻松的语气说道:“困难当然是存在的,有困难我们想办法解决嘛!大家不要垂头丧气!这些问题我都记下来了,我会尽快上报军委,无论如何也会解决。”

“在座的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说一说嘛!”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没人说话。

要是能解决,我们还提出来干嘛?

带兵打仗的事情我们又不懂,哪里能缴获,哪里能突破封锁线运进来,这些他们可管不了。

会场的气氛再次变得压抑。

刘部长看了一圈,将目光放在一直没有说话的苏阳身上,笑着说道:“小苏同志,你是国外回来的专家,刚刚参观了兵工厂,又听了大家汇报的困难,你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说说嘛!”

澎总也道:“对嘛!小苏同志,你也说两句!”

副参谋长饶有兴致的看向苏阳。

会议室里,一众专家和技术员也纷纷看向这位刚到的军工专家。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403/2246444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