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4章 不让中间商赚差价
赖五回家想了一个多月,还是劝服了父母,想着按照何雨柱说的试一试。
毕竟就他现在这个情况,就算街道能安排工作,那也不比闫解旷好到哪去。
哪怕他有个中专生头衔。
但他身上的问题,跟大部份人还不同。
其他现在能解决的,能回城的,都属于咱们的内部矛盾。
而他这个,要是确定了,就是敌我了。
这个上面也是他身上最大的问题。
这个年头,咱们对那些遗老遗少还是看不惯为主,大家思想都是很正。
就算赖五自己也是如此认为的。
所以对他当年年少无知犯下的错,赖五是真想着洗心革面,重头再来。
不过事情的变化,总是很戏剧性的。
何雨柱介绍他去了娄晓娥留在四九城的办事点。
也不算办事点,就是港岛那边安排过来一个办事人员。
算是娄晓娥在转口贸易上,在四九城这边的联络员。
娄晓娥接手的外贸订单,毕竟比较杂。
她又不是专门做某一行的,理论上,内地可以生产的商品,她只要感觉有利润,都可以接单。
像是前一段时间,有帮包头巾的,还问她能不能搞到长短真理。
那次把娄晓娥吓得不轻,
但她也没有放弃,而是把那笔生意介绍給了某润下面的一个小外贸公司。
至于人家怎么谈的,她就管不上了。
所以必要的验厂环节,她这边还真需要。
比如说接了个什么单,具体什么要求,什么标准,交货时间。
都必须现场看一下,检验一下。
不然的话,搞不好就要违约赔钱。
这也是娄晓娥必须安排联络员在这边的原因。
而赖五暂时就是給那个人打下手,二百块一个月。
人家也不知道赖五的关系,就知道是港岛那边发电报过来,让联络员先安排着做事,带着跑跑腿。
所以那个港岛人,对赖五也没什么针对,但也没太过重视。
毕竟身为港岛人,在面对平均工资不足五十的四九城老百姓面前,还是很有优越感的。
这个港岛人,哪怕在港岛那边只是一个小喽啰,连个名字都不配拥有。
但他到了四九城,光出差补贴啥的,就让他的收入,高达每个月一千二以上。
住着宾馆,不管去哪个厂子,都是车接车送,外贸口安排人员陪同。
跟他们公司有合作的厂子,还必须搞出欢迎仪式出来。
赖五学的很快,办事也是麻利。
本来就是简单的事情,拿着图纸或者样品,跟四九城生产的产品做比较,要是误差小于要求,那就是合格。
然后再听人家厂里的生产计划安排,能准时出货,那就没问题。
不然就是跟外贸口反映,让他们重新安排厂子,或者增加同类型厂子。
但最近那个港岛人,也能算他师父,却是跟他提了一件私事。
港岛人知道有些老物件在内地很便宜,而在港岛却是很值钱。
所以想着让赖五帮他在市面上收一些。
这就是等于港岛人,想着在老物件上挣一些外快了。
四九城最多的老物件在什么人手里,还是在那些遗老遗少的手里。
关键现在咱们内地对文物上面的保护,并没有后世那么严。
像是在华侨商店,后世炒上天价的民国名家的画作,还没被认定为古董,都是论尺来卖。
理论上,想买多少都可以。
当然,现在港岛那边,对他们这些近代名家的画作,也是不怎么重视。
也就是里面的利润不高。
所以想挣快钱的港岛人,目光并没有盯在上面。
他想要的,是一些时间更久远的东西。
比如说清三代往上的瓷器····
赖五听到港岛人的说法,有些头皮发麻。
他躲那些遗老遗少,还来不及呢。
现在港岛人却是让他去主动找那些人谈买卖。
关键这个事情,虽然上面对文物没保护,但对做生意肯定是禁止的。
所以赖五高工资没拿几天,没高兴几天,又灰溜溜的跑到了何家门上。
何雨柱听到赖五的诉苦,一时之间都愣住了。
他以前的确是收过一些破烂。
里面也说不定能有几件值钱的东西。
对这个上面,何雨柱其实是不太在意的。
他也不懂,只是收几件玩玩。
但他却是知道,改开左右,有不少人,靠着这个发了大财。
像是后世的紫檀大王。
不就是靠着那些珍贵木头挣到了头一桶金么。
他的确是不感兴趣,就算他收,也是收不了不少。
但娄晓娥可以收啊。
其实何雨柱第一时间,想到的并不是娄晓娥,而是何媛。
毕竟现在何媛名下的物业,也是近亿市值。
都是在各个国家,最发达的商业中心。
每个月光租金怎么处理,就是一个大问题。
要说不冒险,这个时候的那些紫檀红木阴沉木以及黄花梨,比房产还保值。
与其便宜别人,让那些东西流失到外面,不如便宜自家闺女。
何雨柱觉得这个能搞。
他从娄晓娥的安排里,就能看出在何媛名下那个物业公司,就是为了給几家孩子一个保障。
以娄晓娥在四九城的关系。
收一些重器,比如铜的那种,上面可能不会同意。
但要说收一些老家具啥的,估计没什么问题。
想到这儿,何雨柱一拍大腿,却是对着赖五笑道:“你先听着那人的吩咐去办吧。
这个事情,我向上反映一下。
对了,赖五,那些遗老遗少家里还有没有东西,或者说那些东西遗落到哪了,你能不能打听出来?”
赖五一脸懵逼,他不由挠挠脑袋诧异道:“哥,你不是也想着搞那些吧?”
“我才几个钱,再说我也没门路变现。
我总归有自己的用处,放心,不会让你违规,也不会让集体吃亏。
一切都是可以放在明面上办的事情。”何雨柱大包大揽。
对这个上面,他还真有信心。
像是那个紫檀大王,据说就是在某一家集体家具厂,整到一批老木头,卖去港岛,挣了她人生头一桶金。
既然如此,何雨柱就让娄晓娥在四九城设立一个收购点,不让中间商赚差价。
精品留下,普通东西换利。
以后要是他几个晚辈搞个博物馆,也是很牛气的说。(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380/1110937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