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晋西北铁三角
第二天,李砚泽来到戒备森严的五号车间。
这里的安保等级更高,进出都要经过三道检查。
车间里摆放着几台进口的高精度机床,显然是专门为这个项目调拨的。
“李砚泽同志?”一个穿着军装的中年人走过来,“我是项目军代表赵刚。”
李砚泽看了一眼来人,旋即一愣,这不是那个谁吗?
晋西北铁三角……队伍中的重要人物,如雷贯耳啊!
李砚泽敬礼道:“赵代表好!”
赵刚回礼后,严肃地说:“小李同志,这个项目的重要性想必你也知道了,我就不重复说了,我只有几点要求,具体你们要……”
赵刚给李砚泽讲了这批产品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希望李砚泽和车间的其他同志一起,把这批产品完成好。
“明白!”李砚泽郑重回答。
接下来时间,李砚泽和技术小组日夜攻关,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五号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
李砚泽站在高精度滚齿机前,全神贯注地调整着刀具角度。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滑落,但他丝毫没有分心。
“李工,这个渐开线齿形的参数还是有问题。”一位老师傅拿着刚加工出来的齿轮样品,眉头紧锁。
李砚泽接过样品,仔细检查后说道:“刀具前角需要再调整0.5度,切削速度降低10%。”
“这能行吗?”老师傅有些迟疑。
“试试看。”李砚泽亲自操作起来。他的动作精准而流畅,仿佛与机器融为一体。
赵刚站在不远处,默默观察着这一切。作为军代表,他对技术细节并不精通,但李砚泽表现出的专业素养令他印象深刻。
加工完成后,新的齿轮样品被送去检测。
不一会儿,检测员兴奋地跑回来:“公差0.002毫米!完全符合要求!”
车间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赵刚走上前,拍了拍李砚泽的肩膀:“干得漂亮!”
“谢谢赵代表。”李砚泽擦了擦汗,“这是大家共同的努力。”
赵刚摇摇头:“不用谦虚。我看得出来,没有你的奇思妙想的改进方法,这个难题至少要卡三天。”
李砚泽笑了笑,这些在后世常见的工艺改进,在60年代初却是突破性的创新。
当晚,项目组加班到深夜。
李砚泽发现赵刚也一直留在车间,时不时给大家倒水递毛巾。
“赵代表,你去休息吧,这里有我们。”李砚泽劝道。
赵刚笑了笑:“你们在一线奋战,我怎么能当逃兵?再说,我也想多学学技术。”
李砚泽注意到赵刚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技术要点,不禁对他肃然起敬。这位军代表不仅尽职尽责,还如此虚心好学。
第二天一早,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加工出的齿轮在热处理后出现微变形,导致精度下降。
“这可怎么办?”项目组陷入焦虑。
李砚泽沉思片刻,提出一个大胆的方案:“我们可以尝试在粗加工后增加一道应力释放工序,再进行精加工。”
“但这会大大增加工时啊!”有人反对。
赵刚站出来支持李砚泽:“质量第一。小李同志,就按你说的办。”
李砚泽感激地看了赵刚一眼,立即组织人手调整工艺流程。经过反复试验,新的方法终于奏效,解决了变形问题。
“李工,你真是神了!”工友们由衷赞叹。
赵刚把李砚泽叫到一旁:“小李,我看你对这些先进工艺很熟悉,是从哪里学的?”
李砚泽早有准备:“我收集了很多苏联专家遗留下来的技术资料,自己也爱钻研。”
“难得啊!”赵刚赞许地点头,“国家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随着项目推进,李砚泽和赵刚的交流越来越多。
一次午休时,赵刚主动聊起了自己的经历。
“我原来是学文的,后来才投身到革命事业中。”赵刚笑着说,“所以特别佩服你们这些技术专家。”
李砚泽趁机问道:“赵代表,你认识李云龙吗?”
赵刚一愣:“你认识老李?”
“听说过他的事迹。”李砚泽含糊地回答。
赵刚眼中闪过怀念的神色:“那是个好战友啊!不过现在……”他突然停住,转移了话题:“对了,你对这批齿轮还有什么改进建议?”
李砚泽识趣地没有追问,转而讨论起技术问题。
两周后,第一批样品顺利下线。
赵刚亲自带着样品去汇报,三天后带回了好消息。
“上级非常满意!”赵刚难得地露出笑容,“特别表扬了李砚泽同志的技术贡献!”
车间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李砚泽却注意到赵刚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下班后,李砚泽故意留下整理工具。
果然,赵刚走了过来。
“小李,有件事想和你商量。”赵刚压低声音,“上级要求提前交货,但以我们现在的产能……”
李砚泽思索片刻:“如果调整班次,优化流程,应该可以完成。”
“但这意味着你们要连轴转了。”赵刚有些愧疚。
“为了国家,这点辛苦算什么。”李砚泽坚定地说。
赵刚深深看了他一眼:“好同志!我会和你们一起奋战。”
接下来的日子,李砚泽常常工作16个小时以上,赵刚也几乎住在了车间。两人在共同的奋斗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一天深夜,李砚泽发现赵刚在角落里偷偷揉着胃部,脸色发白。
“赵代表,你没事吧?”他赶紧上前。
“老毛病了,不碍事。”赵刚勉强笑了笑。
李砚泽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药瓶:“试试这个,对胃病很有效。”
赵刚服下药后,果然好了很多。
他好奇地问:“这是什么药?效果这么好。”
“家里祖传的方子。”李砚泽撒了个善意的谎言,其实这是漂流瓶带来的后世胃药。
“谢谢。”赵刚真诚地说,“等任务完成,我请你喝酒。”
“一言为定!”李砚泽笑道。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提前一天完成了全部生产任务。
验收当天,所有产品100%合格,创造了军工生产的新纪录。
庆功会上,赵刚举杯致辞:“这次任务的圆满完成,离不开每一位同志的辛勤付出。特别是李砚泽同志,我代表军方表示感谢!”
热烈的掌声中,赵刚将一枚“军工生产标兵”的奖章别在李砚泽胸前。
会后,赵刚私下对李砚泽说:“小李,你还年轻,以你的能力,应该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有机会我会向上级推荐你参与更重要的项目。这次合作很愉快,希望我们还能再次合作。”
李砚泽郑重地点头:“随时听从组织安排。”
“好!”赵刚用力握住他的手,“我很看好你哦,后会有期!”
“赵代表保重!”
李砚泽目送赵刚离去的背影,心里思绪万千,有机会的话,见识一下晋西北铁三角也不错!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379/2246155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