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开局大字报抓易中海打靶 > 第111章 李怀德全力支持

第111章 李怀德全力支持


台架测试的初步成功,极大地鼓舞了试验小组和红旗摩托车厂的领导。

周副厂长脸上的愁容一扫而空,走路都带风,看李砚泽的眼神简直像是在看救命活菩萨。

车间里原本观望甚至抵触的情绪也被这实实在在的结果冲淡了许多,工人们议论起李砚泽时,语气里充满了佩服。

但李砚泽并未被这短暂的胜利冲昏头脑。

他深知台架的模拟环境与真实世界的复杂路况仍有差距,潜在的风险可能隐藏在更苛刻的工况下,必须进行严格的路试考核。

三辆搭载着试验发动机的“红旗-750”摩托车被交付给厂里最好的试车员。

李砚泽亲自制定了详尽的测试大纲:包括不同等级的铺装路面、连续爬坡、频繁启停,甚至还包括一段特意挑选的、年久失修的路,以检验车辆的振动耐受性和各连接部位的可靠性。

测试第一天,消息不断传回。

平稳顺畅,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第二天,重点测试爬坡和负重能力。

两辆车表现依旧稳定,但其中一辆车在长时间满载爬坡后,试车员反馈动力有极其细微的衰减,伴随一丝难以察觉的、类似金属热胀冷缩的“咝咝”声,但下车检查后又一切正常。

这个细微的反馈引起了李砚泽的高度警惕。

“重点监控这辆车!”他立刻下令,“所有传感器数据实时传回!王工,分析热负荷下的数据变化!小陈,准备一套备用传感器,随时准备现场加装!”

他带着韩春明和维修班的人,驱车赶往测试路段。

就在途中,坏消息传来,那辆出现异常的车,在随后一次下山连续制动后,突然发生了发动机熄火,且无法立即重新启动!

李砚泽赶到现场时,试车员正焦急地等在那里。

发动机舱盖打开着,散发着高温的热气。

“李组长,就是突然就没动力了,然后怎么也打不着了!”试车员汇报。

李砚泽二话不说,戴上厚手套,开始仔细检查。油路、电路、点火系统……初步排查似乎都没有明显问题。

“不是大系统的问题,”李砚泽眉头紧锁,“很可能还是热管理相关的细节。”

他想起之前那细微的“咝咝”声。

“把车拖回厂里!上台架,彻底拆解检查!”李砚泽果断下令。

故障车被迅速拖回台架测试车间。

气氛一下子又紧张起来。

周副厂长闻讯也赶了过来,脸上重新写满了焦虑。

“怎么会这样?台架测试不是好好的吗?”他急切地问。

“真实路况更复杂,尤其是长时间大负荷后的热应力集中和冷却问题,台架很难完全模拟。”李砚泽一边说着,一边亲自上手,和王工、小陈一起,以最快的速度将故障发动机再次分解。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台被“开膛破肚”的发动机上。

李砚泽的目光如同精密扫描仪,掠过每一个零件。

终于,他的手指停在了气缸盖与缸体结合面附近,一个负责机油循环的细小油道接口处。

那里有一个极其细微的、因受热变形而产生的应力裂纹!机油在高温高压下正从那里缓慢渗漏,虽然量不大,但在极端工况下足以导致局部润滑不足和油压下降,最终引发抱瓦或更严重的故障!

而那“咝咝”声,很可能就是高温机油接触炽热缸体时的蒸发声!

“找到了!”李砚泽沉声道,“问题在这里!这个油道设计存在缺陷,壁厚不足,材料抗热疲劳性能不够!长时间极端热负荷下,变形超过了材料的疲劳极限!”

这是一个更深层次的设计兼材料问题!比单纯的加工精度问题更棘手!

攻克这个难题,需要重新评估设计,甚至可能需要更换材料或改变结构,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涉及到的部门和资源更多!

车间里刚刚升起的乐观情绪瞬间被击碎。

周副厂长脸色发白,孙大圣不知何时也来了,站在人群后面,嘴角似乎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神色,像是松了口气,又像是更大的担忧。

时间紧迫,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拿出解决方案!

李砚泽立刻召集所有技术人员,包括孙大圣,在车间旁临时开辟出的工作区进行紧急会议。图纸被铺开,数据被重新调取分析。

有人建议加强冷却,有人建议修改油道走向,有人则认为应该直接更换更高级别的合金材料。

李砚泽凝神听着各种意见,大脑飞速运转,结合自己深厚的机械原理知识和材料学认知,快速评估着每一个方案的可行性和周期。

“加强冷却系统周期太长,修改油道走向涉及模具大改,时间也来不及。”李砚泽否定了几个方案,“更换材料是最彻底的,但新材料的采购、验证、加工工艺摸索,没有一两个月下不来。”

“那怎么办?难道就这么卡住了?”一个老师傅沮丧地说。

就在这时,李砚泽目光再次扫过图纸上那个细小的油道结构,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中形成。

“我们可以不改变主体结构和材料,”李砚泽缓缓开口,手指点着图纸,“而是在这个薄弱区域,尝试进行局部强化处理。”

“局部强化?”众人都望向他。

“对!”李砚泽的思路越来越清晰,“采用高频淬火或者激光熔覆技术,对这个区域的表面进行快速热处理,增加其表面的硬度和抗疲劳强度,就像给它穿上一件坚硬的‘铠甲’,而内部依旧保持较好的韧性。这样可以有效抑制裂纹的产生和扩展!”

这个方案巧妙而高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现有零件,避免了大规模的设计变更和材料更换,周期可以大大缩短!

孙大圣张了张嘴,想挑点毛病,却发现这个方案确实抓住了关键,而且极具可操作性,他一时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但是……激光熔覆设备……我们厂没有啊?”一个技术员提出疑问。

“红星轧钢厂有!”李砚泽斩钉截铁,“我立刻联系李厂长,请求设备和技术支持!最快速度将设备和操作师傅调过来!周厂长,麻烦你协调厂里,立刻准备一批活塞和缸盖毛坯,不,直接准备一批半精加工件,一旦设备到位,立刻进行局部强化处理!”

“好!我马上安排!”周副厂长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立刻跑去打电话。

李砚泽也去办公室,用厂办电话直接联系了李怀德。

李怀德在电话那头听到进展和困难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拍板:“没问题!设备和人我马上安排!最快明天上午就能到!砚泽,放开手脚干!厂里全力支持你!”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379/2246151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