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收获芳心
时间在忙碌而充实的推广与固化中飞快流逝。
转眼间,李砚泽带领的援建团队在红旗摩托车厂已经度过了大半个月。
这十几天里,全新的工艺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已在红旗厂总装车间全面落地生根。
生产线运转平稳有序,一台台搭载着经过强化处理发动机的“红旗-750”摩托车顺利下线。
经过严格抽检和路试考核,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之前困扰已久的故障现象彻底成为了历史。
库存的问题批次零件已被隔离清理,新的合格零部件供应链得到巩固。
被抽调培训的操作工人和技术员已经能够独立、规范地执行新工艺。那份由李砚泽主持编写的《工艺规范》白皮书,成了各班组争相传阅、严格执行的“技术圣经”。
韩春明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已经完全掌握了新工艺的核心要点,甚至能独立处理一些小的技术偏差,成了车间里小有名气的“技术能手”,再也没人敢小看这个曾经“不安分”的青工。
他看向李砚泽的眼神,充满了感激与崇拜。
分别的日子终于到来。
中午,红旗摩托车厂举办了隆重而热烈的欢送宴。
食堂布置一新,菜肴丰盛,厂领导、技术骨干、班组长代表几乎全部到场。
张厂长和周副厂长轮番致辞,盛赞李砚泽团队的技术水平和敬业精神,感谢红星轧钢厂的无私援助。
李砚泽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全场的焦点,众星捧月。
不断有人上前敬酒,表达感谢和敬意。
他依旧保持着那份沉稳与得体,既不过分谦卑,也不居功自傲,与众人交谈时目光真诚,言谈举止恰到好处。
丁秋楠作为厂医代表也参加了欢送宴。
她坐在离主桌稍远的位置,几乎没有动筷子,大部分时间都在静静地注视着那个光芒四射的中心。
看着李砚泽与领导们谈笑风生,看着他与工友们碰杯交流,看着他即使在喧闹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的那份内敛的锋芒。
每一次看到李砚泽微笑,每一次听到他沉稳有力的声音,丁秋楠都觉得自己的心弦被轻轻拨动。
一种前所未有的、强烈的情感在她心底疯狂滋生。
丁秋楠从未对任何一个异性产生过如此浓烈的兴趣和欣赏。
“他太优秀了……”丁秋楠在心里默默想着,“和他相比,厂里甚至我认识的所有年轻人,都显得那么黯淡无光。他就像一颗耀眼的星辰,明亮难以触及。”
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念头,在她看到李砚泽接过周副厂长再次敬酒时那自信从容的姿态瞬间,猛地击中了她:
“我一定要想办法调去红星轧钢厂!”
“只有离他更近,在同一片天空下,未来才可能有那么一丝机会……”
“只有这样优秀的男人,才值得我丁秋楠去争取!我一定要想办法……把他拿下!”
这个念头让丁秋楠自己都吓了一跳,脸颊微微发烫。
但丁秋楠并没有感到羞怯,反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明朗和决心。
她悄悄握紧了放在桌下的手,眼神变得更加坚定和明亮,仿佛找到了人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新目标。
欢送宴在热烈而不舍的气氛中接近尾声。
李砚泽做了简短的答谢,再次强调了兄弟单位的情谊和技术交流的重要性,并祝愿红旗厂未来越来越好。
……
欢送之时。
红旗摩托车厂门口挂起了红色的送别横幅,厂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以及各车间、科室的代表,早早地等候在办公楼前。
当李砚泽带着王工、小陈出来时,外面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周副厂长紧紧握住李砚泽的手:“李工!真是太感谢了!没有你们,我们红旗摩托车厂不知道多久才能迈过这个坎!你们是我们全厂的大恩人!”
张厂长也走上前,郑重地将一面鲜红的锦旗交到李砚泽手中,上面绣着“技术精湛解难题,兄弟情深助腾飞”十几个金黄大字。
“李砚泽同志!我代表红旗摩托车厂全体干部职工,向你和红星厂的同志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你们不仅帮我们解决了生死攸关的技术难题,更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这份情谊,我们红旗厂永记于心!”张厂长说。
李砚泽接过锦旗,谦逊地表示:“张厂长,周厂长,你二位言重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功劳属于我们两个厂共同努力的成果。”
他的目光扫过人群,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
那些曾经质疑过的老师傅,此刻眼神里充满了敬佩;那些一起熬夜攻坚的维修工,脸上洋溢着不舍;韩春明挤在人群最前面,眼睛红红的。
李砚泽特意走到韩春明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你的路还长着。记住,技术是根本,但责任心和学习能力更重要。”
韩春明用力点头,声音哽咽:“李老师,我一定记住!谢谢您!我一定不会给您丢脸!”
告别的人群中,丁秋楠也静静地站着。
她穿着那身洁白的白大褂,清丽的面容在阳光下格外显眼。
她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往前挤,只是远远地望着被众人簇拥着的李砚泽。
看着他从容应对领导的赞誉,看着他温和地鼓励年轻的工人,看着他接过那面象征荣誉的锦旗……他是那么的耀眼,那么的优秀。
丁秋楠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
相比厂里那些浮躁的年轻男性,李砚泽所展现出的沉稳、智慧、担当和那种低调的自信,对她形成了致命的吸引力。
最终,在众人的簇拥和送别中,李砚泽带着王工、小陈,以及那面鲜红的锦旗,坐上了返回红星轧钢厂的车。
车子驶离红旗厂大门,消失在视线中。
丁秋楠站在人群后,久久没有离去。
她望着车子远去的方向,心中那份萌芽的情愫和那个坚定的决心,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她未来的方向。
而李砚泽,或许并不知道,这一次援建,不仅解决了兄弟单位的技术难题,更在不经意间,悄然点亮了一颗芳心。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379/2246151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