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古代西瓜卖出了天价发家全靠它 > 第124章 韭菜花只能凑合做

第124章 韭菜花只能凑合做


过了几天,县城里派了差役来小河村回话,时家这才知道,此次抓获的山贼里,竟有去年参与绑架时雯的人,就连王二麻子偷甜秆种子一事都被问了出来。

差役还透了底,当初主使绑架时雯的,是洛城里一个掌柜,具体是谁,这个不知道,跑了的那两个才知是谁,这事就暂时这样了。

二麻子被县衙传去问话,一到公堂就傻了眼——差役一五一十地说清,是他当初喝醉酒嘴碎,把老时家的底细全泄露给了山贼,才引来了这场祸事。

二麻子还惦记着被山贼偷走的驴车,哆哆嗦嗦地向萧大人提了一句,没成想萧大人听了勃然大怒,当即下令:“来人!这刁民泄露消息引贼上门,偷盗他人种子,重打十板子,让他长点记性!”

十板子打得二麻子哭爹喊娘,从县衙出来时,屁股肿得老高,别说要驴车,连走路都得扶着墙,心里对老时家又多了几分怨。

差役把话说完,又叮嘱了几句“后续案情会再通报”,便准备起身回县衙。

时山忙从怀里掏出一两银子,双手递了过去,笑着说:“差爷跑这一趟辛苦,这点银子您拿着,路上买杯茶喝,算是我们家的一点心意。”

差役本想推辞,可架不住时山态度诚恳,便接了银子,客气道:“时家二哥太客气了,这都是分内事。您放心,后续有消息,我一定尽快来通传。”说罢,拱了拱手,转身快步出了村,往县城方向去了。

从此以后村里人见到二麻子都躲着走,怕他把自家也偷了。

时雯不管家里跟差役的周旋,带着林一、林二径直去了菜地。

园里其他蔬菜早都收完了,就剩两亩韭菜还立着。天越来越冷,得赶紧做越冬准备,三人拿起镰刀,“唰唰”一起把韭菜全割了下来。

“你们看,”时雯指着韭菜畦,“在这两趟韭菜根中间,把提前沤好的农家肥撒匀,再把水浇透——这叫上冻水,能护着根熬过冬天。”

林一、林二点头应着,蹲下身帮着撒肥。等水彻底渗进土里,时雯拍了拍手上的土:“过两天再在上面盖一层土,最后铺厚厚的麦秸杆,这事我就不管了,你们俩记着弄。”

“好的”两人应着。

“走,先把这些韭菜拉回家,晚上咱包饺子吃!”

三人把韭菜拉回家,时老太瞧见满满一车韭菜,忙走过来问:“小雯啊,这么好的韭菜,你怎么一下全割了?怪可惜的。”

“阿奶,咱这儿天越来越冷,韭菜得好好越冬才行。”时雯拿起一捆韭菜晃了晃,“我这是给它们‘穿棉衣’呢,割了叶、施了肥,等天冷透了再盖土铺麦秸,明年开春才能长新的。”

她转头冲屋里喊:“大伯娘、四婶,你们快来一起摘韭菜!把开了花的单独捡出来,留着做韭菜花,另外挑好的,给我四哥送去,顺便告诉他,这是今年最后一波新鲜韭菜了。”

牛氏一听有自家小四的份,立马放下手里的针线,快步凑过来:“哎!我来摘!保证给小四挑最嫩的!”说着就蹲下身,麻利地分拣起韭菜。

时雯看着成堆韭菜,又跟时老太说:“阿奶,这么多韭菜怎么吃,想办法腌起来怎么样。”

时老太点点头:“行,先把韭菜摘干净分好,等会儿我试试。”一群人围着韭菜忙活,屋里满是韭菜味道,热闹得很。

牛氏手脚麻利地挑出半车最嫩的韭菜,催着时老大套上车,先往自己娘家去了。

到了娘家,她塞了好几捆韭菜,还不停嘱咐:“这是今年最后一波新鲜韭菜,包饺子、蒸包子最香,赶紧趁鲜吃!”放下韭菜没多歇,又急着往县城赶,要给时小四送韭菜。

刘氏这边也没闲着,挑出两捆韭菜给弟弟家送去,嘴里还念叨:“今年最后一茬韭菜了。”

时老太想起青青怀着孕不方便出门,特意叫来时仁:“你拿三捆韭菜去给你岳父送去,让她们也尝尝。”

李青青心里暖得很,一个劲感谢时老太,说她事事都惦记着自己这个孙媳妇。

眼瞅着剩下那点韭菜,得赶紧找个阴凉地儿放着。这天气虽说不算太热,可韭菜嫩得很,放不住,这几天得抓紧往嘴里送,炒鸡蛋也好,包饺子也罢,可别让它蔫了坏了,怪可惜的。

日子进了十一月,天空飘起了细碎的雪粒,院子里的水缸边缘都结了层薄冰。先前挑出来的韭菜花,也被周年等人细细碾成了泥。时雯也不知道加什么调料,她自己试做时,也只放了盐,拿热乎的白馒头蘸着一吃,咸香的滋味裹着韭菜的鲜,竟也格外下饭。

趁着天还没太冷,家里人忙着分装韭菜花——找了十二个小坛子,每个坛子里都装满韭花酱,封好坛口。两个地窖里各放了五坛,留了两坛子随时吃。

十一月的冬天,天寒地冻,院里没了农活,日子过得格外清闲。时雯每天除了在屋里看书,最常做的事,就是去逗家里的小弟弟——时老太给小家伙取名时全,还总念叨:“这是最后一个孙子了,往后啊,就盼着添个孙女。”

小全全才几个月大,长得肉嘟嘟的,脸蛋像刚出锅的白面馒头,一捏就软乎乎的。最招人喜欢的是,他特别爱笑,时雯一有空就抱着他,看着他的笑脸,连冬天的无聊都消散了大半。

冬天农闲,倒是村里娶亲的好日子。今年大伙种蔬菜,虽然遭了冰雹,但是好在后面收成好、卖得俏,日子明显宽裕了不少,办喜事的人家也多了起来。

每当村里有喜事,时老大哥仨总会被请去喝喜酒。席间听着街坊们念叨“多亏时家带我们种上菜”,几人脸上都带着笑,酒也喝得更畅快。

时老太年纪大了,不爱往热闹地方凑,每次都让牛氏或刘氏去赴宴。两人也懂规矩,总会提前备上份贺礼,到了喜家还会搭把手忙活。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246/2248461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