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古代西瓜卖出了天价发家全靠它 > 第134章 往山里藏粮食

第134章 往山里藏粮食


一家人连忙聚到堂屋,时老太问:“满儿,你咋突然回来了?出啥事儿了?”时满喘着气坐下,脸色凝重:“阿奶,最近上面不太平,柳夫子让我们都先回家避一避。”

“咋个不太平法?”时老大心里一紧,追问起来。

时满压低声音:“我听夫子说,梁国要联合赵国,来攻打咱燕国了!”

“为啥又要打啊?前两年才刚安稳些!”时山皱着眉,语气里满是不解。

时满摇了摇头:“具体为啥不清楚,夫子也是京里的好友偷偷送的消息,让我们早做打算。”

时雯握着时老太的手,轻声问:“那我们要不要跟村里人说一声?让大伙也有个准备。”

时满却立刻摆手:“别先说!现在只是消息,还没个准信,万一最后没事,倒让村里人白慌一场,传出去还可能惹麻烦。咱们先自己留意着,等有准信了再说不迟。”

屋里的气氛沉下来,时老太眼神变得果决:“不能等着!老四,你去叫上周年几个,趁现在集市还安稳,赶紧去买油、盐、糖,多割些肉回来,多囤些耐放的——真要打起来,到时候想买都没地方买!”

时海应了声,转身就去寻周年去了。

时老太夜里翻来覆去没合眼,一想有阵子跟老姐妹唠嗑时,嘴没把门把地窖的事儿漏了出去,心里就发慌——这年头兵荒马乱的,保不齐哪句话就传出去,那地窖可就成了烫手山芋。

天刚蒙蒙亮,她就找到时老大,压低声音说:“老大啊,那地窖的事我前些日子跟你三姑提了一嘴,现在越想越后怕,这口子怕是藏不住了。”

时老大一听也急了,搓着手问:“娘,那咋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

“能咋办?改!”时老太拍了下炕沿,语气斩钉截铁,“先把厨房那柜子底下的口给我堵严实了,多糊几层泥。猪圈那边偏,少有人去,你们兄弟几个在那儿重新掏个口,外头再搭个柴垛子遮着,谁能想到柴垛底下藏着门道?”

顿了顿,她又叹了口气,眼神沉了沉:“还有家里得粮食,可不能都堆在地窖里。老话都说‘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万一出事,咱门这么多人喝西北风去?你今天就带几个人进山,找个背阴的山洞,把一半粮食往那儿挪挪。路上多留心,别让人瞅见了。”

时老大点点头,心里也佩服娘的心思细——这兵荒马乱的年月,多留个心眼,才能多活一口气。

时海带着张三、李四几个,接着往各处跑,忙着采买物件。时老大他们钻进深山,眼瞅着前面立着道山崖,周一身好武艺,三两下就攀了上去。

“时大哥,上面有个天然岩洞!宽敞得很,还干爽,存东西正好!”

时老大听了,当即拍板:“就这儿了!”

几人揣着主意回了家,找了堆粗麻绳,编了副五米长的软梯。又把后山那地窖的出口拾掇了拾掇,弄得利索些,方便来回走动。

接下来这些天,十来号人跟蚂蚁搬家似的,一趟趟往山里运粮,足足搬了一半家当。村里头静悄悄的,竟没一个人察觉。偏巧,这天被进山打猎的侯林撞了个正着。

到了晚上,侯林揣着满肚子疑问,摸到了老时家。

“婶子,”他直来直去地问,“我今个瞅见你家往山里运粮食,这是……有啥说道?”

时老太看他撞见了,也不遮掩,叹口气道:“既然让你瞧见了,也是缘分。”她把时满先前说的那些话拣要紧的讲了,末了补了句,“你信也罢,不信也罢,我?们家就图个多做层准备。”

侯林听了,眉头拧了拧,半晌才道:“多谢婶子实诚,啥都跟我说。”说罢,拱了拱手,转身走了。

地里的红薯到了开挖时节,红薯秧全拉回家喂猪,之前从这秧上掐了苗回去种的村里人,就都凑过来想看看这红薯到底长得咋样。

等一串串红薯从土里挖出来,好家伙,看热闹的人眼睛都直了——就这么一颗秧,结的红薯大大小小加起来也得有三斤!大家一边琢磨着这一亩地得产多少,一边也不站着闲聊了,纷纷撸起袖子动手帮忙挖。没出三天,十亩地的土豆和红薯就全挖完运回了家。

不少老人看完,转头就去找时老太,念叨着明年育苗时想跟她买些苗。时老太笑着应下来:“好好好,到时候我家多育点,保准够大家要的!”

时老太蹲在院子里,瞅着摊了一地的红薯,不知道该怎么处置。

大个儿的都被拾掇出来了,一个个没有受伤的,个头大的,早被家里人搬进了地窖迷宫,这些大红薯码得整整齐齐,就等来年开春派上用场。

地上还剩些,是刨的时候不小心磕了碰了的,表皮带着伤,存不住。时老太也不心疼,招呼着家里人:“这带伤的别放着了,今晚就蒸几个,明儿再煮一锅,甜丝丝的,不比啥差。”

可吃是地上还有小一半没动。都是些个头小的,歪瓜裂枣,留着育苗不够格,拿去集市上卖?这年头兵荒马乱的,谁还有闲钱买这没吃过的玩意儿。时老手里拿着小红薯,唉声叹气的。

“阿奶,要不咱做红薯干吧?”旁边帮着收拾的时雯开口,“我们把红薯蒸软了,切成条晒干,能当零嘴,也能存着当干粮,顶顶实用。”

时老太抬眼瞅着孙女:“红薯干?那玩意儿能好吃?”

“您试试看,行不行您来定。”

时老太点了头:“好,那就试试。”

说干就干,家里的女人们齐上阵。把小红薯洗干净,上锅蒸得透透的,晾到不烫手了,就切成条条,摆在木板上在院子里晒太阳。白天晒,晚上收,赶上好天气,没几日就晒得半干,摸着筋道,闻着一股甜香。

试吃的时候,家里的年轻人大口嚼着,都说好吃,甜而不腻,越嚼越有味道。时老太也拿起一根,试着咬了咬,却皱起了眉——太费牙了,她这老牙口,实在啃不动:“没事,咱们多做些,你们年轻人吃着方便。”

于是,院子里到处晒得都是红薯干。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246/2248460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