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古代西瓜卖出了天价发家全靠它 > 第154章 老时家买地了

第154章 老时家买地了


这天晚饭刚过,还没起身离开,只听时小四清了清嗓子说:“阿奶,我想好了,我要去县城开个酒楼。”

牛氏一听,先乐了:“小四这想法好,我支持!”

时老太看着他问:“铺子找好了?”

“嗯,前几日去县城转了转,有家铺子要转让,地段合适,我已经买下来了。”时小四答得干脆。

时小六凑过来,眼睛瞪得溜圆:“四哥,你哪来那么多银子买铺子啊?”

“前年在县上开包子铺攒的,刚好够数。”时小四笑了笑。

时老大在一旁点头:“既然铺子都买了,该开就开,家里能帮衬的尽管说。”

这时,时小四反倒有些支支吾吾,搓着手没往下说。

时老太瞅着他:“都娶媳妇的人了,还这么扭捏?有话直说。”

“就是……想让小妹今年多种些菜,酒楼里用得着。”时小四赶紧道。

时雯一听有自己的事,拍着胸脯应道:“这还不简单,我多种点就是!不过四哥,丑话说在前头,你这开的是酒楼,菜可得按价给银子,不能像家里似的又白拿。”

时小四连忙点头:“那是自然,该给的肯定给。”

时老太这时环视着几个小子,跟认真的说:“你们如今都大了,各有各的营生。咱家小子多,日子要想长远,得立个规矩——往后谁在外头挣了银子,交三成给家里,剩下的自己存着;在家种地的不算在内,你们都有意见吗?”

“没有!”几个小子异口同声地摇头。时义还加了句:“阿奶最明事理,这样公平!”

时老太这才缓和了脸色:“行了,就这么定了。小四开酒楼是大事,家里人搭把手,早点把铺子拾掇起来。”

要说时小四那酒楼,收拾起来倒也不慌不忙,也不急着挂幌子开门。为啥?眼跟前能用上的菜色实在太少,撑不起个像样的场面。

他这人动手能力强,索性又接着琢磨起新菜式来。旁边有时雯搭腔,虽说没正儿八经掌过勺,可她瞧得多、吃得多,啥新奇吃食没见过几分影子?

“四哥,你试试把这肉片放上辣椒爆炒!”

“把那肥瘦相间的肉剁烂了,团成丸子,先炸后炖?”

时小四听着,手里的刀铲就没停过。有时候时雯说个大概齐,他凭着感觉往里添料,火候也凭着性子调。这么一来二去,端上桌的菜常是四不像——

谁也没料到,就是这些不按章法来的“四不像”,后来竟成了那片地界上独一份的招牌。

进了四月,天儿是彻底暖和过来了,地里的活儿也跟着多了起来。撒肥的、阴地的、翻土的、下种的,忙得脚不沾地。麦子、谷子这些庄稼,也都赶着时节种进了土里。

家里头,时仁、时海更是脚不沾地地忙。育各种菜苗,搭红薯育苗的炕,样样都得操心。这些事时雯倒不用挂心,只需提前把种子拿出来,两人把活儿干得妥妥帖帖。

村里之前逃出去的人家,年前,年后也陆陆续续回来了。不过奇了怪了,王麻子家和二柱媳妇家,这次却又没见了人影。加上先前空着的三家,村里就有四家的地空出来了。

村长特地跑来找时老太,问她家还租不租这些地。时老太心里头有顾虑,那阵子二麻子家就因为种着她家的地,后来还讹银子,她摇摇头:“不租了不租了,我家现有的地够种了。”

村长见她犹豫,只好说实话:“这回不一样,县里派人把这些没回来人家的地都收回去了,现在是卖呢,八两银子一亩。你放心,绝不能再出上次那档子事。再说了,你家买了,总比让外村人买去强不是?”

时老太听着在理,赶紧把三个儿子叫到一块儿商量。哥仨合计了一番,决定买下来。不过有个条件,得让村长和村里人帮忙协调,明年把自家所有的地都归置到一块儿。村长拍着胸脯应下:“这没问题,明年保管给你协调好!”

老时家这就又多了二十二亩地,满打满算六十五亩了。时老太捏着那张地契,嘴里不住念叨:“这可比你阿爷在的时候,还多出来十来亩呢……”

时雯一听,心里那点好奇劲儿就冒了上来,凑到跟前问:“阿奶,您跟我说说阿爷呗?我都没见过他。”

时老太眼神飘远了些,语气淡淡的:“你阿爷啊,以前是跑镖的,手底下有真本事,也能挣钱。那时候咱家风光着呢,盖了村里头数一数二的大房子,手里攥着五十亩地,日子过得别提多顺溜。你爹他们兄弟几个,都正经进过学堂念过书的。”

说着,她声音就低了,眼圈也红了,眼泪在里头打着转:“就是后来……你阿爷出了点事,家里头急着用钱,就把房子和地卖了些。还有你三叔……那时候实在没办法,你阿爷把他送给别人家了……”

“啥?”时雯猛地愣住了。她自打清醒了就没听家里提起过三叔,一直以为那人早就不在了,哪想到竟是被送了人?

她赶紧拿手帕给时老太擦了擦眼角:“阿奶您别伤心了。要不……等忙完这阵,我陪您去找找三叔?说不定能找着。”

时老太嘴唇动了动,眼里闪过点犹豫,末了只叹口气:“再说吧,先把这春种忙完了再说。”

就这个时节,村里人就没个闲下来的。你瞧那东家婶子挎着篮子往山里钻,西家大爷扛着锄头去除草,连老槐树下晒太阳的老伙计,手里都拿着稻草编草鞋。

时老太家的院子里,这几日更是热闹。打从去年红薯在荒地里大丰收,尝过那甜滋味的,没一个不惦记。先是村东头的老张家老二过来:"婶子,您家今年您多育些红薯苗,我们按价买,绝不亏了您。"

时老太摆了摆手:"啥价不价的,等秋里收了,还一筐新红薯就行。"

这话传开,来求苗的就更多了。连上河村许久不联系的刘家大舅,都让闺女刘绵绵跑了趟腿。

刘绵绵站在刘氏跟前,怯生生地开口:"姑姑,我爹说想种点红薯,问问您家的苗......"

刘氏瞅着侄女那双眼,跟自己年轻时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哪里说得出半个"不"字?当下点点头:"成,过一个月再来拿,我给你留着。"

刘绵绵谢了声,转身往家走。谁知刚进门,就被她娘王氏扯住了胳膊。王氏瞅着闺女空着的两手,当下就炸了毛:"你个没用的!连点苗都讨不到?"

"娘,苗得一个月才能长好......"

"哼!"王氏撇着嘴,"她当姑的,留你吃顿饭能穷了?我看就是没把你放眼里!"

"娘......"刘绵绵气的直跺脚。

刘老大在一旁闷头抽着旱烟,这时才磕了磕烟灰:"绵绵,去做饭吧,别跟你娘争。"

"你也向着她们!"王氏把火撒到男人身上,"人家现在是吃香的喝辣的,咱沾过半点光?养你这么大,倒成了外人的应声虫……”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246/2248458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