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古代西瓜卖出了天价发家全靠它 > 第198章 不要工钱要粮食

第198章 不要工钱要粮食


一顿会儿的光景,苛税压得人喘不过气,像刘家大舅家这样为凑税粮卖儿卖女的,实在不算新鲜。

有的是父母抹着泪,把孩子往人牙子手里送,嘴里念叨着“去了好人家,总比在家饿死强”;有的是爷奶红着眼,硬下心肠做这个主,转头就躲在灶房里哭;更有那懂事的孩子,自己寻到牙行,说“把我卖了吧,换点粮食给家里,只求能给口饱饭”。

街巷里时常能听见撕心裂肺的哭喊,有的是孩子拽着爹娘的衣角不肯放,有的是长辈捶胸顿足骂自己没用。日子苦到极致,人命就轻得像根草,能换口吃的,在有些人看来,竟成了唯一的活路。

所以说,像刘绵绵这样能被亲戚搭救的,实在是少数。

多数时候,那些被卖掉的孩子,要么被转卖到偏远地方做苦力,要么被塞进大户人家当牛做马,运气差些的,怕是被卖到了那些肮脏的地方。亲戚们自家尚且顾不过来,哪有余力管旁人的死活?能不落井下石,就算是念着点情分了。

刘绵绵能遇上刘氏这门肯伸手的亲戚,是她的造化,也是那会儿苦日子里,为数不多能透着点暖的光。

时义早就在村口等着,见花媒婆领着刘绵绵过来,忙迎了上去。他跟这表妹好些年没见,彼此都有些生疏,开口问道:“你是……绵绵?”

“二表哥好。”刘绵绵怯生生应着,看清是时义,悬着的心才算彻底落回肚子里,“麻烦你了。”

时义没再多说,转头看向花媒婆,眼神一沉,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沉声警告:“拿了钱就把嘴闭紧,这事要是有半点风声漏出去,你知道后果。”

花媒婆吓得一哆嗦,赶紧点头哈腰:“懂,懂!我啥都没看见,啥都不会说,您放心!”说完,揣着银子一溜烟走了。

时义这才领着刘绵绵往家走。路上碰见几个往田里浇白菜的乡亲,彼此打了声招呼,便各忙各的去了,谁也没多问这姑娘的来历。

刘氏早烧好了热水,刘绵绵舒舒服服洗了个澡,换上姑姑赶制的新衣裳,针脚细密,布料柔软,贴在身上说不出的舒适。刘氏拿过布巾,轻轻给她擦着湿漉漉的头发,动作温柔得很:“放心住下,我都跟你姑丈、奶奶他们说好了。等过了这旱季,日子缓过来,再给你寻个踏实的好人家。”

“姑姑,谢谢您……”刘绵绵声音还有些哽咽,眼眶红红的。

“谢啥,都是自家人。”刘氏笑着拍了拍她的背,“说起来,也怪你随了我这模样,不然你娘也不至于总看你不顺眼。”

收拾妥当后,刘氏领着她去见家里人。时老太拉着她的手问了几句家常,时老大两口子也客客气气,孩子们围着她好奇地看,却都懂规矩,没乱说话。刘绵绵一一叫了人,见大家眼神里都是善意,心里最后一点拘谨也散了,脸上终于露出了真切的笑容。

时雯凑过来,拉着她的手打趣:“表姐,你看你瘦的,都快成高粱杆子了!可得好好养养,等养得丰润些,我就知道我娘年轻时候啥模样了——你们俩长得可真像!”

刘氏在一旁听着,忍不住笑出声:“可不是嘛,我年轻时可比她壮实,哪有这么瘦。”

院子里的笑声轻轻荡开,刘绵绵看着眼前这和睦的景象,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暖烘烘的。

家里打算收拾时小五住的院子,便请了几个木匠来。工匠们一进门就直言,工钱不要银钱,给粮食就行。

时家人这才惊觉,原来镇里、县里已有不少贫苦人家断了粮,连工匠们都宁愿要能填肚子的粮食,也不肯要一时花不出去的银子了。

时老太想了想,家里红薯囤得足,用这个顶工钱倒也划算,便一口应了。她索性又添了句:“索性把小六那院子也一并拾掇了,工钱照样用红薯算。”

工匠们听了,自然乐意,多做些活就能多换些粮食,当下便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时老太便让时山、时义带上两麻袋红薯、一麻袋棒子面、一小袋小米,还有一篮子鸡蛋,准备去府城把时满和他媳妇汪思思接回来。一来是汪思思孕期已重,二来城里粮食紧缺,实在不好置办。

父子俩领了吩咐,又唤上周年,赶着马车往府城汪家去了。

敲响汪家大门,小厮见是时山,连忙打开大门引着马车进了院子。汪家是座三进的大院子,气派得很。时义和周年忙着把粮食卸下车,时山则跟着小厮去了正厅。

汪夫子正好在家,见了时山便笑着起身:“亲家来了。”

“亲家,又来打扰了。”时山先客气道。

“快坐快坐,”汪夫子招呼着,“这是有什么事?”

时山开门见山:“听说城里粮食不好买,我家老太太让我给您送点过来,顺道把小满和思思接回村里住些日子。”

“这可多谢亲家婶子还惦记着我们,”汪夫子感慨道,“城里粮食确实紧俏,那我就不客气了。回去务必替我谢谢婶子。”

“一定转答。”时山应着。

“小满还在书院,我这就派人去叫他回来,”汪夫子说着,又吩咐身边丫头,“去告诉小姐,收拾收拾东西,跟亲家回村去。”

时山和汪夫子在正厅坐着,你一言我一语地聊开了。从近来的旱情说到田里的收成,从村里的琐事聊到城里的民生,汪夫子是读书人,时山是庄稼汉,看似凑不到一块儿的人,倒聊得投缘。汪夫子感慨苛税太重,时山便说村里谁家又卖了地,你一句我一句,倒也没冷场。

不多时,时满从书院回来了,汪思思也收拾好东西出来。一行人别过汪家人,把行李搬上马车,便赶着车往小河村去。

路上,时满问起家里的情况,时山一一说了,又特意提了刘绵绵的事。时满听了,叹道:“总算是救下来了,也是她的福气。”马车轱辘轱辘地转着,载着一家人的期盼,往家的方向赶去。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246/2248454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