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古代西瓜卖出了天价发家全靠它 > 第259章 红薯堆成山

第259章 红薯堆成山


村里头这阵子热闹,全因时家要收红薯。最后时山定了价,三文钱一斤,要说这价不算顶高,但也绝不低——红薯这东西最是皮实,不挑土不挑肥,坡上沟里都能长,家家收成都不少,自个儿吃不完的,全拉去老时家的猪场。

这段日子,村道上就没断过人。有拉着板车的,轱辘“吱呀”响;有赶着驴车的,驴蹄子“哒哒”敲地;还有力气大的,挑着俩竹筐,扁担压得弯弯的,里头都装着大小不一的红薯。时小六就守在院里,跟前摆着杆大秤,一家家过秤,称完就当场算帐、递银钱,一文不差,村里人都夸他实在,不占半分便宜。

最开始时山只是跟村里人提了一嘴可以收红薯了,没承想这消息跟长了腿似的,没半天就蹿遍了附近几个村。

张家婶子头天回娘家,一进门就喊:“娘,快瞧瞧家里窖里的红薯!我们村老时家正收呢,三文钱一斤,给现银,拉去就能换钱!”

赵家二哥更实在,转天就找了邻村的好哥们:“你家红薯不是吃不完?赶紧装车上咱村老时家去,人家说了,有多少要多少,价钱还公道!”

王老头当天就去了外嫁的闺女家:“家里缺银子不?把红薯拉点去老时家卖了,换了银钱花一花!”

就这么着,没几天功夫,附近好几个村的人都推着独轮车、挑着担子往老时家赶。院里先还能堆,后来红薯越拉越多,院里实在放不下了。时山实在没法子,赶紧找了几根木棍、扯了块大油布,在院外搭了两个临时棚子,才算把这些红薯都安置妥当。

时雯过来瞅了瞅这阵仗,对着时小六笑,眼里满是同情:“六哥,这下你可有得忙咯!”

时小六也乐:“忙点好。”

后来小林应了下来,帮着干推销的活儿。时小六见有人帮忙,肩上的担子才算轻了些,心里也踏实多了。

这秋凉天儿,老时家可是双喜临门——汪思思和连翘先后都生了,俩大胖小子,哭声亮得能传到院外去!牛氏乐的在院里直打转,逢人就笑:“我也有了第二个大孙子!”待连翘坐月子,更是上心,顿顿热汤热饭伺候着,半点不敢马虎。

不光内院添丁,外院那几家小媳妇也赶在这时候生了娃,有小子有丫头,这么一来,老时家的奶娃娃一下子多了好几个。

本该是满院欢喜的日子,时老太却皱着眉头发愁。时雯瞧着纳闷,凑到跟前问:“阿奶,您这是咋了?家里添了这么多娃娃,该高兴才对呀!”

时老太叹了口气:“高兴是高兴,可我总琢磨着,这日子要是遇上灾年,或是来了兵匪,这么多娃娃、这么些人,可咋好?”

时雯听了,笑着劝:“阿奶,您这未雨绸缪的心又提起来啦!现在咱家人口多、底气足,我大哥还当了官,有啥好怕的?”

“当官的也管不了老天爷的脾气啊!”时老太摇着头,还是放不下心。

时雯眼睛一亮,凑到阿奶耳边出主意:“那咱就多盖粮仓存粮食,再买些兵器护家,照着任伯伯那样,把家业立得稳稳的,成咱这儿数一数二的大地主,看谁还敢来惹事!”

时老太一听时雯这话,拍着她的手笑道:“好主意!这跟我心里琢磨的一模一样!”

说干就干,时老太立马让人把四个儿子都叫到跟前,把盖粮仓、买兵器、立稳家业的想法一五一十说出来。四个儿子听完,没一个反对,全都点头赞同——前两次遇上事,一家子只能往山里躲;如今家里人多了,娃娃也多了,哪还能像从前那样将就?是该换种活法,把家护得牢牢的,让老老小小都能踏实过日子。

在本地买弓箭大刀终究犯忌讳,时家不敢大意,当即叫朱七揣着银票往黑石县去。临走前又装了满满一车——炒花生、炒瓜子,还有刚做好的粉条,一并让他给时满捎过去,还特意叮嘱:“记得跟小满说,思思给他生了个胖小子!”

家里这边也没闲着,时老大去县里请了瓦工田老大,专来给家里盖粮仓。原想着把粮仓盖在自家院里,可丈量来丈量去,院子里的地实在不够用。没法子,只能再找村长,又买下旁边两亩地,专用来建粮仓。

这次新砌的围墙,可比先前高了一大截。不光如此,还照着时雯的主意,在墙顶上插满了尖尖的碎瓷片,风一吹过,瓷片反光,看着就透着股威慑劲儿。

二十个长工也被调了过来,跟着田老大他们一起忙活盖房子的事。泥瓦匠砌墙,木工搭梁,大伙儿分工明确,手里的活计有条不紊地往前推进。

时老太每天站在院里瞧着,见墙一天比一天高,房子的骨架也渐渐立了起来,悬了好些日子的心,这才慢慢踏实下来,脸上也总算有了些笑意。

这边新房子正赶着工期,地里的山药也到了该挖的时候。作坊的活计先停了下来,家里的汉子们全涌到了山药地,连时雯也到地里指挥。

她先让大伙儿把垄沟里的山药豆连着叶子和土,一股脑儿归置到一边。接着用木棍敲到山药秧让豆子掉落下来,在拆地里的木架子,前面的人把山药秧抱到一块儿,家里的女人们就搬着小板凳围过去,坐在那儿摘豆子。后面的人又把地里掉落的山药豆,又连叶带土收了一遍——虽不敢说一颗没漏,但大部分都捡回来了。等拉回家有空外进行分拣。

剩下的就是挖山药了,今年挖起来可比去年费劲多了。时雯自己挖不动,只能在一旁指导她爹和时老大:“爹,再往深了挖点!”

她爹停下锄头问:“这样成了不?”

“差不多了,”时雯凑过去看了看,“您再轻轻往山药那边靠,等能从上到下看清整根山药,再慢慢挖出来。”

“好,我试试。”她爹小心调整着锄头的角度。

费了好半天劲,总算挖出两根来。

上河村那些来看热闹的人,见汉子们停了锄头围过去,也都忍不住凑上前。这一瞧,个个都瞪大了眼,嘴里不停惊叹:“好家伙!这山药竟能长这么长,比人的胳膊还长!”

有人伸手想碰,又赶紧缩了回去,指着山药表皮念叨:“你看你看,这上面还有好多细细的毛,跟头发似的,以前可没见过这么稀奇的!”你一言我一语的,地里顿时热闹起来。

看热闹的人走了大半,时家人又接着埋头挖山药。虽说家里人手不少,可这成熟的山药扎根深,挖起来格外费劲,时不时就有山药被锄头碰断。

有个汉子见山药断了,伸手就想去摸断面,时雯赶紧喊住:“别用手碰那断面!有些人碰了会过敏,身上又红又痒,严重的还会喘不上气!”

大伙儿一听,吓得赶紧收回手,挖的时候也更小心了,生怕再碰断山药惹麻烦。那些还没走的看热闹的人,一听说碰了断面会这么厉害,也不敢再凑过来,一个个赶紧离得远远的,转身回了家。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246/2231730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