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惨死后宅,重生归来夫人她杀疯了 > 第183 章 早就喜欢易知玉吗?

第183 章 早就喜欢易知玉吗?


他的眼中,分明只装得下他那位夫人,

沈云舟这副模样,甚至让若宁觉得,他当初救落水的易知玉时,是不是就已经喜欢她了。

否则,以沈云舟那无人能强迫的性子,怎么可能因为救了一个女子便轻易答应娶了对方呢?

以他的作风,合该悄声救人就离开才是,

就算是不得已公然救了人,也不会因名声妥协才是,

可他却因为保全女子名声这个理由松口娶了对方,这分明就不是他沈云舟的性格。

毕竟,他不想娶的人,就算是陛下亲自赐婚他都是要推拒的,怎么可能轻易就答应亲事将人娶进门呢?

而且那样的眼神,若宁郡主从未见沈云舟对任何旁人流露过半分。

所以,他,是因为喜欢她,才救下她,也是因为喜欢她,才娶她的吧?

想到这,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猝不及防地刺了一下,泛起一阵细密而酸楚的悸痛。

若宁郡主倏地闭上了双眼,掩去眼底骤然涌起的复杂波澜。

她靠在车壁上,声音低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对车外吩咐道:

“走吧。”

此时的易知玉正安坐于返回侯府的马车之中,车厢随着前行轻轻摇晃。

她全然不知,方才万福楼外门口的另外一辆马车里,若宁郡主已将她和沈云舟之间温情脉脉的互动尽收眼底。

她的心神,仍沉浸在不久之前,在二楼厢房中沈云舟对她讲述的那个漫长而沉痛的故事里,思绪翻涌,难以平静。

江南富庶的布商之女何思宓,在一次前往寺庙上香祈福的归途中,不幸遭遇凶悍山匪。

正当危急之时,被偶然路过的、彼时还家境贫寒的沈仕清挺身救下。

英雄救美,四目相对间,情愫暗生。

即便门第悬殊,二人仍不顾世俗眼光,互许终身。

自此,沈仕清发奋图强,终考入县衙成为一名捕快。

加之何思宓心意坚决,立誓非他不嫁,何家最终无奈松口,接纳了这位寒门女婿。

二人得以喜结连理,成为一对恩爱夫妻。

何家接纳沈仕清后,为助爱女女婿站稳脚跟,在银钱用度上倾力扶持。

不仅在江南购置舒适宅院,更为他们在京城置办下如今这座显赫的沈府大宅,可谓倾注了大量心血。

沈仕清得以在京城初步立足后,何思宓为免他分心,选择暂留江南老宅等候。

而沈仕清则投身军旅,凭借几次出生入死立下的军功,被擢升为副将,得以追随将军左右,出入更高层的场合。

正是在一次宫宴之上,他被太傅之女张婉容相中。

张家权势显赫,张婉容又主动接近,不过多久,二人便走到了一起。

沈仕清最终以正妻之礼,风风光光地将张氏迎进府门。

而刚刚被接来京城、满心期盼团聚的何思宓,转眼之间,便从明媒正娶的发妻,沦为了尴尬的妾室,天地骤然倾覆。

不久之后,京城突然谣言四起,皆传沈仕清宠妾灭妻、攀附权贵。

正值沈仕清名声岌岌可危之际,何家却出乎意料地主动出面,竭力澄清谣言,甚至不惜宣称女儿早已病故,硬是将沈仕清摇摇欲坠的名声挽救了回来。

然而,就在流言平息后不久的一个深夜,何思宓竟在自己的寝室之内引火自焚,香消玉殒,决绝地离开了人世。

她留下的唯一骨血,沈云舟,自此被记到了主母张氏的名下,成为了沈家的“嫡次子”。

那一桩桩、一件件往事,所有的真相与委屈,似乎都随着何思宓决绝的那把火,被彻底掩埋在了灰烬之下。

而曾经显赫一时的江南何家,也在何思宓离世约莫两年后,仿佛人间蒸发一般,突然彻底消失在商界之中,再无人知晓他们究竟去了何方,结局如何。

沈云舟在得知自己并非张氏亲生骨肉之后,便立刻暗中派人详查自己的身世来历。

虽因年岁久远、人事变迁,未能将当年旧事的每一处细节全然查清,却也大致拼凑出了事情的轮廓与真相。

即便无法还原所有经过,但有一点他可以确信无疑。

他生母何思宓的惨死,绝对与张氏脱不开干系。

想到这,易知玉轻轻叹了一口气。

今日在厢房中,听沈云舟用平静却难掩沉痛的语调讲述他生母的往事时,

不知为何,她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眼眶不受控制地泛红,泪水当时便有些不受控的落下了。

尽管沈云舟并未详述何氏最终选择自焚的具体心境,但易知玉却能深切地体会与猜想。

一个被夺去正妻之位、贬为妾室的女子,面对权势滔天的太傅之女,她毫无抗衡之力。

当流言蜚语甚嚣尘上之时,她与年幼的沈云舟在沈家的处境只会愈发艰难、如履薄冰。

她,或许正是为了彻底护住儿子的前程与安危,才毅然选择了那条绝路。

只要她一死,附着在沈仕清身上“宠妾灭妻、攀附权贵”的污名便能随之烟消云散。

为了死得“干净”,为了不让任何人再有议论的余地,她甚至选择了最惨烈、最决绝的方式,将自己付之一炬,烧得干干净净。

以此,换得沈仕清仕途清白,也或许是为沈云舟换来一线生机。

固然,何氏的悲剧与张氏的步步紧逼脱不开干系,若非她的介入,何氏的命运绝不会如此凄惨收场。

可易知玉的思绪不由得转向另一个关键之人。

在那个风波不断的时期,身为主角的沈仕清,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若他坚决不从,张氏又岂能轻易进门?

追根溯源,这一切悲剧的源头,或许正在于沈仕清的默许、权衡,乃至妥协。

易知玉能想明白这一点,她深知,以沈云舟的聪慧与敏锐,定然也早已看清。

因此,今日沈云舟提及父亲时,才会特意说出那句“为了不让父亲起疑,故请殿下言明我曾为张家求情”的安排。

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背后,或许正意味着,沈云舟对他这位父亲,也已筑起了心防,存了戒备。

毕竟,如今往事尚未完全查清,当年的诸多细节、所有关键环节之中,沈仕清究竟做了什么、知道多少,仍有待查证。

但有一点无可更改。

在何氏走向毁灭的悲剧里,沈仕清,亦是其中无法推脱的一环因果。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222/2248359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