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秦:加载剑神模板,一剑惊天下 > 第105章 推行科举制!

第105章 推行科举制!


盛怒之下,嬴政对昌平君毫无怜悯,决定彻底清算。

    “陛下,饶命啊!“

    “微臣一时糊涂,请陛下念在微臣为秦国鞠躬尽瘁二十载,看在华阳太后的份上,看在芈华,看在扶苏的面上,饶微臣一命吧!“

    昌平君明白狡辩已无用,只得诉诸情感,期望嬴政能心生恻隐,饶他一命。

    闻言,嬴政心头一动,犹豫不决。

    想起扶持自己登基的皇祖母,想起他的爱妃是昌平君的父亲,想起他的长子是昌平君的外甥,怒火稍稍平息。

    这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让嬴政曾百般信赖他。

    然而。

    他万万没有料到昌平君竟会背叛,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若非儿子实力超群,秦军很可能已被农家围剿!

    那样的后果.

    简直不堪设想!

    大秦帝国能否屹立,此刻仍是未知。

    “陛下,切勿妇人之仁!“

    “我大秦向来以法治国,吕平君图谋陛下,阻碍我大秦一统天下的霸业,此罪当诛,依法严惩,不容宽贷!“

    “如今帝国初建,若吕平君这般滔天大罪都能被饶恕,秦法威严何存?帝国尊严何存!?“

    见嬴政犹豫,李斯深知他心有顾虑,立刻出言谏言。

    作为法家人士,他必须维护秦法的尊严。

    二来,他志在赢得嬴子夜的青睐,料想嬴子夜未来必将登基为大秦之主,此时投资正逢其时。

    三来,昌平君那左丞相的权位早已令他觊觎已久,一旦昌平君陨落,那位置必然非他莫属。

    一举三得!

    昌平君必须丧命!

    “陛下,廷尉所言极是!“

    “秦国的法律不容亵渎!“

    御史王绾紧随其后,毫不留情地指责。

    “请陛下立刻处决昌平君,以昭示我秦法的威严!“

    右丞相冯去疾连忙附和。

    “臣附议!“

    “陛下万万不可宽恕昌平君!“

    “臣附议!“

    “应当即刻在午门将昌平君正法!“

    昔日权倾一时的昌平君,此刻在朝堂上成了人人争相践踏的对象。

    有的因与昌平君矛盾重重,有的欲讨好嬴子夜,还有的则趁机落井下石。

    就连一向与昌平君共同支持公子扶苏的淳于越等儒家官员,此刻也纷纷站出来,意图踩灭昌平君,以割裂与他的关联。

    这就是朝廷的无情啊!

    得势时,众星捧月,阿谀奉承。

    失势时,冷眼旁观,落井下石。

    满朝文武的谏言消除了嬴政内心的最后疑虑,新帝国的建立,必须彰显秦法的威严!

    “拖下去!“

    “打入死牢!秋后问斩!“

    嬴政挥手,龙虎禁军立即押解昌平君离开。

    “陛下,饶命啊!“昌平君不住地哀求,嬴政无动于衷,直至殿内再无他的声音响起。

    朝堂重归宁静。

    文武百官看向嬴子夜的目光中多了敬畏、畏惧和惶恐!

    一国之丞相,转瞬沦为阶下囚,这令他们胆寒不已!

    尤其赵高,几乎被吓得失禁!

    若嬴子夜揭露他的所作所为,他必定难逃一死!

    砰砰~砰砰~砰砰~

    赵高的心跳如鼓,几乎要从喉咙里蹦出来,他低下头,不敢直视嬴子夜半分。

    至于赵高心中如何盘算,嬴子夜并不在意,他从未将赵高这个宦官放在眼里,赵高只是他随时可以捏死的恶犬。

    而昌平君则不同,他是皇亲国戚,要动他必须有正当的理由。

    嬴子夜此刻发难,目的就是要腾出左丞相的位置。

    一个萝卜一个坑,唯有昌平君倒台,李斯才能空出廷尉职位,嬴子夜才能安排韩非进入朝廷掌管刑法。

    解决了昌平君,嬴政拂袖而去,对继续朝会毫无兴致,连他日思夜想的三省六部制也暂且搁置。

    由此可见,昌平君的行为已令嬴政愤怒至极。

    数日后,嬴政的心情逐渐平复

    在嬴子夜与一众重臣的深思熟虑中,三省六部制的精妙构架逐一成形,它的落地实施标志着帝国治理的新纪元。

    此外,独立设立的御史台,犹如一双锐利的眼睛,监视着朝野上下。

    冯去疾,这位沉稳的右丞相,如今晋升为尚书右仆射,威望不减。

    李斯因其卓越才能,被委以尚书左仆射之重任,相当于昔日的左丞相。

    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依然由王绾担纲,职责如常。

    王募,一位受人敬仰的老将军,被委以兵部尚书的重任;而户部尚书则由原治栗内史宁腾接任;淳于越领命为礼部尚书;尉缭,那位德高望重的元老,担当吏部尚书之职。

    公输仇,由嬴子夜力荐,担任工部尚书;而韩非,以其刚正不阿,自然成为刑部尚书。

    文官体系之外,军事架构也因嬴子夜的改革建议而焕然一新。

    府兵制的推行,增设了十六卫大将军:左右金吾卫,肩扛拱卫皇城,确保帝都安宁的重任;左右武卫、左右晓卫、左右监门卫等,各司其职,秩序井然!

    至此,帝国的新构架巍然矗立!

    三省六部与府兵制的实施,令大秦帝国的行政效率大幅提升。

    随着时间的流转,新的简体文字已在帝国各地普及,纸张开始逐渐取代传统媒介,成为记录文字的首选。

    活字印刷术降低了书籍的成本,使得无论是贫寒子弟还是贵族,都有机会读书上学,大秦帝国因此焕发勃勃生机,战争的创伤正在慢慢愈合,国力日益强盛。

    随着知识与文化的广泛传播,大秦的文化底蕴日渐丰盈。

    此刻,嬴子夜认为,是推行科举制的时候了!

    从新文字的普及,到纸张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一切都为科举制铺平了道路。

    唯有让天下学子都有读书、求学的机会,大秦才能涌现更多的人才。

    深知人才重要性的穿越者嬴子夜明白,旧有的举荐和世袭制度已让贵族世家垄断了官员选拔。

    平民百姓很难崭露头角,这对帝国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长久下去,皇权将被世家贵族蚕食。

    科举制,正是打破这种局面的利器!

    隋朝虽以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垄断,却无力掌控后续的动荡,直至唐朝历经百年,才真正瓦解世家对官员的控制。

    然而,对于嬴子夜而言,这并非难题。

    他拥有的实力足以镇压任何图谋不轨之辈!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187/1111102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