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黎明之箭 > 第1章 北航的窜天猴

第1章 北航的窜天猴


北方的冬天,不寒而栗。

一九五八年,冬月下旬,连下两场雪,又刮西北风,天刚擦黑,四九城的街上就不见人了。老常和大民在杨南生家的小院吃过晚饭,说是晚饭,不过是红薯粥就着腌蓟菜,不足以果腹。莘嫂子见状端来大碗窝窝头,却是很有嚼头。饭后,大杨树下三人偎着炉火喝酒聊天,说到研制火箭,都格外兴奋。

“钱院找我谈过了,下月将正式启动‘581上天工程’,我已被收编进‘运载火箭’项目工作小组,你们两个也来吧?”杨南生端起搪瓷酒杯提议说。

老常和大民齐声响应,两人此前主要参与“一零五九号”导弹主发动机的研制工作,能参与新中国第一枚火箭发动机的研制,顿时让二人热血沸腾。聊到兴起,大民脱下大衣起身径直走到房檐下,赤手掰断倒悬着的银色冰锥,拿回来下酒。杨南生扶了扶镜框,笑着摇头,他自认没土生土长的北方汉子大民这般豁达。

“莘嫂子,你这蓟菜是在哪里打的?很有滋味,改明儿我让家里那口子也跟着你去打点儿!”老常筷子夹起盘中最后一棵蓟菜送进嘴里,意犹未尽地砸吧着嘴说。

“坛根儿下面的野菜,整个京城闻风都去挖,昨儿已经挖光。”莘耘尊有些不满地说,说完又语气缓和,“明儿我约了人去顺义潮白河东岸的堤坝下打野菜,隔壁嫂子说那儿遍地苣荬菜,弟妹不嫌远倒是可以搭伙儿。”

“那感情好儿,我家那口子在家也没啥事,就这么说定了!”老常大声说。

“这是最后一杯酒了,明天我请钱院去北航讲课,顺便借他们的地方锻造几把金工锤。”杨南生似笑非笑地说。

“金工锤?老杨,你又想鬼点子了!”老常笑着摇点食指,已猜出老友大概意图。

“干!”

三只搪瓷杯相互碰撞,满怀激情,沉沉暮色中,他们的脸骤然被酒精照亮。

北京航空学院的清晨被一层雪裹得严严实实,操场前面雪地基台上的铁皮飞机模型已被积雪掩盖大半,只露出半截机翼。航天专业实训车间外的停机坪上,停放着十几架教学用机。

王北海把翘起的军绿色帽檐朝后一转,将袖口卷到肘弯,露出肌肉绷紧的小臂,此时,他正和十几名同学吭哧吭哧地搬运教学飞机——要给飞机调个方向。机轮在雪地上拖出深辙,冻硬的金属蒙皮发出吱呀的呻吟。

兀地,一阵喧哗声在身后的楼里响起,阵阵学生从教学楼和宿舍楼里潮水般涌出,形成人潮,从学校的四面八方向着主楼南侧一系教学楼跑去,那架势,像是去抢滩登陆。

“哥们儿,什么情况?”王北海直起身形,嘴中呼出的热气凝成肉眼可见的白雾,他望着那帮学生,满头雾水地向旁边同系的同学询问。

“他们应该是去听课。”旁边的男同学弯着腰只是瞥了眼便随意回道。

“听课就听课,有必要这么上赶着吗?真是一帮棒槌!”王北海不屑地嘲讽。

“他们舒服的去听课,让咱们这些大冤种在这里抬飞机,真是作孽。”有同学连声抱怨。

“快搬吧,这玩意也忒重了些,哥们正搓火儿呢,差不多得了!”王北海火气也被顶了上来,“来咱学院讲课的是谁呀?”他低头有些不满地问了句。

旁边的男同学正牟足了劲在抬飞机,嘴里喘得像破风箱,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听说......是钱院来讲课......“

“哪个钱院?”王北海转头盯着说话之人满脸疑惑。

“钱学森。”那同学脱口而出。

“哎呦喂……”

话音刚落,只见王北海已经丢下还在抬教学飞机的亲爱的棒槌同学们,头也不回地撒丫朝着一系教学楼跑去。

此刻,一系教学楼的二楼走廊已挤满踮脚张望的学生,玻璃窗上印满了层层叠叠的掌印。

“哥们儿,借过,借过!”王北海推开挡在前面的人群,强行挤到窗前,伸着脖子朝里张望,却没有瞧见传说中的大科学家,只看见教室坐满了学生,教室后面还站着很多来听课的同学,整个教室充斥着喧闹声。

而此时,教室不起眼的角落,杨南生端坐一隅,刚铺好笔记,紧接着,钱学森身穿黑色中山装面带微笑,缓缓走进教室。随着他的进入,教室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这位看似平常却令人高山仰止的存在。

“不是哥们跟你们吹啊,我对钱先生的理论那可是深有研究,最近刚读了《工程控制论》对其中的摄动理论和制导系统特别……”王北海兴奋地说道。

“这位同学,进来听吧!”钱院冲窗户上口若悬河的王北海招了招手,温和地说道。

教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顺着钱院招手的方向看去,此时,王北海正骑在窗台上眉飞色舞,滔滔不绝,而他的手还悬在半空比划着,愣神之间竟忘记放下,着实有些滑稽。

整个教室顿时哄堂大笑。王北海尴尬地挠了挠后脑勺,随后神色坦然。

“你们笑个锤子,当心老子把你们漏出的大牙给掰断了。”王北海昂着脑袋迎着上百名同学异样的目光。

这位北航刺头冰冷的一句话,其他人也不敢再嘲笑,变成了小声低语。

讲台上,身穿黑色中山装温文尔雅的钱学森一个手势,原本喧闹的教室再次变得鸦雀无声。

“这位清华的同学,你也来了呀!”钱学森笑着对前排的一位看起来颇为成熟的男同学打招呼,这位同学他在清华讲课的时候向他提过关于伯努利原理中流体与流速问题,他有些印象。

那戴着眼镜的清华学生闻言立刻站起身,恭敬施礼。

“您是我追随的目标,听您讲课酣畅淋漓,先生一节课胜读十年书。”清华学生真挚地大声说道。

“这位同学我认识,清华大学物理系,空气动力学专业博士生。”坐在角落里的杨南生开口介绍。

清华大学物理系,空气动力学专业博士生都来蹭课?教室里的同学们望向钱院的目光变得更加炙热。

钱学森点了点头,示意那同学先坐下,随即,缓缓从黑色公文包里拿出一支窜天猴,又从口袋摸出一盒火柴。

同学们不解,不是讲课吗,拿这窜天猴干嘛?还有火柴,不是要玩真的吧?

拥挤的教室里掀起一阵骚动:“钱先生要在教室放烟花?太危险了!”

“肤浅,钱先生这是要拿窜天猴给我们做演示。”

“是不是去教室外面演示更为妥当?”很多同学提出异议。

钱学森笑而不语,下一刻,火柴擦燃的声响刺破质疑,窜天猴“啾”地一声从讲台窜出,在教室里到处乱窜,越过吊扇,撞在灯管上,擦出火星,竟丝毫没有停下的征兆,毫无规律的调转方向俯冲而下,吓得前排女生尖叫着抱头往课桌底下钻。

而此时,王北海却拍手鼓掌,大声叫着:“刺激!”

终于,窜天猴里包裹的黑火药燃烧殆尽掉落下来,同学们却心有余悸。

“同学们,刚才感觉怎么样?刺激吗?造火箭的伟大事业远比这小小窜天猴刺激得多。”钱学森笑着说道。

教室里的学生闻言面露尴尬的微笑,确实很刺激,但也很危险。

“危险吗?造火箭比放窜天猴那可危险多了,就看你们有没有这个胆量了。”钱学森突然将说话的语调提高了几分,如果连这点危险都接受不了,那可没法继承造火箭的伟大事业。

“钱先生,您可别小瞧了我们,我们不怕危险。”有学生立刻站了起来,大声喊道,可不能在这位伟大的科学家面前丢了北航学生的脸面。

“好嘛,年轻人就应该有这样的气魄!”钱学森笑着鼓励勇于站起来的学生。

杨南生在角落里听了钱院的话,笑而不语,还是他拿这些学生有办法,小小的演示,简单几句话便成功激起这些未来航天科技栋梁的好胜心。

这等别出心裁,不拘一格的实操课令所有学生印象深刻,彻底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接下来,钱学森便借刚才的话题正式开始了讲课:

“别小瞧了这支窜天猴,它就是一支小型火箭,不过火箭要比窜天猴复杂些,火箭有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剂和发动机。推进剂是一种物质,可以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发动机则是将推进剂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喷出,通过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向前。”

“火箭的推进原理可以通过火箭反作用力的公式来解释:力=质量x加速度。大部分火箭发动机靠排出高温高速尾气来获得推力,固体或液体推进剂由氧化剂和燃料组成,在燃烧室中高压(10-200  bar)燃烧产生尾气,由于燃烧室无反压力,发动机牺牲了部分推力向燃烧室供入推进剂。”

钱学森说着就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组公式:L*=  Vc/  At

“Vc是燃烧室容量,At是喷口面积,L*的范围通常为25-60英尺。”

“燃烧室的压力和温度通常达到极值,不同于吸气式喷气发动机有足够的氮气来稀释和冷却燃烧,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温度可达到化学上的标准值,而高压意味着热量在燃烧室壁的传导速度非常快。”

“固体运载火箭的基本原理和这支窜天猴有点类似,就是点燃药柱,药柱燃烧,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火箭前进。它的优势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药柱特性比液体火箭发动机燃料更稳定,储存起来就更加安全,最主要是容易小型化,可以做得很小很轻,当然劣势也很明显,推力要比液体火箭发动机低了很多,甚至可以说逊色很多。”

“至于液体火箭发动机……”钱学森说到此处,闭口不言了。

然后呢?教室里的学生们殷切目光齐刷刷盯着讲台上的钱院。

这是钱院在给这些学生心里播下种子,杨南生心领神会。

钱学森却话锋一转:“咱们国家研制的导弹,如果没有控制系统就会像窜天猴无头苍蝇般到处乱撞,我想这点你们已经体会到了,光有控制系统也不行,还需要卫星制导,首先第一步就是造出火箭,把卫星送上天。”

道理浅显易懂,学生们听了都深有体会,连连点头。

随后,钱学森进一步深入讲空气动力学、火箭发动机与卫星制导,又抽出时间讲了超高速动力学,是他在美国的研究方向,美国F-86佩刀喷气式战斗机就是在此基础上研发出来的。台下学生们都快速做着笔记,全神贯注听讲,生怕错过任何细节。

讲完,教室掌声雷动,经久不息。钱学森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弯腰将那支燃烧殆尽的窜天猴捡起来。

“光会放窜天猴可不行,还得学会怎么回收,这是件大事。”钱学森手中捏着被烧得黑峻峻的木棒望着同学们认真地说道。

在学生们愣神之际他走到角落里,笑着与起身的杨南生热情交谈。

“下午还有几个技术碰头会,接下来就交给你了。”

“您的课实在太精彩了,受益匪浅,让您费心了。”杨南生由衷地说道。

钱学森点点头,随后便拎着黑色公文包与同学们告别,径直离开了教室。

同学们这才发现角落里竟然一直坐着位文质彬彬的老师,看上去三十多岁的年纪,戴着眼镜,穿着朴素的中山装,胸前口袋上插着一支钢笔。这老师所有人都没见过,肯定不是北航本校的老师,不过看钱院与他的交流,这位老师应该也不是一般人。

杨南生缓缓走上讲台,扶了扶镜框,望着起身准备离开的上百同学冷静说道:“钱院的课讲完了,非常生动有趣,让人印象深刻,在座各位同学都是全国各地顶尖学生,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与大家近距离交流,下面还有一堂同样非常有意思的实操课,我邀请在座各位同学共同前去。”

这番话成功勾起学生们的兴趣,纷纷起身跟着杨南生出了教室,朝着主楼北侧动力工程实验室旁边的实训车间走去。

实操课?还非常有意思,那我肯定得去瞧瞧,王北海也紧跟其后,想去凑热闹。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160/2250470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