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突如其来的三堂会审
时间回到一日前。
宿管李卫兵彻底跟王北海杠上了,周一下午他趁着王北海他们宿舍人都在单位上班,再次带人潜入207宿舍。
“老大,这小子的储物柜新换了锁,这锁好撬得很。”跟班冲进屋里径直冲着储物柜而去。
“等等,别撬锁了,经过上次那事你以为他还会把东西藏在柜子里吗?先在屋里搜搜。”李卫兵制止住了正准备撬锁的跟班,他今天非要找出点把柄,把姓王的小子彻底办了。
“仔细搜,枕头底下,床板缝里都别放过。”李卫兵站在宿舍中间指挥着。
“老大,快看,我在姓王这小子枕头下发现了这个。”跟班举着本书跑过来,正是那本《青春之歌》。
李卫兵一把夺过,迫不及待翻开,里面的内容让他瞬间惊呆,书页上印着密密麻麻的英文,哪里是什么小说,分明是本外文书籍。
“好小子,竟敢挂羊头卖狗肉,用《青春之歌》做幌子。”李卫兵嘴角大笑,手指在书页上胡乱划着,“还敢私藏国外禁书,看我不治你个里通外国的罪名。”
随后,李卫兵抖了抖书页,突然,一封略显折皱的信从里面掉出来,他立刻弯腰捡起,打开一看竟然是王北海与别人的私自通信,看内容和字迹对方应该还是个女的?
“院里三令五申不准私自通信,这下抓他个人赃并获。”李卫兵把书和信揣进怀里,像得了宝似的,“走,回去准备举报材料,今晚就让这小子滚蛋。”
当晚,筒子楼的灯光渐次熄灭,李卫兵打着手电筒,脚步匆匆往政治部办公室赶,手电筒的光柱在政治部的墙上晃来晃去,照在他阴冷的脸上忽明忽暗。
“张主任,我要举报!207宿舍的王北海私藏禁书,还与外人私通书信。”李卫兵推开政治部办公室的门,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没过多久,两名政治部干事就来到 207宿舍,此时的王北海从单位加班回来,刚洗漱完毕,正准备熄灯睡觉。
“王北海同志,我们是政治部的,请跟我们走一趟。”干事亮出证件,语气严肃,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王北海心里咯噔一下,他不知道自己这是犯了什么事,当看到他们身后的李卫兵时,他好像明白了,肯定又是这小子在背后使坏。他也没有多说,在老坛几人惊诧担忧的目光中跟着两名干事出了蕃瓜弄宿舍。
机电设计院会议室的气氛格外凝重,长条会议桌旁坐着杨院、王总设计师、政治部张主任,还有几位重要领导,每个人的脸色都阴沉沉的。桌上摆着两样东西:皱巴巴的信纸和那本封面写着《青春之歌》的外文书籍。
“王北海同志,这些东西是你的吗?”政治部主任张海洋率先开口,目光锐利地盯着对面坐在椅子上还是一头雾水的王北海。
王北海看着桌上的信和书,脑子嗡的一声炸开。这一瞬间,他脑海里浮现出李卫兵那丑恶的嘴脸,还有之前大黄被那家伙打的躲在被窝里瑟瑟发抖的模样,想起自己特意把信夹在书里藏好,现在却被再次翻了出来,他心里又气又急,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信是我的,书也是我的。”
“院里三令五申,不准与外界私自书信往来,你不知道吗?”张海洋把信纸推到他面前,信纸边缘已经被揉得发毛,“现在正是敏感时期,你难道不懂保密条例的重要性?”
王北海扫了眼在座的领导,每个人的表情都很严肃,显然这是场三堂会审。他深吸一口气,指着信封说:“各位领导,你们可以看看信件最后的日期,这封信是我来上海之前收到的。”他顿了顿,语气坚定,“来上海机电设计院是临时调令,我之前根本不知道会来这里,信里不可能涉及任何工作内容。”
“即便这封信没问题,谁能保证你来了之后没有继续通信?”张海洋依旧态度强硬,“为防止外部间谍渗透,组织部要全面审查,你必须交出所有信件。”
“这是我的私人信件,属于个人隐私。”王北海咬着牙,心里盘算着实在不行就说信件都留在北京了。
“在组织审查面前没有隐私可言,我们这都是为了项目安全考虑,王北海同志,希望你能理解并积极配合调查。”张海洋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别告诉我们你没带,否则立刻停止你的所有工作,我们会派人跟你回北京收集资料,同时,你必须提供你那位笔友的住址和单位,接受全面甄别。”
王北海听了张海洋主任的话,愣在原地,他没想到,这件事会这么严重。随后,他被暂时扣押在会议室,此时的他心急如焚,既担心信件内容真的被曲解,又怕牵连到小林战士。
政治部连夜派人去207宿舍对谭济庭、郑辛强和黄永清三人进行了例行询问,并将王北海的情况跟宿舍三人进行了通报,让三人积极配合调查。
没过多久,会议室的门被推开,老坛跟在几位领导身后走了进来,手里捧着个铁盒子,脸上带着焦急。
王北海瞳孔骤缩,那是他藏信的铁盒,老坛竟然撬开了书柜的锁,把信交了出来,“你……”他气得说不出话,胸口剧烈起伏,原来平日里称兄道弟的兄弟,关键时刻竟然出卖自己。
老坛没去看王北海愤怒的眼神,径直走到政治部主任张海洋面前,把铁盒递过去:“张主任,这是王北海同志所有的信件,都在这里了,恳请组织审查。”他说话时,门口的李卫兵听到里面的谈话内容,面露诧异之色,他显然没料到姓谭这家伙会主动交出“罪证”。
张海洋打开铁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几沓信,信封上都印着上海的邮戳。他示意干事们传阅,自己则拿起最上面的一封仔细查看。王北海看着老坛坦然的神情,心里的愤怒渐渐被疑惑取代,老坛不是那种会出卖兄弟的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把李卫兵同志也喊进来。”张海洋看完信,对门口的干事说。李卫兵得意洋洋地走进来,以为马上就能看到王北海被定罪的场面。他凑到桌前,看着干事们传阅信件,忍不住说:“张主任,这些信肯定有问题,说不定用了密写药水。”
然而审查结果却让他傻了眼,信里写的全是学校趣事、家庭琐事,偶尔谈及崇高理想和革命友谊,字里行间满是年轻人的真诚与热情,连半个涉及工作的字都没有。
更何况信封上的邮票印戳日期都是在上海机电设计院成立之前。
“这……这不可能!”李卫兵抓过一封信反复翻看,却找不到任何破绽。
杨南生一直沉默地看着,这时终于开口:“王北海同志是我院的技术骨干,他在火箭发动机研究上的贡献有目共睹,年轻人交朋友很正常,只要不违反纪律,组织应当给予信任,更何况这些还是他来我院之前的书信。”
李卫兵不肯罢休,猛地抓起那本外文书籍,举到众人面前:“还有这本书,封面是《青春之歌》,里面却全是英文,分明是挂羊头卖狗肉,他私藏这种西方资本主义书籍,不是西方狗腿子是什么?”
王北海冷笑一声:“挂羊头卖狗肉?哼,那叫欲盖弥彰。”
“对!就是欲盖弥彰!”李卫兵立刻附和,却没听出王北海的嘲讽,“这种书就是毒草,必须销毁,王北海必须接受批判!”
下一刻,李卫兵高举拳头,响亮地喊着口号:“打倒资本主义,打倒西方列强,打倒王北海!”
杨南生接过书,抚了抚眼镜,仔细翻看,越看眉头皱得越紧,最后用力合上书本,罕见地发了火:“李卫兵同志!你知不知道这是什么书?这是《火箭推进原理》,是研究火箭技术的重要资料,前段时间院里组织培训,多少技术人员都在找这类书籍学习,王北海同志自费购买外文资料钻研技术,这是积极向上的表现,怎么到你嘴里就成了资本主义毒草?”
“对于这种绞尽脑汁陷害同志的行为,必须彻查!给王北海同志一个交代,也给院里所有埋头钻研的同志一个交代。”杨南生把书重重拍在桌上。
整个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喘,他们都是第一次见到温文尔雅的杨院发这么大的火。
李卫兵彻底傻眼了,脸色由红转白,又由白转青,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他哪里认识英文,本以为抓住了王北海致命把柄,没想到闹了这么大的笑话,这完全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啊!
张海洋见状,当即宣布:“王北海同志审查通过,没有任何问题,即刻恢复工作。李卫兵同志因诬告陷害,暂停宿管职务,接受进一步调查。”
王北海走出淮中大楼会议室时,已是夜深人静,淮海中路除了他和老坛一前一后走着,再无行人,老坛几次想追上来,都被王北海加快脚步甩掉,两人就这样默默回到宿舍。
强子和大黄都没睡,看到他们回来赶紧迎上去:“海哥你没事吧?我们就知道你肯定没问题。”强子递过一杯热水,“先喝杯热水暖和暖和,压压惊。”
王北海接过水杯,目光冷冷地扫过坐在床边抽烟的老坛,一言不发。
老坛察觉到他的敌意,把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我知道你误会了,但我必须这么做,如果不交信,他们真会派人去北京调查你,到时候更麻烦。”
当时,老坛从干事口中得知这个情况后,瞬间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就果断撬开了王北海书柜的锁,找到那满盒信件,他知道王北海之前根本就不知道要来上海机电设计院,信里内容肯定没有问题,绝对经得起审查,不拿出来反而会害了王北海。
“出卖兄弟还找借口。”王北海的声音冰冷。
老坛叹了口气,索性不再解释,抓起外套走到楼道抽闷烟去了。宿舍里的气氛瞬间降到冰点,强子和大黄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劝谁。
第二天清早,王北海顶着黑眼圈刚洗漱完毕,通讯员就来通知:“王北海同志,杨院让你立刻准备,随同院里外出考察。”
吉普车里,杨南生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突然开口:“昨天的事别往心里去,组织上相信你的品行,审查就是为了还你清白。”
王北海闷闷地回了声。
杨南生听出了王北海对于昨晚的事还是心存芥蒂,于是再次开口:“这次去考察火箭发动机生产厂家就是我点名要的你,我还记得当初在北航初次见到你,那时的你小子可是满身的棱角,现在这把金工锤也打磨的差不多了,是时候砸一锤子试试火候了。”
王北海闻言一愣,转头望向坐在旁边的杨院,原来他一直在培养自己,从当初在学院里精工选拔就已经开始了。
“年轻人不吃点苦头哪能快速成长,记住,这些都是对你的磨砺,以后在航天这条路上你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咱们国家的火箭事业才刚刚起步。”杨南生转过头来认真说。
王北海郑重点了点头,他沉思了片刻后,还是将最近深埋心底的想法吐露了出来:“杨院,我仔细研究过了,咱们院里设计的这款T-5火箭,以现在的生产水平,我觉得……恐怕还是造不出来。”
杨南生转过头,目光深邃:“小王啊,我年轻时去国外留学,人家说中国人造不出自己的飞机,可你看现在,我们不仅有了飞机,还要造火箭。”他指了指窗外的黄浦江,“国家搞飞机、造火箭,哪一步不是摸着石头过河?面临风险就退缩,那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望江兴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才是革命者的担当。”
随后,杨南生意味深长地拍了拍王北海的肩膀:“所以,你刚才说的话,我就当从来没听过。”
王北海的脸红了,此刻,他觉得自己还是太年轻了,与杨院长相比,他真的缺少对方身上那种一往无前的勇气,杨院今天好好的给他上了一课,足以让他终身铭记。
吉普车停在黄浦江畔的轮渡码头,开上轮渡,王北海看着排队过江的车辆和人群,疑惑地问:“杨院,我们要坐轮渡过江?这是要去哪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160/2231418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