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西游:稳健人生,从高中进士开始 > 第61章 入职国子监

第61章 入职国子监


袁守城神色淡然,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手中一柄雪白拂尘随意搭在臂弯,目光掠过那汉子捧上的鱼篓。

篓中清水晃荡,数尾尺许长的鲤鱼挤在一起,奋力挣扎,溅起细碎的水花。

其中一尾尤为醒目,通体鳞片竟泛着淡淡的金色光泽!

打鱼佬只当是难得的祥瑞,献宝似的将鱼篓往前递:

“袁神仙,这尾金鳞最是难得!小的特意孝敬您老!求您再指点个明日的好方位……”

袁守城眼皮微抬,拂尘柄似是无意般轻轻点在那鱼篓边缘。

一股凡人无法察觉的微妙气机掠过,篓中那尾挣扎最烈的金鲤猛地一僵。

随即如同被抽去了所有力气,软软地沉了下去,只有鱼鳃还在微弱地开合。

“嗯。”

袁守城这才淡淡应了一声,随手在案几上铺开的卦图上一点。

“明日酉时三刻,渭水湾,东南巽位,水深七尺。”

打鱼佬如获至宝,千恩万谢,提着那篓蕴含龙族血脉的金鲤欢天喜地地走了。

陈曦在不远处静静看着这一幕,心中波澜不起。

老龙王敖青那清醒赴死的豪言,犹在耳边回响。

这金鲤入篓,非是袁守城手段通天。

实乃泾河龙族甘愿入局,以子孙之血为饵,换取那西游功德的一线入场券。

他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洞悉一切的了然笑意。

若不知内情,以他如今身份修为,只需一道传讯至长安府衙,言明此间有人公然捕捞献食象征国姓的“李”(鲤)鱼,便足以让袁守城这摊子顷刻间灰飞烟灭,更可坏了佛门这关键一子的布置。

然而,何必?

不再停留,步履从容地从袁守城那看似仙风道骨,实则杀机暗藏的卦摊前走过。

径直穿过朱雀大街,朝着务本坊深处那座沉淀了千年文华的学宫圣地国子监而去。

越靠近国子监,周遭的市井喧嚣便如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淀了千年的肃穆与宁静。

朱红的高墙,厚重的黑漆大门,门前两尊饱经风霜的石兽沉默地守护着。

门楣之上,国子监三个斗大的古篆,笔力千钧,透着一股厚重无匹的文华之气。

门房显然早已得了吩咐,见陈曦身着博士青袍而来,不敢怠慢,连忙恭敬引路:

“陈博士请随我来,祭酒大人已在明伦堂等候。”

穿过第一进仪门,眼前豁然开朗。

庭院深深,古柏参天,虬枝盘曲,苍翠的树冠遮蔽了半边天空,投下浓重的绿荫。

虬劲的树干上苔痕斑驳,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松墨与陈年书卷特有的沉静气息,令人心神不由自主地沉凝下来。

沿着青石板铺就的中轴主道前行,两侧殿宇巍峨,飞檐斗拱,庄严肃穆。

朗朗的读书声或沉郁顿挫,或清越激昂,从一间间敞开的学舍中传出在古木与殿宇间回荡。

行至正中的明伦堂前,一位身着紫色麒麟补服,头戴进贤冠的老者已立在阶前相迎。

老者年约六旬,须发花白,面容清癯,身形瘦削却站得笔直如松,眼神温润平和,周身萦绕着一种渊深似海,令人心折的儒雅气度。

正是当朝国子监祭酒,名满天下的大儒,孔颖达!

孔颖达一见陈曦,脸上便绽开由衷的笑意,如同见到自家亲近的子侄。

快步下阶,未等陈曦行大礼,便已伸出枯瘦却温暖有力的手,一把紧紧握住了陈曦的手腕,力道之大,竟让陈曦都感到一丝微痛。

“子川!终于把你盼来了!”

孔颖达的声音带着难掩的激动,目光灼灼地上下打量着陈曦,仿佛要将他看透。

“好!好!气度沉凝,神华内蕴,果真是颜师慧眼识珠!得此佳弟子,实乃我儒门之幸!”

他拉着陈曦的手,竟不急着入堂,反而引着他转身,面向庭院中那几株最为古老沧桑的参天巨柏。

“子川你看,”孔颖达抬手指向那些沉默的巨人,语气充满了虔诚与自豪。

“这些古柏,据传乃光武中兴、辟莽复汉之年,由当时的大儒亲手所植!迄今已近千载!它们见证了汉室重光,经历了魏晋风流,熬过了五胡乱华……看尽了王朝更迭、世事沧桑!却依旧屹立不倒,郁郁葱葱!”

“这,便是我儒道文脉!薪火相传,历劫不灭!国子监,便是承载这文脉的圣地!在此传道授业,非是寻常职司,而是守护文明火种,延续千秋道统!肩上的担子,重逾千钧啊!”

陈曦肃然起敬,望着那历经千年风雨依旧生机盎然的古柏。

感受着孔颖达话语中沉甸甸的分量,胸中那口浩然气不由自主地加速流转,与这沉淀了千年的文华之气隐隐呼应。

“学生……谨记祭酒教诲!必当克勤克慎,不负文脉所托!”陈曦郑重应道。

孔颖达欣慰地点点头,这才拉着陈曦步入明伦堂。

堂内陈设古朴庄重,巨大的孔子画像悬挂正中,两旁是历代先贤大儒的牌位。

檀香袅袅,肃穆庄严。

分宾主落座后,孔颖达亲自为陈曦斟上一杯清茶,脸上带着亲近的笑意,语气也变得家常起来。

“子川啊,颜师他老人家……在曲江畔清修,一切可还安好?精神头如何?老夫久慕颜师风范,奈何俗务缠身,又恐扰了颜师清静,一直未能亲往拜谒,心中着实挂念。”

言语间,那份对颜师发自内心的尊崇与关切,溢于言表。

这既是大儒之间的惺惺相惜,更点明了大家都是儒门一脉,颜师座下,同气连枝。

陈曦心中最后一丝初来乍到的疏离感也彻底消散,恭敬答道:

“回祭酒,老师一切安好。每日于竹篱茅舍间,观流水,听松涛,读书悟道,心境澄澈。学生临行前,老师还曾言及祭酒主持国子监,弘扬文教,劳苦功高,深表嘉许。”

孔颖达闻言,脸上顿时绽放出如同孩童得到长辈夸奖般的光彩,连声道:

“颜师谬赞了!谬赞了!老夫这点微末道行,岂敢当颜师如此评价!有颜师此言,老夫便是再辛苦十倍,也是甘之如饴!”

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看着陈曦,眼中满是期许:

“子川啊,你既入国子监,便如归家一般。不必拘束。”

“你之才学,老夫虽未亲见,但能入颜师法眼,得他老人家亲传,岂是凡俗?这明经、进士诸科,乃至太学、四门学的讲席,你尽可择其善者而从之。若有疑难,随时可来寻老夫。”

孔颖达顿了顿,笑容更盛,带着几分长者对晚辈的亲近:

“至于那些繁琐的庶务,自有司业、丞、簿等人打理,无需你费心。你只需安心治学,传道授业解惑,将颜师所传发扬光大,便是我国子监之幸,儒门之幸!”

话语诚恳,态度鲜明:

国子监就是你的家,有孔颖达这尊大佛罩着,你陈曦只需安心做学问、教学生,其他勾心斗角、庶务杂事,一概不用操心!

陈曦起身,对着孔颖达深深一揖:

“学生陈曦,拜谢祭酒厚爱!定当潜心向学,不负祭酒与老师期望!”

孔颖达哈哈大笑,亲自扶起陈曦:

“好!好!自家人不必多礼!走,老夫带你去看看你的值房,熟悉一下环境!”

就在孔颖达引着陈曦,推开明伦堂通往后面博士值房区域的厚重朱漆侧门时。

轰!

一股难以言喻的磅礴气息,如同沉睡了千年的巨龙苏醒,轰然扑面而来!

正是无数代大儒先贤在此讲学论道、著书立说,无数莘莘学子在此读书明理、修身养性,千年沉淀所凝聚的浩瀚文华之气!

是至精至纯的浩然正气!

凝聚如实质,化作淡金色的洪流,汹涌澎湃,瞬间将陈曦淹没!

陈曦浑身剧震!

胸中那口大儒中境的浩然气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腾流转,发出江河澎湃般的低沉轰鸣!

袖中《春秋》原典更是剧烈震动,温润的玉黄光华透过衣袖隐隐透出,贪婪地吸收呼应着这澎湃的千年文脉之力!

整个国子监,仿佛在这一刻活了过来。

殿宇在共鸣,古柏在低吟,空气中弥漫的墨香与书卷气变得前所未有的浓郁!

孔颖达站在门边,含笑看着沐浴在淡金色文气洪流中的陈曦,眼中充满了欣慰与期待。

朱门之内,是千年文脉的圣地,亦是陈曦践行圣贤之道的崭新道场。

门内门外,两个世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145/2250553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