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寒夜薪火
除夕夜的颍川城,灯火如昼,爆竹声零星炸响在深巷,驱散着岁末的寒意。
千年陈氏的祖宅内更是张灯结彩,华宴已备,丝竹隐隐可闻。
暖阁锦堂,炭火融融,陈氏主脉、旁支的重要人物齐聚一堂,推杯换盏,言笑晏晏,处处透着簪缨世家的煊赫与年节的喜庆。
觥筹交错间,话题自然绕不开归宗显贵、光耀门楣的陈曦,以及那正在伏牛山脚下拔地而起、寄托着家族未来文运的独秀书院。
然而,澄心苑内却一片清寂。
陈曦拒绝了族中除夕夜宴的邀约。
此刻的他,并未在陈氏那金碧辉煌的厅堂之中,而是踏着新落的薄雪,穿过寂静的府邸,走向府邸西北角那处安置格物学子的院落。
此处院落虽经修葺,仍显简朴。
几间大屋灯火通明,喧闹的人声夹杂着炭火噼啪,驱散了深冬的严寒。
数十名从长安追随至此的格物学子,连同张铁山、赵清源、周大壮等核心弟子,以及新收的牛小虎,正围坐在几个烧得旺旺的炭盆旁。
屋中弥漫着炖肉的香气,是陈府管事依陈曦吩咐送来的年节犒赏,几大盆油光红亮的红烧肉、炖得烂熟的羊肉,还有成筐新蒸的胡饼,正被这群半大小子风卷残云。
陈子凡像个精力旺盛的小豹子,在人群中穿梭,大声指挥着分肉。
牛小虎则捧着一块比他脸还大的肉骨头,啃得满嘴流油,憨厚的脸上全是满足。
王言坐在稍靠边的位置,小口吃着饼,目光却不时飘向门口,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她看着这群出身寒微却充满活力的同窗,感受着这与琅琊王氏精致却疏离的除夕截然不同的、带着泥土气息的热闹,心中那份对书院的归属感愈发强烈。
“先生来了!”
不知谁眼尖喊了一声,喧闹的屋内瞬间安静下来。
学子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吃食,迅速起身,带着发自内心的恭敬望向门口。
陈曦的身影出现在门廊的阴影里,一袭半旧青衫,肩头落着细碎的雪沫。
稳步踏入,温润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而热切的脸庞。
“先生!”
“夫子!”
众人齐声问好,声音里透着亲昵与敬重。
“都坐,不必拘礼。”
陈曦声音平和,走到炭盆旁的主位坐下,暖意瞬间包裹了他。
“年节当有年节的样子,今日只论团聚,不论课业。”
气氛重新活络起来。
陈曦简单询问了学子们这几日休整的情况,听着他们七嘴八舌地说着颍川见闻,以及对书院未来的憧憬。
没有高谈阔论,只有琐碎的烟火气和蓬勃的朝气。
这份质朴的热闹,远比陈氏祖宅里那些精心修饰的客套更让他觉得熨帖。
待到众人吃得差不多,陈曦从袖中取出一个素色布袋。
袋子不大,却沉甸甸的。
“年关守岁,图个喜庆吉利。”
陈曦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一点心意,每人一份,权当压岁。”
阿福连忙上前,接过布袋,在陈子凡的协助下,开始分发。
入手微沉。学子们好奇地打开属于自己的那份。
并非金银,而是一枚枚约莫铜钱大小、质地温润的青色玉牌!
玉牌并非上品,却打磨得极为光滑,入手微凉。
每一枚玉牌正面,都用极其精细的刻痕,铭刻着一个简洁却蕴含至理的公式或图案。
有的是一道代表杠杆省力原理的图示与简明算式;
有的是一个轮轴结构的剖面图与标注;
还有的则是一个代表能量守恒流转的抽象符号……
背面,则是一个小小的、铁画银钩的格字。
“这是……”
张铁山摩挲着玉牌上的杠杆图示,黝黑的脸上满是激动。
赵清源则紧紧盯着那个能量符号,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牛小虎虽不太懂那些符号,但摸着光滑的玉牌,感受着上面传来的微凉正气,咧嘴笑得开心。
王语嫣指尖拂过那轮轴图案,感受着刻痕的流畅与其中蕴含的智慧,心中震撼莫名。
这看似简单的玉牌,却是格物大道最核心理念的凝结!
远比金银更显心意,更契合他们这群人的身份与追求。
“此乃格物初基之钥,亦是为师对尔等的期许。”
陈曦看着弟子们珍视的模样,缓缓开口,“愿尔等持此格物令,常思其理,常究其变,常念其用。来年书院建成,望尔等皆能于此新天地中,印证所学,砥砺前行,不负胸中所志。”
“谢先生厚赐!”
“弟子定不负先生期望!”
学子们齐齐起身,深深一揖,声音洪亮而坚定。
炭火映照着他们年轻而坚毅的脸庞,眼中跳动着名为希望与信念的火焰。
陈曦微微颔首,深潭般的眼底也掠过一丝极淡的暖意。
此情此景,方是他心中年节应有的样子。
薪火相传,其道不孤。
…………
年节的喜庆气氛尚未完全散去,伏牛山脚下的喧嚣便已再次响起。
正月初五刚过,独秀书院的工地上便已重现热火朝天的景象。
融化的雪水浸湿了冻土,泥泞难行,却挡不住数千工匠和学子们的热情。
主体殿堂的墙体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垒高,巨大的梁架被绳索吊起,在号子声中稳稳安放。
后山通往栖霞洞天的入口处,也开始依陈曦的图纸,构建起稳固而隐蔽的门户建筑。
陈曦的身影依旧每日出现在工地各处。
他指点着关键结构的营造,修正着引水渠的走向,偶尔在歇息时,拿起一块石头或一根木料,便是格物致知的生动一课。
随着主体建筑的日益成形,书院那不拘门第,广纳英才,专授格物致知、经世致用之学的招贤告示,也如同插上了翅膀,随着往来颍川的商旅、游学的士子,迅速传向四方。
颍川陈氏与琅琊王氏倾力支持、陛下亲口嘉许的国子监司业陈曦于祖地开宗立派、建独秀书院的消息,本身就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中,激起千层浪。
而当不拘门第,凡有志者皆可应考的核心宗旨被广泛传播后,其引发的震动,更是远超书院本身的营造。
在无数寒门士子、市井能工巧匠心中点燃希望火种的同时,这燎原的星火,也灼痛了某些蛰伏在暗处的眼睛。
千里之外,河北道,清河郡。
一座远比颍川陈氏祖宅更为森严、透着古老腐朽气息的巨大坞堡深处。
昏暗的祠堂内,只点着几盏摇曳的长明灯,映照着牌位上一个个显赫却冰冷的姓氏——崔。
檀香混合着陈年木料和尘土的味道,沉滞得令人窒息。
一位身着深紫色绣有狰狞异兽纹饰锦袍的老者,面容枯槁,鹰目如隼,正缓缓放下手中一张誊抄着独秀书院招贤告示的纸笺。
纸张在他枯瘦的手指间,发出细微的摩擦声。
“哼!”
一声冰冷的嗤笑打破了祠堂的死寂,声音干涩沙哑,如同锈铁摩擦。
“陈群老匹夫……王逸少……还有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陈子川……”
老者眼中闪烁着毒蛇般的阴冷寒光。
“广纳英才?不拘门第?教授那劳什子格物致知、经世致用之学?呵呵呵……”
笑声如同夜枭啼鸣,在空旷的祠堂里回荡,带着刻骨的怨毒与讥讽。
“开启民智?授人以渔?这是要掘我世家赖以存续万载的根基啊!好大的狗胆!”
他猛地将手中纸笺揉成一团,狠狠掼在地上!
“真以为攀上了皇帝,得了点虚名,就能动摇这煌煌千年的规矩?”
老者缓缓起身,紫袍在昏暗灯光下泛着幽光。
“来人!”
祠堂厚重的木门无声滑开一道缝隙,一个如同影子般的黑衣仆役躬身而入。
“传信给洛阳的崔浩,还有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在京中的主事之人。”
“告诉他们,颍川那边,有只不知死活的独秀鸟,羽毛刚丰,就敢聒噪着要掀翻老树了。该去……拜会拜会这位新晋的司业大人了。让他明白明白,有些规矩,不是靠几本奇技淫巧的书和几个泥腿子,就能破得了的!”
“是!”
黑影无声领命,如同融入黑暗的鬼魅,迅速消失。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145/2250547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