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温水沸蛙,老祖苏醒
山东地界,风起云涌。
一张无形却密不透风的大网,正以唐军后勤大营为中心,向着各州各县急速蔓延收紧。
程咬金调派的精锐兵马,如同蛰伏已久的猛虎,骤然亮出利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了诸葛亮所列清单上的所有关键节点。
一座座粮仓被重兵把守,任何人员只进不出。
一处处民夫征调点被彻底封锁,所有名册、文书即刻封存。
涉事官员或被请去述职,或被就地看管,失去了一切对外联络与操作空间。
核账小组在子业的护卫与诸葛亮的远程指挥下,如同最精密的算器,入驻各处,开始了昼夜不休的核查。
算盘珠子的噼啪声、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以及核账人员低声确认的交谈声,取代了往日的喧嚣,在这些被封锁的场所内回荡,奏响了一曲冷酷的追魂之乐。
消息是封锁不住的。
恐慌如同瘟疫,以比骡马更快十倍的速度,在山东河北的官场与世家圈子中疯狂扩散。
“历城仓…完了!张主事被当场拿下!”
“临淄那边也是!王别驾试图争辩,直接被军士扣了!说是请去配合调查,那阵仗分明就是押解!”
“怎么办?他们动真格的了!那陈曦根本不讲情面,连衍圣公府的面子都驳了!”
“快!快去信给本家!请老祖宗们决断啊!”
一封封染着绝望与惊惧的密信,通过各种隐秘渠道,飞向各大世家的祖地深处。
…………
博陵崔氏祖宅,地下密室。
这里远比之前议事的密室更加深邃、古老,空气中弥漫着陈腐的香火气息与一种令人心悸的沉寂。
四壁并非砖石,而是某种暗沉的金属,上面铭刻着无数繁复而古老的符文,微弱的光芒在纹路中缓缓流动,仿佛在呼吸。
密室中央,并非桌椅,而是一座巨大的青铜祭坛。
祭坛上按照某种玄奥的方位,摆放着七盏形式古拙、幽幽燃烧的长明灯,灯焰并非寻常之色,而是呈现出一种淡金,映照得整个密室光影摇曳,恍如隔世。
崔九此刻正跪在祭坛前,额头紧紧贴着冰冷的地面,身体因恐惧和激动而不住颤抖。
他的声音嘶哑,带着哭腔,向着那七盏长明灯哭诉:
“列位老祖宗!不肖子孙崔九,泣血叩首!家族…家族已到了生死存亡之秋了!”
“朝廷借东征之名,行清洗之实!那颍川陈曦,携亚圣之威,持陛下金牌,手段酷烈,毫不容情!已控我族多处粮仓、田庄,锁拿相关子弟官吏,正在彻查账目!其所查之事,件件属实,一旦证据确凿,便是抄家灭族之祸啊!”
“子孙无能,恳请诸位老祖宗显圣,示下族运,救家族于倾覆之间!”
他的哭诉声在空旷古老的密室中回荡,显得格外凄厉。
随着他的话语,那七盏长明灯的火焰开始剧烈地摇曳起来,明灭不定。
渐渐地,每一盏灯焰之上,都浮现出一个极其模糊、扭曲、仿佛隔了无尽时空的虚影。
有的头戴进贤冠,身着大汉官袍,气象森严;有的羽扇纶巾,名士风范,眼神却锐利如刀;有的甚至身着天官服冕,周身缭绕着淡淡的仙灵之气,却依旧带着属于人间的世家印记…
这些都是崔氏历代以来,最为惊才绝艳、功业彪炳,最终或名垂青史,或得道飞升,或于天庭、神庭身居要职的先祖英灵!是他们镇压家族气运的最终底蕴!
此刻,这些沉寂了不知多少岁月的英灵,被后代子孙以血脉秘法混合着巨大的族运危机唤醒。
“……亚圣?”
一个最为凝实、身着东汉官袍的虚影缓缓开口,声音仿佛来自极其遥远的地方,带着岁月的沧桑与一丝疑惑。
“人间…何时又出了一位亚圣?还是颍川陈氏?陈寔、陈纪、陈群之后?竟与我崔氏为敌?”
“不止如此!”
另一个气息更为古老、周身有星辉缭绕的虚影接口,他的目光仿佛能穿透密室,看到外界那无形的气运变化。
“其势已成,得人间帝王信重,更…更有一股前所未见的新生气运加持,堂皇正大,却又包罗万象,似与天地至理相合…古怪…”
“格物大道…”
又一个虚影低语,似乎在推演。
“竟能得天地认可,证道亚圣?此道…似是而非,然潜力无穷,若任其成长,恐将动摇我等士族千年根基所在…”
这些老祖宗的见识和推演能力,远超崔九等当代族人,瞬间便看出了更多更深层次的东西。
“衍圣公府出面,亦被驳斥?”那东汉官袍的虚影语气转冷。
“是…是!那陈曦甚至…甚至引动了《春秋》原典虚影,斥责孔慎公…”崔九颤声回答。
祭坛上一阵沉默,灯焰跳动得更加剧烈。
“孔圣之后…竟也堕落至此了么?还是说…此子所持之道,竟能得到《春秋》真意认可?”有老祖惊疑不定。
“无论如何,局势已危如累卵。”
那星辉缭绕的虚影最终定调,“此非一族之事。卢、郑、王等家,想必也已惊醒老祖。当务之急,并非立刻与此亚圣硬撼,而是…”
他的虚影看向其他几盏灯焰:“立刻联系神庭之中诸位先贤!尤其是…我博陵崔氏在天庭的根基!”
“还有!”
那东汉官袍虚影补充,语气森然,“启动断尾计划。将所有可能被抓住确凿证据的旁系、分支、以及那些办事不力的外围子弟,立刻…舍弃!
让他们主动认罪,或被病故,或自尽谢罪,将所有罪责揽下,务必保住核心主脉,尤其是那些在朝中、在地方担任要职、尚未被直接抓住把柄的子弟!”
“同时,动用一切力量,干扰核账!制造意外,拖延时间!哪怕烧掉一两座无关紧要的粮仓,引发小规模民乱,也在所不惜!务必拖到神庭回音,或找到此子破绽!”
“谨遵老祖法旨!”崔九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连连叩首。
类似的场景,在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的祖地深处,几乎同时上演。
一个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赫赫威名的身影被唤醒,一道道冰冷而老谋深算的指令,自那些古老的祭坛发出,通过血脉秘法,传向各家的当代主事人。
…………
唐军后勤总理衙门。
灯火彻夜通明。
王玄策眼睛布满血丝,却精神亢奋,将一份份不断送回的核账简报汇总、誊抄。
“报!济南郡三大仓初步核验完毕,共亏空粮秣十五万石,涉事郡丞、仓曹令等七人,证据确凿!”
“报!乐安民夫征调点核查完毕,册载八千,实到四千一百,其中合格青壮不足两千,余皆老弱顶替,当地县尉、三老涉嫌巨额受贿,已签字画押!”
“报!高唐县令试图服毒自尽,被护卫发现救下,在其书房暗格搜出与清河崔氏往来密信三封,涉及粮草侵吞事宜!”
好消息不断传来,铁证越来越多。
程咬金咧着大嘴,看着那厚厚一沓罪证,恨不得立刻点兵杀出去。
诸葛亮却轻摇羽扇,看着舆图上那些被逐步标记、已然连成一片的区域,眉头微微蹙起。
“山长,卢国公,情况似有些不对。”
陈曦目光从一份简报上抬起:“先生请讲。”
“亮观各地回报,虽证据确凿,但所拿下之人,多为州县佐贰官、仓曹小吏、地方乡绅,最高不过郡丞、别驾。
而各家核心子弟,尤其是在朝中挂着虚职或在紧要州府担任主官者,竟无一人被直接牵连。且…”
诸葛亮羽扇指向几份报告:“从昨日午后开始,陆续有涉事官员突发恶疾暴毙,或是在被看管处自尽谢罪,死前皆留下认罪书,将罪责一力承担。更有三处不太重要的粮仓意外失火,虽被及时扑灭,却也烧毁了不少陈年旧账。”
程咬金一愣,随即怒道:“他娘的!杀人灭口!销毁证据!这帮龟孙子,反应倒快!”
陈曦神色不变,指尖轻轻敲击桌面:“断尾求生,弃卒保车。看来,各家的老古董们,醒了。”
“老祖宗?”程咬金一瞪眼,“他们还真敢插手人间朝廷之事?”
“他们无需直接插手。”
诸葛亮淡淡道,“只需传递一道意念,自有当代主事人执行。此乃千年世家惯用之伎俩,壮士断腕,虽痛极,却能最大限度保全核心。”
“那怎么办?难道就让他们这么糊弄过去?”程咬金不甘道。
“糊弄?”
陈曦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他们舍得断,我便舍得吃。这些被抛出来的尾翼、卒子,以及他们试图掩盖的罪证,我照单全收。”
他站起身,走到舆图前,目光锐利如刀,点向那几个核心州府。
“他们以为弃了这些,便能保全根本?妄想!”
“传令!”
陈曦声音陡然转厉。
“第一,所有暴毙、自尽者,尸身交由随军仵作详细检验,死因存疑者,立案深究其背后灭口之人!”
“第二,核账小组重点转向这些核心州府近三年的所有赋税、工程、狱讼卷宗!
我要知道,他们的主官,是如何在清廉如水的表象下,维持其家族庞大开销的!
从他们的官府账目入手,倒查其家族产业、田亩交易、奴仆雇佣!凡有不合情理之处,一查到底!”
“第三,以后勤衙门名义,行文山东、河北各州县,即日起,所有官员升迁调遣、所有超过五百石粮秣或等价钱帛的官府支出,均需报备本衙门复核!凡有不报、瞒报、虚报者,以贻误军机论处!”
“第四,请程伯伯派兵,以保护军粮安全为名,进驻各地主要河道、关卡,对所有往来商船、车队,进行抽检,尤其是通往那几家核心庄园的!”
一条条命令,如同抽丝剥茧,不再理会那些被主动舍弃的枯枝败叶,而是将刀锋,稳稳地递向了主干的核心区域!
温水,正在逐渐加热。
青蛙,或许尚未察觉,但已无处可逃。
衙门内的文书、参军们再次忙碌起来,一道道加盖了陈曦印信与陛下金牌副印的公文被飞速起草、签发,由快马送往各地。
程咬金瞪大眼睛,消化着陈曦这一连串组合拳,猛地一拍脑袋:
“高!实在是高!小子,你这不只是要砍他们的手脚,你这是要直接掏他们的心窝子啊!断了他们的官路财路,比杀了他们几个旁系子弟还难受!”
诸葛亮羽扇轻摇,眼中满是赞赏:
“山长此法,乃阳谋之极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其身。彼等以规矩漏洞自肥,山长便以更大、更严的规矩,将其彻底锁死。妙极!”
陈曦目光幽深,望向窗外沉沉的夜空。
他知道,那些被唤醒的老祖宗,绝不会坐视家族根基被如此缓慢而坚定地侵蚀。
下一次的反扑,或许将不再是人间的手段。
但他早已准备妥当。
栖霞洞天内,周天星辰镇界大阵无声运转。
问道峰巅,陈曦的本体缓缓睁开双眼,眸中紫金神芒一闪而逝。
袖中,那枚得自系统的九曲黄河阵仿制阵盘,微微发热。
【叮!应对世家断尾求生之策,调整策略,直指核心命脉,以阳谋规矩锁死其运作空间,步步紧逼,沉稳老辣,深合稳健之道,稳健经验值+3000!】
【当前稳健经验值:29483!】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145/2250544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