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章 胎穿60年代真少爷(16)
78年过去的时候,他也没啥特别感觉。最多是感慨改革开放来了。不过,现在应该才试点,全面推广还得需要时间。
如果没有改开,未来的我们就参考后世的北棒。国民幸福度看着是还可以,但,国际关系紧张,很被动。人家是小国可以一直封闭,可华国不行。回过头看,不得不佩服领导们的高瞻远瞩。
现实世界中,徐闻的爸妈就很感激国家。因为他们就是80年代赶上开放,发家致富的人之一。虽然他们后劲不足,千禧年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言归正传,准备放寒假的时候,徐闻就跟着回南方的同学,一起买了火车票,准备回家过年。
虽然坐火车累了点,可他回家好歹不需要转火车。不像有些不顺路的地方,火车转几趟,来回七八天,那样的话,徐闻宁愿不回去。
徐闻也没想带什么东西回去,最多几本书和换洗衣服,礼物?他还是学生呢,别想太多。当然,最多买点京都特产,耐摔耐放的糖果回家。
毕竟,他是每个月都有额外收入的人。什么都没有,似乎也不太好。
现在的火车,他是真心不喜欢。明年过年他都不太想回去了,可惜,现在过年在学校住宿舍也不太方便,除非他在外面租房子住。
等下了火车,转坐汽车到了老家,他再走路回乡下。
他没说具体回家的时间,也是不想让人接他。
回到家,徐闻果然很受欢迎。
看着又长高了,还又更结实的小孙子,小儿子,小侄子,小十,十哥,爷爷奶奶,徐大强,叔叔婶婶们,哥哥姐姐们,还有徐玲玲,都很开心。
非常热情地围着他说这说那。直说怎么不让告诉时间,让他们去接他呢。
奶奶还决定当晚杀只鸡吃。回家第一天肯定是受欢迎的,徐闻懂,他又不是没经历过。
等徐闻拿出来糖果,给大家分了吃,气氛就更好了。不过,大部分被奶奶强行收起来了,说是留着过年吃。
接下来在家待着,他也没有完全闲下来,地里没有活干,他就带着大家去锻炼身体,打打太极拳,跑跑步。
在外面走动的时候,不管熟不熟,村里人都喜欢找他聊天。他也只能稍微热情地交流。
下午他会在家一边带着大侄子玩,一边指导徐玲玲学习。
晚上自己看看书。村里已经通电了,他看书不需要点煤油灯了,只是,平时大家不太舍得开灯而已。需要要开灯看书,大家都没意见。
孩子那么努力,大家都很欣慰呢。
偶尔饭点的时候,徐闻还会下厨帮忙,说是在学校吃了好吃的,给大家做出来尝尝。他就煮点记忆中的南方酿菜或者东北炖菜,还别说,大家吃着都夸好吃。
可不好吃嘛,有油有肉,调料多,又新鲜,徐闻的厨艺经验也早被刷出来了。
总之,他不会放过刷各种技能经验,又能表现友好和孝顺的机会。
现在,可不是后世,孩子放假回来,只会躺在床上,刷手机的样子。
过年的时候很热闹,他也长大了,可以好好和爷爷奶奶们参与过年准备了,他还从中学会了不少手艺。
各种小吃,即使从小看着,没有真正参与的话,手艺也提不起来。以前不给他做,现在他长大了,愿意参与,奶奶还是很欣慰的。
比如做糕点,炒瓜子,打糯米糍等等。
大学生都来干活了,别人好意思偷懒?
所以,其他哥哥姐姐妹妹都被卷起来了。
如此,效率就提高起来了。长辈们做得也不辛苦了。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的准备年货。
这些在未来,也会是一种珍贵的回忆。
现在年味很重,因为,大家只有在过年才真正舍得花钱,舍得吃喝,大人,尤其是孩子,都很开心。
再过十几二十年,就没有这种年味了。
平时每天都能吃大鱼大肉了,谁还惦记过年吃大餐?
甚至过年还得吃剩菜呢,反正他就是看到过不少过年吐槽视频,说什么北方过年每天吃饺子,南方过年每天吃白斩鸡,甚至是剩菜,简直是太惨了。
而如今,每天吃饺子?想得美?
那可是现在很多很多小孩的终极梦想。每天吃饺子或者每天吃肉。
大家以为这些都是痴心妄想。
可谁也没想到,接下来,国家经济发展太快,每天吃饱,甚至每天吃肉的梦想很快就实现了。
尤其是现在,杂交水稻应该快全面推广结束了吧?袁爷爷的杂交水稻前几年就已经出成果了。推广是需要时间的。
至少他们家已经是种杂交水稻了,家里人真的吃喝不愁了。只是没啥现金而已。想每天花钱买肉吃,的确不行。
等再过段时间,最快明年吧,家家户户,多养点鸡鸭或者猪,家里都会宽裕一些的。
现在还不到时候,也不敢养,徐闻也不急。
徐闻记着呢,明年会提醒家里先多养点蛋鸡的。
说起来,现实世界中,前几天他还看了一本他挺喜欢的作者,新写的年代文。主角重生回到80年,最初就是带着家里人养蛋鸡的。因为有灵泉,主角一开始养得很大。
他知道,这个作者是很认真查资料的,所以,80年开始养鸡是没问题的,再早的话,市场不成熟,家里人估计也不敢。
而且,他们家也没有灵泉,肯定不能养那么多。劝他们先养上百只先积累经验,应该没问题吧。
养鸡最怕就是鸡瘟,注意一些,问题不大。即使卖不出去,家里那么多人,也能吃得好一些。
嗯,想到这里,徐闻觉得,趁他现在在家,多和他们聊聊才行。
虽然如今的人,很淳朴,没有太大的野心,吃喝不愁已经足够了。可有了好的赚钱机会,也是不能错过的。
所以,当家里人听徐闻说,有些地方开始改革开放了,听到徐闻解释什么是改革开放后。大家还是激动的。
说真的,前二十年,农民种菜,养鸡都得被限制,有点憋屈。不说拿出去卖,多养点在家吃,都不行,的确是挺不爽的。
最过分的是,有些不老实的,养在山里,偷偷拿出去卖,反而赚了大钱。
反而是大部分老实本分的,吃不饱穿不暖的。
知道有这个可能性,又都有养鸡经验,大家就真的期待起来了。反正徐闻说了,最迟明年就可以了,保险一点,大家也不敢提前。
这一年可以做准备,比如找地方盖鸡场,多学习养鸡知识,徐闻也说了,回学校后,他会找更多这方面的书来看,抄下来给他们看。
看着徐闻如此顾念家里,爷爷奶奶,徐大强,还有叔叔婶婶,哥哥姐姐们都很自豪,这是他们家聪明孝顺的大学生。
等到过了元宵节,快开学的时候,徐闻专门去市里买了回去的火车票,等到了时间,就又大包小包地回学校了。
徐大强坚持要跟着送他上火车。
徐大强是这么想的,小儿子这次回来,每天都太忙了,没多少时间陪他,趁着送火车的这一路,和儿子多聊聊,多听儿子说话,徐大强想着就开心。
徐大强看着比他高,比他壮的儿子,就很骄傲,这是他养大的儿子。
等火车启动离开后,徐闻视力很好,远远地看到了徐大强先是目送火车离开,然后转身离开的背影,他想起了朱自清的名篇《背影》。
对,就是那感动了很多小学生的《背影》。这是要背的文章。需要记忆深刻,即使内容他也不太记得了。
后世来的徐闻知道,其实朱自清的父子感情一点都不好,甚至他还挺恨他父亲的,那篇文章还是他迫于舆论写下的,估计是他想了很久,才想到他父亲对他的一点好吧?
也许不止是一点好吧,就算他父亲是渣男,可对亲生儿子怎么会没有感情呢?只是那个年代,很多男人都不会表达感情,或者是对孩子要求严厉的,父子感情表现自然不太好。
这么说起来,民国时期,很多文人还都是渣男呢,抛妻弃子,勾三搭四的,比比皆是。
也是后来刷了很多视频,让徐闻对文人滤镜破碎一地。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138/2251179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