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每次穿越,我都能抽取金手指 > 第 20章 胎穿60年代真少爷(20)

第 20章 胎穿60年代真少爷(20)


80年6月份,等家里的鸡大部分都健康养大了,然后纷纷下了蛋,再拿出去卖,确定拿到现钱了,徐家人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他们也是怕,万一鸡养不活,万一搞错了政策,不能买卖,那就血本无归了。

现在看着手里的现金,这就是成果,终于安心了。

听小孙子(小儿子/小十)的总没错。大家心里这么想着。

村里其他跟风养鸡的人家,也松了口气。纷纷拿出一些鸡蛋,送过来表示感谢。

家里鸡蛋多了,每天饭桌上多了道鸡蛋做的菜,比如炒鸡蛋,比如蒸鸡蛋,再比如水煮鸡蛋,舍得油的话,还有虎皮鸡蛋,青椒煎鸡蛋,等等各种做法,轮番上阵。

小孩子们最幸福了。

尤其是徐军的两个儿子。

徐家儿子真是多。徐闻不由感叹。

他想着现实世界中,现在,祝福人家一胎八个儿子都成了诅咒。为啥?因为养儿子开销大,结婚的时候,买房给彩礼,一个就够呛了,还八个?!!

而现在这个年代,大家更喜欢儿子,一胎八个儿子就成了祝福。为啥?因为现在的人信奉养儿防老,而且,儿子多,对外会有武力威慑。

去年徐家结婚的,他们的媳妇也都怀孕了。

四世同堂,徐家爷爷奶奶,现在都不用下地了,每天在家看看孩子,或者到处逛逛,顺便巡查鸡场就好了。

村里人见到他们,也都很热情,毕竟,他们家出了个,能带回最新信息以及先进养殖知识的孙子。把关系处好的道理,谁都懂。

既然养鸡可以,生态养殖也可以考虑一下,比如养稻花鱼,或者村里集中挖个大池塘,用来养鸭子和鱼,还有莲藕可以种植。

当然,这些可以慢慢规划,徐闻相信,农民有农民的智慧,他只需要提供多一些信息和最先进的知识就好了。

这一两年的通信一直维持着,村长儿子也是每个月都有回信,他会说村里的情况,各种八卦,甚至别村的八卦。

因为徐闻明说了,他喜欢听这些,因为他以后要写小说,尽可能多收集素材。

这个事情,交给村长的孩子就比较好,他们知道得更多。

徐家人大部分都比较宅,徐闻就不为难他们了。

那天的徐大强的背影,徐闻专门画了一幅画,寄回去给徐大强,看得徐大强都感动流泪了。

他觉得这个儿子真是太好了。

虽然他也疼老大和老二以及小女儿徐玲玲,可是,最贴心的还是小儿子。

徐玲玲现在学习成绩稳定,一直名列前茅。她智商有限,只要维持前茅就好了。现在考大学还是容易的。

她也16岁了,今年高考呢。说起来,已经进入高考倒计时了。

她想读的专业竟然和徐闻一样,也行吧。看来她养成了喜欢写作的习惯。

这个专业可以吃一辈子,徐闻挺支持的。女孩子嘛,她没有野心,以后写写小说,或者做编辑就够了。

知道她这个志向,徐闻也不急着培养,反而让她重点在高考上,争取考到好的学校。

如果实在考不上京都大学,去武大也不错,至少离家近嘛。

有了徐闻的资料和鼓励,徐玲玲一直按部就班学习,家里也不太紧张。最多是给她吃的好一些,多补充营养。现在家里有了源源不断的鸡蛋,实现了鸡蛋自由。

还别说,天天吃鸡蛋比吃燕窝还好呢。

李梅也听话,她负责重点跟进徐玲玲的后勤工作。

这边徐闻已经搞定论文答辩,确定毕业了。下半年继续读研,就是暑假的时候,宿舍不能继续住了,为此,他还去找了沈教授,解决了行李和暑假住宿问题。

这几年暑假他都没回家,今年他不能住校,只能想办法了。

对于学生的求助,沈教授还是重视的。毕竟,这可是天才选手。

最后沈教授还是找了关系,确定了徐闻的研究生宿舍,让他提前入住了。简直是太棒了。

果然,就是要有背景。

这一回,宿舍住的人少了,只有六个床位。显得宽敞了很多。他还是选择了上铺,好好地装饰了一把。

比如做了床帘,他买布亲自缝制的,比如买了个床上小桌子,可惜没有太阳能灯,不然,他可以在床上开小灶。

暑假的时候,他还是会出去走走,尤其是去小胡同,继续采访大爷大妈们。

京都各地他也会去闲逛,就当刷旅游经验了。

当然,徐闻的安全意识还是很强的,没人跑得过他,所以,根本碰不了他的瓷。

话说本科毕业后,班上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直接分配工作。

毕竟很多人年纪大了,有养家糊口的压力。不像徐闻,才十八岁,他不继续读下去,辅导员都不干。

甚至还给他安排了工作,做本学院助教。徐闻也认为,未来留校是挺不错的。

有这个意愿,学院自然非常欢迎了。他们简直不要太开心。

所以,有了很多对徐闻的优待。

不需要花钱继续读书,甚至还有收入。

图书馆的书,每年都在增加,他都知道的,即使他过目不忘,也是看不过来的。

有些等级不好提升之后,徐闻就会重点在需要的专业上,毕竟,未来要写长篇小说,需要的知识不少。

他都得开始构思长篇了,还是得早点赚钱买房子的好。

前几年徐闻重点在学习上,所以,投稿都偏向短篇翻译和短篇文章上。

接下来他知道,武侠要流行了,港风吹来的,射雕英雄传电视剧播出,简直是万人空巷。

他觉得写本武侠小说,到时候蹭流量,应该会有市场的。

再加上,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少很多,给了他更多创作时间。

更何况,其余学科等级,他也刷得差不多了。

徐闻记得金庸小说的很多经典故事情节,不说抄袭,大概模仿,他也是知道武侠是怎么写的。

更不用说他后来看了那么多年的网络小说,脑洞大,应该能写出新鲜感来。他反而怕写得太超前了。

金庸的小说他以前就喜欢看,他小说的优点在于他把武侠融入了真实历史,尤其是经典的射雕三部曲,还有天龙八部。

有家国情怀,还把侠义写了出来。

不过应该也有遗憾,当年金庸是写连载发表,所以,后来金庸亲自修正了几次,完善了不少。

徐闻现在可以先写完结,再说别的。反正他也没那么着急赚钱。

其余短篇的也继续写着,保持收入嘛。助教也有收入,钱多他可不会嫌弃。

徐家暂时也不用他担心了。

该学的已经学了,接下来就是实践了。

他们有什么可以学的,徐闻还是会抄下来给他们寄过去的。

感觉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徐玲玲的高考成绩出来了,录取通知书很快就到了,果然是去了武大的中文学院。

她也想去京都,不过被徐闻劝住了,他觉得女孩子,可以离家近一些,不必要坐火车,在北方,冬天得去澡堂洗澡,估计徐玲玲会不习惯。

徐闻没怎么去过澡堂,那是因为他可以洗冷水澡,可别人不行。

徐家出了两个大学生,让村里人羡慕死了。

这也导致于现在村里人家更重视孩子的学习了。

前几年虽然也重视,可没这么重视。

村里人都知道,徐玲玲就是被徐闻托举起来的,要不然,最多考个大专。

徐家人果然还是不够有读书天赋。

于是,徐玲玲的学习资料,成了香饽饽,她只好捐给了村里,让他们自己抄。

接下来放假期间,徐玲玲就可以看徐闻给她寄回来的小说,杂志了。

她可是期待了很久。

“十哥,你真是太好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138/2251178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