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每次穿越,我都能抽取金手指 > 第 45章 胎穿古代小王爷(4)

第 45章 胎穿古代小王爷(4)


接下来,皇帝驾崩的消息传遍了天下,徐闻真的每天都有百万,甚至几百万的情绪值的收获,简直不要太爽。

这还是只是京城的。

而这个时候,他也已经回王府了,倒是他父王留在了宫里,估计在讨论登基的事情。

年轻皇帝突然暴毙,大臣们也措手不及。

还好有个亲弟弟郕王在京都,郕王一直没有去就藩,是因为皇帝当时不想放他出去。

现在正好,不用考虑什么远水救不了近火了。

更何况,郕王已经有了儿子,从各种角度来看,郕王就是最好的人选。

谁叫先帝还没有儿子呢?即使他有儿子,年纪也太小了,主少国疑,小皇子也不好直接登基的。

不然,还能让太后垂帘听政?

大臣们肯定不愿意。这个时候的朝臣,虽然都有小心思,可大部分还是忠心的。

徐闻考虑到了这些,认定必须趁早下手,如果朱见深出生了,万一有意外?

他总不能去后宫灭了孙太后吧?虽然他挺想那样做的。

只是,可一不可二。

大家又不笨,会怀疑的。

如今的孙太后没有儿子,也没有孙子,她就没任何办法了。

历史上,发生夺门之变的时候。为什么后来没人帮朱祁钰?为什么几个人就能带着朱祁镇“复辟”成功?

即使是手握兵权的于谦,都没去阻止“夺门之变”,他真的完全不知情吗?

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当时的朱祁钰身体不好,还没有儿子。

谁敢帮他?或者说,帮了又怎么样?

最后还不是朱见深登基?他们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即使是于谦,也没办法。

更何况,都是朱家人,大臣们也不敢随便站队啊。

虽然大家都没想到,朱祁镇会干脆清算于谦等当初支持朱祁钰上位的大臣。即使,于谦有组织京都保卫战的功劳。可,上位者哪里会在乎这些?

有了徐闻的存在,即使有朱见深,他也不怕。徐闻只会越来越优秀,别人只会被比下去。

就这样,徐祁钰很快就登基了,年号果然是景泰。

原来景泰蓝的出处在这里啊!懂了。

登基仪式,徐闻没去参加。

他是故意不去的,因为他知道流程很复杂,去参加的话,会累死个人。

还好他年纪小,不去大家也不说什么。

登基仪式后,徐闻就跟着他母亲杭氏,即新出炉的杭贵妃,搬家进宫了。

他们住在翊坤宫,汪皇后住在坤宁宫,而皇上住在了乾清宫。

一切尘埃落定。

徐闻很满意。

尤其是他听说那个王振被殉葬了之后。

虽然这一世,他们什么都没做,显得很冤枉,可徐闻才不管这些。

接下来,徐闻开始在他父皇面前,表现了他的聪明来。

这让徐祁钰很兴奋,他自己天赋有限,现在当了皇上,他觉得很吃力。

好在,现在的朝上有很多的能臣干吏,他不需要太有主见,只要看大家的建议,好就执行,不好就让他们继续想。

偶尔,徐祁钰自己还是感觉惭愧的。现在儿子给力,他自然很兴奋。

徐闻趁机提出了提前学习。

这简单,皇上直接给他弄了个书房出来,搬了很多书过来,还有各种高级笔墨纸砚。

平时皇上过来教一下。

皇儿年纪太小,还不方便请老师。

徐闻虽然还没有过目不忘,可也能很快学会了认字,写字,进步很快。

这让徐祁钰教导起来更起劲了。

徐闻能理解他的心情,给聪明的学生讲课,是真的感觉很好。碰到愚钝的学生,老师能被气死。

徐闻对付长辈是很有一套的。上个世界,对待平民的徐大强他都能有真感情。

现在面对的是皇帝老爹,更得表现出他的孝顺了。

嘴巴得甜,还得会借花献佛。

比如,经常夸他爹,“父皇,真好。”

比如,经常让他爹抱他。以表示亲昵。

再比如,等对方下朝后,给他端茶送水,嘴里说,“父皇辛苦了,喝茶。”

即使在他没登基之前,徐闻也表现得十分亲近徐祁钰。

就这两三年,徐祁钰已经被调教得快成为儿控了。

更不用说儿子这么聪明,这么健康,他更喜欢了。他徐祁钰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景泰三年,5月份,徐闻已经五周岁了,虚岁六岁了。

他从四岁开始,已经完全能够独立看书了。

在他的书房里,书籍已经越来越多了,尤其是皇上把《永乐大典》搬过来了,让徐闻爱不释手。

这一天睡觉前,徐闻检查了系统面板,看着他的属性,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名字:徐见闻(徐闻)】

【年龄:5】

【体质:179】(均值为100点)

【智力:223】

【力量:216】

【精神:145】

【悟性:159】

【幸运:5】

技能:

【呼吸:lv7,睡觉:lv6,消化:lv5,说话:lv5,拳法:lv5,棍法:lv5,太极拳:lv5,五禽戏:lv6,短跑:lv6,长跑:lv7,语文:lv6,国学:lv6,数学:lv6,等等等等……】

他又刷了很多技能。

可惜这两年情绪值刷得不够多。

也是,哪里还有弑君那么大的事呢?

估计那位都不知道自己好好的,怎么就暴毙了。

哼,就是因为他活得太好了,竟然能两次登基,还出去留学了一年多。历史上可没哪个皇帝像朱祁镇那样经历丰富的。宋徽宗都得羡慕他。

如果朱元璋能见到后世子孙,他第一个打的是朱棣,第二个灭的估计就是朱祁镇了。简直是丢尽了他们朱家的脸。

徐闻的智力属性终于超过了两百,可以过目不忘了。

于是,他能刷的书,越来越多了。

还好,这个年代,印刷技术很发达。

四大名著有三本就是明朝出现的,这是偶然中的必然。

因为开国皇帝老朱,让明朝的教育普及了,再加上印刷术的发展进化,书便宜了,老百姓识字率就高了,那么通俗小说出来,就有群众基础了。

这就叫有了市场,就有供求关系。

卖小说能赚钱,就会有商家积极去推动。

包括医书也得到了推广。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是明朝写出来的。

可惜的是,他到死都没有看到本草纲目印刷本出来。

当然,更可惜的是,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崇祯时期才完成。

完全没有得到重视,而到了清朝,甚至列为禁书。

结果这本书流出去,反而成为了西方的重要科学启蒙书。

最后,原版《天工开物》竟然是从小日子那里拿回来的。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138/2251176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