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每次穿越,我都能抽取金手指 > 第 49章 胎穿古代小王爷(8)

第 49章 胎穿古代小王爷(8)


徐闻这十来年,也不只是在学习。

他一直在查资料,尤其是当朝的历史和政治资料,结合后世他了解的历史,他努力思考,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后世更好。

至少保证,未来后世不再有百年屈辱史类似事情的发生。

最后,他发现最好的答案是,把敌人提前全部消灭了,世界都变成自己的地盘。

以后再怎么打,也都只是内斗了嘛。

这甚至比整顿国内朝堂还容易一些。

毕竟,汉人的阴谋诡计内斗是更困难的。

或者把自己军事武器包括人民,都发展得很强大,就像现实世界一样。

前者得趁现在别的地方还没开化,提前去占地盘,教他们汉语,同化他们。

当然,这需要格局,也需要很长时间,同时还需要很多人才。

后者在于科技的发展,睁眼看世界,不要再有闭关锁国的事情发生。

本质上,都需要发展,需要很多人才。

这不是徐闻来了嘛。格局有了。时间嘛,可以等。

人嘛,现在就得开始考虑了。

第一步,加强教育。

无论如何,教育都是第一步。所以,徐闻在十岁后,他就专门整理了不少基础的书籍,比如语文,数学,物理和化学知识,地理,天文类的。

整理出来后,用了另外的笔名“星辰”来发表。

只有章庆丰和皇上知道是他拿出去的。当然,书里的具体内容,章庆丰也看不懂。

至于皇上徐祁钰,他本身是儿控,徐闻给他解释了这些是什么,他就同意了。

不过徐闻没让皇上出面宣传。

毕竟,这些知识得需要时间来发酵,不能急的。

幸好徐闻已经记起来了很多现代知识。

还是那句话,以前的他学了那么多年,看了那么多小说,不是白学的。所以,他现在知识相当丰富了。

先传一些基础知识出去,总会有人感兴趣的。

随后,他有时间的时候,就把后世经典科学巨作《天工开物》提前复制了出来,甚至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有如何预防时疫的知识,也都得提前整理出来。

这些书他写出来,花了他不少时间呢,毕竟不能凭空想象嘛。他得有和对应人才学习和实践的过程。

各种专业的人才都被他专门请来,他好好地请教学习了一个遍,比如医生,木工,瓦工,印刷工,农民等等。

随着他学习的深入,四书五经考试相关的学习资料,他也整理了不少出来,然后印刷发行。

更不用说一些基础的农学,育种,水利,医学,地理知识了。

所以,这些年,徐闻真的是很忙的。

当然,收获还是很大的。自从写的书发行开始,情绪系统就很忙碌了,时刻都是提示音,还好他一直关闭着。

没有这些情绪值的话,他的属性也不能提升得这么快的。

那么多知识放了出去,由于没有官方推广,徐闻只能期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了。

为什么不推广呢?

简单!

因为,徐闻还没有正式掌权,他也不好越俎代庖,引起皇上忌讳怎么办?

别说什么亲父子。

皇族之间,不能真的指望亲情。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如果要推广教育,就得需要很多钱。

当朝即使皇帝都没有那么多钱,那只是太子的徐闻,就更加没有多少钱了。

这就是徐闻要说的第二个难点了。

第二步,国库缺钱。

当朝很奇怪,在国家层次上的赚钱很少,国库总是缺钱。

有人说了,都穿越了,赚钱还不简单?可以去制造肥皂,玻璃,水泥啊。

是,徐闻的确会这些。

可肥皂哪里简单?首先,油脂就没那么多。人都不够吃了,还能有其余的做肥皂?最多做一些高价香皂。

玻璃还有水泥,是可以实现少量生产的,但是,这个年代,高温煅烧很有难度的。想要量产,这个技术难题就得解决。

当然,还有别的方法,比如提升商税,改造制盐方法,制糖,徐闻也都会。

甚至当朝藩王供养制度的开销,也可以强行解决。

还有什么“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摊丁入亩”与“火耗归公”,都有现成的答案可以抄。

可执行起来,难度很大。

百年之后的张居正改革,能执行下去,那是他用了很长时间以及雷霆手段的。

可结果呢?反扑还不是很厉害?

万历会清算张居正,毁掉改革,有各种原因。不只是因为他有反叛心理。

而后面的雍正为什么可以完成?

可能是因为大清那个时候,皇族手握兵权,杀得人已经怕了吧?也或许是因为大家选择了一起贪污?

现在的问题是,徐闻没钱,连兵都不一定听话。更不用说士绅们了。

这个年代,皇权不下乡,不是空话的。

所以,他第三步还得掌握兵权呢。

而养兵很费钱的。

现在国库又没钱。

所以,就是各种恶性循环。

牵一发而动全身。

徐闻研究了很久,发现还不如先跳出这个圈子再说。比如研究提升武器,比如让更多人才走出国门。

所以,教育反而是最优先的。

国家不是绝对没钱的,只是钱都在有权利的人手中而已。

徐闻得想办法让他们拿出来。

钱和人,现在徐闻都没有。

出海尤其是远洋需要造船,得要人才吧?

冶炼技术得提高吧?

武力威慑,火器也得发展吧?

都需要他拍板,才能执行下去。

于是,第三步,他需要掌权。

当朝没有退位的传统,徐祁钰既然已经做了皇帝,他是很难主动选择退位的。

徐闻完全理解。

所以他这十来年,也没那么积极去辅佐政务,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学习和写书上。

甚至很少培养自己的人手。

没有心腹,他就只能做研究了。

大婚后,他的重心就在造人上,因为,他的孩子们就是徐闻天然的人才和心腹啊。

他现在属性值越来越高了,只要遗传得好,后天徐闻再努力培养好孩子们,让他们不要经历皇权的明争暗斗,就是造福后世了。

徐闻看了那么多康熙年间九龙夺嫡的小说,发现大家都挺遗憾,这些人才最后都浪费了的。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才呢?

也许是因为康熙太会鸡娃吧?

而徐闻也可以学人家好的一面嘛。

既然没有那么快登基,就先养多点娃。

反正徐闻能长寿,再加上现在才是当朝中前期,建国才百年。

历史上,明朝那么缺钱,人家也扛了276年。后期还是各种天灾人祸才被大清给捡漏的。

徐闻不相信,有了他的出现,还会那样?

所以,他也没必要那么着急。

难得来了古代,还做了太子,甚至未来要做皇帝,他得学会享受。

想通了这些的徐闻,平时积极学习,写书整理资料,其余时间,就更积极造人了。

在其余人都大了肚子以后,新来的也玩了挺久,徐闻就停了她们的药,后面什么时候有孩子,就看运气了。

而新的人选,杭贵妃又在继续选择了。这回的范围更大了。

她们得人品好,家世清白,身体健康,长相端正。年龄在18岁左右即可。

徐闻最近觉得,还是可以稍微放开数量的,因为,他想要更多的孩子。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138/2251175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