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章 胎穿古代小王爷(12)
接下来的几个晚上,徐闻给他们分析了世界地图,包括地理和天文知识,甚至政治,经济知识。
徐闻在地图上特别强调了一些特殊的地方,比如无人的大陆,可以种地的平原,银矿,银矿,铁矿等等,最后还特别指出了东边那个岛国,“这里据说有一座很大的银矿。”
徐闻发誓,他看到了孩子们的眼睛亮了。
“那里我知道,说是我们的藩属国,可他们一直有人来我们海边闹事。可恶!他们有银矿,父皇,要不要?”
“灭了他们!”
“再说,再说。现在不急。继续讲课。”
徐闻觉得打小八嘎是迟早的事,给他们留下种子就好了。
他继续讲,分析了很多地方。还别说,看到世界那么大,那么空,自己那么强,大家的野心自然而然就大了。
徐闻每天讲的干货,最小那一批听得迷糊,只有大概概念。没关系,徐闻只是不希望他们觉得自己被丢下而已。
“父皇,儿臣觉得您还可以继续生更多弟弟妹妹,我们帮您带。”
老大如是说。他看着世界地图,发现自己人还是少了。
“嗯,嗯,儿臣也觉得。”其他孩子也点头。多点帮手嘛,没错的。
“可以。父皇也觉得人才越多越好。你们以后也得多生。不过得优生优育。到时候,父皇统一培养。”
“父皇养得好。”
大家一起点头。徐闻也觉得挺得意。
后宫女子都有了安排,徐闻把继续生孩子的打算和皇后说了,让她统计一下后宫女子谁还能生,想生,再找几个新人进宫,接下来,得继续生娃了。
周琳懂得规矩,听了后就欣然接下了任务。
她自己是不想生了,毕竟每次生孩子都是过一次鬼门关,她已经贵为皇后了,两个儿子长大了,聪明能干乖巧,她很满足了。
何必再去冒险?
别人如何她不管,反正她是满意现状的。有钱有闲有孩子,还不用伺候男人,多好啊。
接下来周琳在大家过来请安的时候,统一问大家,是否愿意继续生孩子,周琳也没让人立刻做决定,她温和地让大家想一想,如何决定过两天再跟她说,随后她会看情况安排的。
而统计的结果是大半的人不愿意生娃了。每天打打麻将,吹吹水的日子不香吗?
只有儿子少的会想再生,周琳记下来她们的名字。
随后,周琳按照以前的要求,结合报名人数,选十来个新人入宫。
做好准备后,和徐闻一说。
于是,没过几天,徐闻又开始了白天忙碌,晚上造人的生活。
休养生息几年,又回到这样的日子,他也是有点怀念的。
虽然前几年他没有造人,可也不至于安全当和尚,只是会让对方喝药避孕而已。
徐闻有外挂,身体素质好,从小生活营养丰富,长得英俊潇洒,身高188,在这个时代,属于很高大的。
其实很多女的还是很喜欢他的。尤其是他天赋异禀,造人的同时,女方也爽到了。
这也是徐闻不会随便找女人的原因。他觉得那样的话,自己会丢分的。
不能让自己成为亏大的一方。
徐闻有时候很想不通有些富二代,尤其是英俊的,怎么就来者不拒呢?
对,说的就是你,贾琏贾二爷。
贾琏能和水性杨花的多姑娘鬼混,也是真的有点饥不择食。这让看红楼梦的很多人感到不解。
当然,这其中应该有深层含义,比如多姑娘也算是天赋异禀,加上贾琏经常被凤姐压制,遇到特殊的多姑娘,让他感到了追求反叛的刺激,也是可能的。
他们可不像后世,知道各种传染病。
很快,宫里又有了不少孕妇。大家对皇上更是崇拜了。真是太厉害。
很多人都忍不住向小皇上问有没有生子秘方了。
登基后生的孩子,待遇也高了不少,不过,徐闻还是打算用原来的模式培养孩子。
这回有那么多大的孩子做助手,他应该会轻松很多吧。
随着孩子们的住所扩大,徐闻和老大他们沟通后,决定把一些大臣家里的聪慧点的男孩,5岁-8岁的,都划拉到宫里,所有人一起吃住,一起学习。
每年过年回家住一个月,其余时间都只能在宫里,家里人每个月有一次探视的机会。
第一批收了一百人,大臣们也很乐意,毕竟,都知道当今很会调教孩子。看看几个大的皇子就知道了。
这些孩子中,文官,武官家的都有,不分官阶,只看人品和脑子。
徐闻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他需要人才,以后不能只有他的孩子干活吧?所以,多培养一些,总没错的。老大他们也想自己培养帮手,所以,他们也可以做老师。
徐闻即使到了皇上,他也不急着做什么改革。
倒是在四年前,牛痘已经研究成功,并且试验成功。
随后,宫里的设立了专门的种痘点,徐闻带着周琳第一个亲自上阵种痘呢,让大家相信这是真的。
他身体好,两天都没啥感觉,就搞定了。
接着就是孩子们排队种痘,宫女,太监们,妃子们等等,宫里的人,都安排上了。
孩子们种痘的时候,徐闻和太子妃亲自跟进,尤其是周琳跟着,毕竟徐闻比较忙。
他们亲自跟进,也是消除孩子们的紧张,顺带培养感情。
消息传出去后,会在各地设立种痘点,而百姓们听说太子和皇孙们都安全了,自然放心很多,积极听安排去种痘。
毕竟,天花太可怕,能种痘后就不再传染病简直是太神奇了。
为此,景泰帝的声望都高了很多。
徐祁钰当时可开心了。
再加上,在他临终前,在徐闻的建议下,废除了殉葬制,让他的声誉更好了。
想想历史上的朱祁钰,徐闻都觉得可惜。这个世界,有徐闻的存在,他也只多活了十七年。
古代人的寿命果然还是偏短啊。
徐闻登基,没有什么大的行动。他觉得吧,不着急。毕竟,孩子还小,还帮不了他大忙呢。
徐闻对孩子们的教育很成功,加上那么多新来的萝卜头,也不影响大家的成色。
第一批十岁左右的孩子,足够给年纪小的做启蒙了。
更何况,有徐闻的教材在,他们就走不了歪路。他的教材可是一直有补充的,毕竟,徐闻也是在实践中不断进化。
大家的功课,徐闻每天晚上都会检查,会批阅的,加上第二天安排或者适合个人的月规划。
新来的孩子们,他也没有特别对待,都是小孩子,不能让他们来紧张。
选择小孩子入宫的,空白的画布,才会画画嘛。
即使8岁的,已经启蒙过的,他也可以好好调教。
于谦已经退休了,在京城荣养,他的孙儿也有一个进宫了。徐闻还是记得他的家风不错的。
有了新鲜血液加入,再加上大孩子们积极配合,育儿园已经变成寄宿学校了。
还是幼儿园,小学,初中,甚至高中一体的寄宿学校。
徐闻就是校长,皇后是后勤部长。
徐闻的大伴章庆丰是副校长,做管理的。
随着新生儿的加入,这里更热闹了。
徐闻为了让人们更重视理科知识,特别提前通知,三年后的下一届科举考试,他会加强一下理科的比例。
其余暂时还不方便有大的变动。
八股文虽然不好,可也能有一定的选拔题材的作用。
更何况,他也有通知下去,发现理科天才的话,可以报上来,他会免费提供一整套理科书籍,以作鼓励。
这套书籍,内容更深,怕是推广不好,很多人买不到。
之前散发出去的理科知识,都是基础的,他也不好一下搞得太深嘛。
还好,十来年了,已经推广开来了,民间的发明多了很多,虽然还不够系统性。
徐闻觉得,还是钱不够啊,不然他现在就可以加大民间的基础教育。
之前因为他太低调,没有拉拢大臣,导致于他现在朝中没有明显的心腹。
再等等吧,等孩子长大。他们就是他天然的帮手。
经过他之前用世界地图调教,孩子们已经看不上现在的地方了。所以他们兄弟姐妹们已经不再是对手,而是未来的合伙人了。
徐闻就是让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教会他们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只有这样,世界那么大,才有可能以点带面,逐渐征服全世界。
当然,这需要很长时间。也需要他们学更多知识,还得尽可能是全才。毕竟,外面一穷二白的,他们作为领导人,懂得越多越好。
徐闻为此,在孩子书房里,加了很多很多的书籍,让他们可以自学。
如果真的不想出去,那就在京都做研究,做文学大家,不会让他们去做藩王的。
然后再鼓励他们多生健康孩子,到时候他再统一教育,以后成才了,再散出去。
如此,一代又一代。总有成功的。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138/2251175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