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章 胎穿古代小王爷(20)
接下来,东南亚地区和澳洲的发展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只是局限于移民人口数量,进度还是比较慢的。
尤其是澳洲,没有当地人,地方又大,显得更是缺人了。
徐闻把不少藩王送到了这边,这些藩王有钱有人,来这里分到一大块土地,只要开荒即可,这对于在大乾被养猪的藩王来说,算是很不错的前途了。
徐闻也很乐意他们出去,如此,藩王留下国内的土地可以充公,皆大欢喜。
出去发展的皇子,藩王如果选择了同一块大陆,徐闻会让他们自己好好商量,分配区域,到时候把结果告诉他,他再进行封赏即可。这样登记在册,才是最正式的。
不然,容易产生纠纷。在徐闻坐镇的时候,他希望这样的纠纷越少越好。如果无法避免,就把产生纠纷的人拆开。
徐闻不会吝啬封赏外面的土地,当地有土著的话,也会让他们想办法。
当然,出去发展的皇族,尤其是徐闻自己的后代,徐闻会要人要钱要兵,能支持的他都尽量支持。
唯一一个要求就是必须统一学习汉语。
徐闻在这个世界,也没真想着统一全球,他只想统一文化。
嗯,似乎这个要求更高?可是,按照他们现在这个进展,这个目标应该可以实现的。
这些年的发展,让徐闻觉得,秦始皇时期,即使给他世界地图,也很难统一全球的。交通不便利,人口不充足就是很致命的了。
为了实现统一全球文化的这个目标,大乾境内已经在各个地方,包括已经占领的地方,尽可能普及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教育,让大家都接受教育,认同华夏文明。
为此,书籍的需求量大增,造纸术和印刷技术都被皇家科学院拿来做专门的研究,并且逐渐得到了升级优化。
当然,这些还得慢慢来,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
还有,为了更好的发展,各地的基础建设是不能停的。
各地的人民去打工,即使没有现金工资发,也会有粮食补贴的。
这一天,往西出发的船队从澎湖出发了。
徐闻内心对他们做了祝福。
有他记得的大概航线,还有坚固的轮船,这样就不怕海盗了,反而是海盗怕碰到他们。当然,还是怕极端的自然天气。
这也是徐闻必须皇子们有了后代后,才让能出去的原因。
总是可能有意外的。
为了不留遗憾,徐闻只能规定死板一些了。他对每个孩子都是很疼爱和珍惜的。
更何况,这些都是人才呢。
没有这么多的人才帮手,他哪能像现在这样轻松坐镇京都?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
成化十七年。
有一天,徐闻收到了东王派人送来的好消息。
几年前去美洲的人回来了。
船队先到了东王的地盘,他就先派人加急送回消息了。
毕竟,谁都知道家里人都在等着消息呢。
真是让人翘首以待啊。
徐闻很兴奋,心终于落地了。
三年了,他们终于回来了。
这段时间,大家虽然一直忙碌着,可从来没忘记牵挂远航的人们。
徐闻和太子,带着不少朝臣和孩子,孙辈们,亲自来到津城码头迎接他们的归来。
码头上,徐闻远远看到了他的孩子们,对方也有点激动。
出去闯荡了几年,他们也想父皇了。
这一趟出行,各种艰难险关,大家说出来后,徐闻都觉得心酸。
“父皇,儿臣不负众望。我们回来了。”
“好,好,孩子们,真是辛苦你们了。回去我们好好聊。那些牺牲的人,得好好安抚他们家人,给充足的抚恤,后期还得多多跟进。”
“嗯,知道的,父皇。”太子在一边点头应下。
这一路去美洲,是真的算幸运了,至少徐闻的孩子们都没事,毕竟,身份贵重,总是有人保护的。
他们在美洲沿海,建立了三个据点,开了荒,和当地人即使语言不通,可用手脚比划,也能进行沟通,由此,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他们带去的衣服,食物让当地人非常喜欢呢。
当地人也带着他们寻找新良种,矿产。
现在,留在那里的人还在继续探索着。真的太大了,估计还得探索个几十年呢。
徐闻交待的玉米,土豆,红薯种子带回来了不少。
这些种子会交给皇家科学院的农学院进行研究。等育种完成,会在全国推广的。
就是可惜,橡胶树没办法找回来。
没有天然橡胶,人工合成橡胶现在也没有这个技术。
没有橡胶,的确导致了工业的发展被限制。
没办法。
徐闻也明白,他记得橡胶最初生长在后世的巴西那边,叫做“会流泪的树”。
那里是原始森林,对于当下来说,的确很危险,寻找起来比较困难。
徐闻只能寄希望于去西边发展的船队了。
除了种子,他们还带回来了很多金银,这更让朝臣们觉得,对外发展,的确很赚钱啊。
现在朝廷已经没有什么反对派了。
更何况,反对也无效。
现成收益在这里。
徐闻不喜欢麻烦,又不是真的是软柿子,随便被人拿捏。
历史上的明代就是被文官集团给影响了进程,他们唯利是图,没想着加入大航海时代。
让后世之人甚为遗憾。
接下来就是动员更多人移民去美洲了,毕竟,那边太大了,得需要更多的自己人。
移民优惠政策也是非常吸引人的。
比如每个人能送二十亩的免税土地。男女都有,还有安家费,等等。
如果是重要人才过去的话,还有更优惠的政策呢。
徐闻的好几个刚成亲生娃的儿子,也表示要过去。
去呗,徐闻鼓励,不反对。
当然,继续强调,去了那边,他们不要起争执,得团结对外,以后再好好商议分地盘。
毕竟,出了远门,都是一家人,一家人还是得相互照应的。
这一次,连不少皇女和驸马,包括驸马的家族也动心了。都纷纷申请移民过去。
这些家族聪明,会分散投资。
徐闻是支持的,认为她们只要有本事,做女王也可以啊。
不过,孙辈们还是不急着出去。这些孙辈还没成亲生娃呢。
徐闻知道自己长寿,他得镇压四代人才行,如此,他打下的基础才能牢靠。
在那边生的孩子,徐闻要求他们必须教育好。等他们两三岁方便出行了,再回来看看,他至少亲自养育十年,才能放行。
大家纷纷点头应是。孩子们都知道徐闻高瞻远瞩,对他很是信服。
再说了,现在觉得出行难,等科技发达了,航运自然会更发达了,到时候,穿越太平洋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就这样,带着满满物资和人口的新船队,他们又朝美洲出发了。
这一次,留在老家的大家不再是满满的担忧了。
这边刚走没多久,往非洲那边走的船队,也回来了。
他们带回来了西方的情况。
大乾人这才知道非洲是一块大陆,上面生活着很多黑人。
这次,船队没有带黑人回来,因为徐闻事先交待过了,不要带黑人回来,免得带回来什么疾病。
“父皇,那边有一块很大的沙漠地带,幸好我们没有走进去,不然就出不来了。”
“嗯。谨慎是对的。你们做得已经很不错了。选择定居点的时候,是很有讲究的。看你们都被晒黑了。孩子们,真是辛苦你们了。”
徐闻安抚好孩子和带队将士,和上次一样,举行了欢迎晚宴。
还有论功行赏,给出不少荣誉和金银珠宝的赏赐。
孩子们主要是给封号,亲笔题名,封地让他们以后自己出去打下来。
别说,这样的模式,他们反而更喜欢。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138/2251174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