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每次穿越,我都能抽取金手指 > 第 70章 胎穿古代小王爷(29)

第 70章 胎穿古代小王爷(29)


正德十五年。

首辅王守仁七十岁了,也该退休了。

退休后,他也加入了徐闻的养老团。

同时,他也想要潜心修书,徐闻知道后,非常支持。

他一直都是欢迎成功人士,尤其是专业人才,退休后,好好整理一辈子经验,写书创作的。

当然,别人的书不会像徐闻那样通俗易懂。他才不会写文言文呢。

朝堂之上,徐闻陆续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名字,比如严嵩,徐阶,高拱,海瑞等等。

历史上严嵩虽然是大贪官,被骂得很凶。可谁一开始就坏呢?他也曾经有过理想,可碰到皇上不靠谱的时候,很容易走歪路。

而当前朝廷清明,大家都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严嵩是好是坏,以后就能知道。

因此,徐闻在最初是不会拦他们路的。

这些年,尤其是皇家科学院建立后,全国都很重视人才。

原来历史上的那些才子,应该都能有更好的表现吧。

徐闻希望如此。

因为,这是盛世的表现。

盛世里,文化繁华,优秀作品很多,所以,徐闻也会经常买市面上的书来阅读的,这些都是别人的思想的精华,他会多学习吸收。

更何况,他的确喜欢看书,尤其是小说。

别说,徐闻这样的年纪,还能如此好学,让王守仁大为赞赏,因为,他也卷了起来。

随后,他写了不少书,徐闻亲自作序,给他画插画,发行出去,也是很受欢迎的。

兜兜转转,王守仁还是成为了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等等,至于军事家,也许是他没机会出去领兵,他没机会表现军事才能。

他做了这么多年首辅,算是全能的。

就是有点被徐闻压制了,看似,没有历史上那么出彩了。

不过,他不知道这些,王守仁对自己这一生的经历很满足了。他自小就被徐闻看重,一切顺风顺水。

子孙后代也得到了很好的照顾,王守仁内心还是很感谢徐闻的。

只是他藏在心中,没怎么说出口而已。

日子就这样过去了,徐闻要么画画,要么写作,偶尔和养老团喝喝茶,钓钓鱼,下下棋。

过得算是悠哉悠哉的。

可,大家都老了。

接下来几年,他每年都要送走亲人,尤其是他的儿子,陆续地走了,这种感觉,真是很不太好。

长寿之人就是这样,得经历不断的面临离别。

他家老大都已经80岁了,不可能所有人都能长寿,也因此,他的很多儿子女儿,一直在减员离开。

还好,最后的时光,是大家在一起度过的。

既然是寿终正寝,那么就淡然处之呗。

……

就这样,正德二十年的时候,皇上又退位了。

这回登基的又是年轻的皇上了。年号呢,徐闻就干脆建议用万历吧。

如今的皇上已经到了万历那个辈分了。是徐闻的曾孙辈。

想想也是,徐闻算了一下时间,现在是公元1545年左右了。

徐闻是公元1444年出生的,已经过了百岁了。

前两年,皇室为他举办了隆重的百岁庆典。

用的是电视直播的形式呢。

年龄越大,徐闻越发体会到了身体属性高的好处。

即使百岁,他也还很健朗,身体感觉像七十多岁。

当张居正考中进士的时候,徐闻就知道了,他习惯性每年去看榜单了。

他专门让新皇重视并且好好培养张居正,说这是未来的首辅人选。

徐闻很少如此提示,上一次看好的还是王守仁,然后,王守仁的确表现得很惊艳。

这一次,徐闻提示了张居正,皇上很重视的。

徐闻还看到了在美术学院就职的年轻徐渭,他拜了唐伯虎为师,看起来,也是很不错的。

有时候画画,徐闻还会把他们叫来,一起作画,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

徐渭也很受宠若惊。

还好徐闻平易近人,他们沟通起来,也是没有代沟的。

为什么徐闻重视徐渭呢?

说起来,历史上的明代三才子:解缙、杨慎、徐渭。

解缙是明初的才子,已经作古。徐闻没有机会见到他。

而杨慎是谁呢?也许很多人对这个名字没有概念。

他的作品,说出来大家肯定知道。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就是杨慎写的,很熟悉吧?

历史上,他的经历也是挺可惜的。

还好,现在不一样了。

即使,徐闻很少去过问朝政,也知道,杨慎现在还活跃在政坛上呢。

这样忙起来,杨慎反而没空写诗词了。

想想也是,为什么苏轼能写那么多诗词,估计就是因为政途不顺,太无聊了,才寄情于诗词。

苏东坡甚至无聊到写煮猪肉的诗呢。

徐闻喜欢苏东坡,还经常画他的故事呢。

杨慎历史上是被嘉靖贬官,常年在云省那边。也许是因为风景好,写出来的诗词也优美。

而历史上徐渭更是悲惨了,他的经历更加坎坷,坎坷到徐闻都忍不住想护一下他了。

就比如当年他的确稍微照顾了唐伯虎。

如今没有倭寇了,徐渭没有机会给人当军师,不过因为大乾重视天才,所以,表现得很优异的徐渭,自然吸收到了皇家科学院里。

在科学院里,多才多艺的他,肯定能发挥好他的才华的。

科学院坚持重视人才,徐闻是很欣慰的,他的孩子们,孙子们,包括曾孙们,一直执行得很好。

皇家科学院就是这个传统,坚持重视人才,庇护人才,专心研究,各种学科都值得深入研究。

如农学,医药,养殖,音乐,美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等,都得到大发展。

专利法出来后,徐闻更是维护专利的地位。

科学院里,哪个专家发明的,就要记在哪个专家头上,结合生产的时候,利益分配也不能对发明者太小气了。

说起来,专利法。让徐闻想到了塌房的爱迪生。

小时候课本上说爱迪生是大发明家,一生发明了几千个发明。

当时,徐闻就觉得太多了吧?

后来才知道,爱迪生只是资本家,那些发明都是他手下工厂发明的,他威胁利诱买的发明。

为了维护直流电的地位,他还利用资本做造假各种黑宣传,甚至拍了电影,污蔑交流电发明者特斯拉。

徐闻也是怕他们皇族会这样,在他还镇得住的时候,得把规矩定好。

至于徐闻自己的发明收益,基本都给了科学院。他自己是不太在意这些的。

皇族的育儿园也一直维持着呢,都是历届太子担任园长。

徐闻也会经常过问,现在他辈分最高,只要他重视,别人就不敢怠慢。

教育得从娃娃抓起,尤其是家庭富裕,有权利的,教不好孩子的话,是比较危险的,毕竟,熊孩子的破坏威力是很大的。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138/2251173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