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章 胎穿四合院刘光福(14)
董部长所说的人,来接徐闻的时候,轰动了整个四合院。
徐闻也有点惊讶,不好意思耽搁别人时间,匆匆和家里交待了一下,就收拾了钱票和资料,跟着来人,坐上汽车离开了。
大家看着离去的汽车,议论纷纷,想问二大妈,可她也说不清楚来人是谁。
“小福之前说有事要忙,我也不知道。”
“从小就看出小福出息了。”
“大学生肯定有出息。”
……
徐闻之前看了对方的单位证明,知道了这一次他要去石景山钢铁厂(后来改名为首钢,为了方便以后统称首钢。)。
竟然得到了这么明显的重视,这是他没想到的。
他唯一的想法是,果然是大工厂,财大气粗。
接人都有汽车。
这个时候,汽车是很少见的,都得领导才有。
不过首钢的领导有专车,也正常。
徐闻想着首钢的资料,1919年成立,位于京都石景山区。
64年国内的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技术钻研成功并且成功建成车间投产。
一直到后世,首钢都是大集团公司。
只是后来从首都搬家到了唐山市。说是为了保护首都的环境。
徐闻想着,如果他毕业后,来首钢的技术部门工作,似乎也不错。
研究做的产品,做起来也很方便,离政治中心又近,估计这也是董部长安排他来这里实践的原因。
而徐闻知道,以后首钢集团的业务范围是很广的。
董部长只要露出一点徐闻的信息,对方就能明白潜在的意思了。
这个年代人才很难得,尤其是年轻的人才,能捞到自己家里,是最好的。
想想当年能接回钱老有多困难。
据说都动用了顶级的特工传递消息。
别以为我们没有特工哦!只是普通人不知道而已。
这个时候的大型工厂领导是真的领导,级别还不低呢。以后他们还可以转政府部门。后世的大领导,很多都是国企出身呢。
像后来的首钢,它的厂长和书记,就是正厅级,工人都是几万人的,历史地位很高的。
现在自然还没那么高。
后世首钢的员工最高峰的时候,加起来得有二十来万人呢。
想想都觉得夸张。
起风阶段,在工厂里应该更安全。虽然也有短暂停产的时候,可因为在首都,大领导会及时发现的。
徐闻跟着来到了一个办公室,他看了一下,似乎是人事部,怎么来这里了?
难道是人事部的消息更灵通?还是上面交待的?
接待徐闻的是一位叫做周冠五的副厂长,是负责人事的副厂长。
周厂长对徐闻很客气,两个人沟通了一下。
他应该是想了解徐闻的想法,或者说是想了解上面为什么安排一个没有毕业的大学生来他们钢铁厂学习。
徐闻说了自己的情况,还提到了最新的炼钢技术,一说起这个,周厂长也来了兴致,因为他们最近真的在研究这个技术。
确定对面的小同志才十四周岁,神童天才啊,周厂长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赶紧把人定下来。
“小刘同志,你说你想学习钳工技术,锻工技术?”
“是的,周厂长,我会学得很快的。如果我学会后,再把整理资料出来,可以帮助工人们更快提高技术。”
“那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技术呢?你还有时间研究吗?”
“我就是为了更好研究这个,先提高基础技术,最好精通各种技术,以后发明创造的时候,我还可以亲自动手呢。”
“你有想法就好。等叶教授来的时候,我介绍你们认识认识。小刘同志,你有没有兴趣来做我们钢铁厂的技术部顾问?”
“我知道叶教授,久仰大名了。我也想认识他,我有很多需要跟他学习的呢。
周厂长,我没有毕业,不能长期在厂里工作,这也没问题吗?”
“没问题。只要你愿意,我就和上面申请,到时候你毕业了,可以直接分配到我们这里。现在就当半工半读。我们很欢迎你的加入。”
“好的,我愿意。我也很想为祖国钢铁事业做奋斗。如果需要,我也可以尽快毕业。”
“欢迎,欢迎。你带你的资料来了吗?我给你办理入职。”
“不需要学校同意吗?”
“过后我再补上就好了。”
“那好,我刚好带了资料。”
在周厂长眼里他就是忽悠了一个神童进厂,他很开心,亲自带着徐闻去办理入职手续了,还给他分配了宿舍。
在徐闻眼里,这是顺水推舟。
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他觉得自己也挺适合在工厂里,如果去纯粹的科研机构,万一搞不好,陷入人际关系的斗争中,就麻烦了。
他更愿意纯粹点,好好研究,好好生产。
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徐闻觉得自己再怎么聪明,也不一定搞得定。
反正在这里,他的发明在钢铁厂可以生产就生产,不能生产的话就让周厂长去上面要好处。
更何况,首钢前途无量,至少到2000年左右都很稳,而有了徐闻的加持,成就可以更大。
周厂长的名字,一开始他没反应过来,后来想起来了,这是首钢的有名领导啊,后来的改革先锋,他能在首钢执政到95年,整整三十多年呢。
有好的领导就代表有好后勤,那么,他就能安稳地研究发明。
等三十多年后,徐闻已经非常强大了,到时候他想出去或者想留下,都没问题。
也不排除他根本留不久,毕竟,万一他的研究成果太大了呢?
当晚,蔡校长和董部长就知道徐闻被忽悠留下了。
罢了,他们也乐见其成。
毕竟,扎根于底层工厂,对年轻的刘光福来说,反而是好事。
徐闻的工资级别还不好确定,现在先用基本的技术干部岗位定下48.5元的每个月工资。
之后,他还得考各种证,工资才能提高。
尤其是要考工程师证。
具体怎么考,考什么内容,徐闻咨询起周厂长。
周厂长介绍了起来。
原来在校大学生或是有三年工作经历的大学同等学历的毕业生都可以报考。
工程师等级只能一级一级考,并且每高一级,都会对科研有要求。
工程师考试时间,每年有两次,一次是三月,一次是十月。
报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去市工会总局,第二个就是学校或是单位统一报名。
徐闻想考的话,最近有三月份那次机会,他想回学校去报名。
到时候问庄教授就好。
时间不早了,大家吃了午饭,然后周厂长安排了他的秘书小吴带徐闻逛逛。
吴秘书知道周厂长对徐闻的看重,对徐闻很是热情的。
吴秘书先带着徐闻去登记宿舍,一间单身宿舍,只有床铺,其余物资都没有。
徐闻打算明天再来安排。
随后逛了一下工厂,毕竟,得知道去哪里吃饭嘛。
最后去车间找师傅,介绍他们认识,让他们有空带一下徐闻。
徐闻能学多少,就看他自己了。
一听说这是技术部的未来工程师,还是清华大学生,大师傅们也不敢怠慢了。
徐闻也很虚心,认真和他们交流,说过明天过来跟他们学习。
就这样,徐闻在59年的1月份正式有了一份工作。
晚上,周厂长请了徐闻吃晚饭,本来要送他回去的,结果徐闻说他每天晨练。
他从这里跑步回去,一点都不累。
说得周厂长更喜欢他了,因为,他就是军人出身的,喜欢身体素质好的。
“小刘,你这当兵的话,肯定很有潜力。不过你那么聪明,还是做研究,更能发挥你的能力。”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138/2251172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