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章 胎穿四合院刘光福(17)
接下来,徐闻真的被提干了,副科级,技术部的一个组长,专门给他安排了手下十人,还有个能干老实的副手小郑。
徐闻对这个安排很满意。
加上工资又涨了,每个月他就可以多买几本书了。
他忙的时候,有小郑在,他也能放心很多。
为了让组员们水平提高更快,徐闻特别整理了一份考试用机械工程师资料,让他们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学习。
组员们对屈居于徐闻手下,没有任何意见,因为,徐闻在厂里是出名了的,绝对的天才。
没有谁能那么的全能,至少他们没见过。
现在见识到了,看着组长整理的资料,以前很多没想明白的,如今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
于是,大家对徐闻更是热情,积极给他端茶倒水。
徐闻的办公桌每天都被擦得很干净呢。
搞得他有点无奈呢。
只能尽心提点一下了。
……
既然能用资料作为功劳提干了,徐闻就在放假的时候,回家,把锻工需要注意以及需要提升的知识点,告诉了刘海中,让他努努力,升升级。
老二刘光天如果有学也可以。之前建议他去采购部,有点不够周到了。只要他愿意,换个岗位,跟刘海中学习应该是可以的。
徐闻也只是给出建议,不会给他们直接命令的。
……
最近,徐闻已经整理了不少资料,尤其是他通过系统商城买的书,翻译过来后,他再好好消化,最后写成书籍,发表赚钱。
他写出来的已经和原版不一样了。别人不会找上门的。学术界就是这样,借鉴可以,不要抄袭。
这些书写出来后,怎么出版,他可以问一下叶所长或者校长。
这位所长也是很会写论文的。
当然,还得再等等,不能太快了。
他还是有点谨慎的。
最近徐闻忙得都没空回家了。
好在他也不太恋家。
偶尔可惜,没有机会看四合院的八卦了。
徐闻来到四合院世界,总是有点想看热闹,又忍不住破坏这个热闹的感觉。
有点矛盾哈。
这一天,徐闻拿到了奖金,据说是以前的设计图,包括后来的农机设计图,让工业部对徐闻很重视,特别给了他现金奖励,一共300元呢。
已经很不错了。
徐闻没有嫌少。
年代不一样。
现在华国真的很缺钱。
来到这个年代,徐闻如果只是想享受的话,他完全可以在49年前去港城。
即使他年纪小,可别人不知道,他谨慎点,也可能去到的。
既然选择留在这里,假如老老实实做普通工人的话,那他还不如出去呢。
第一个世界为什么他不露头,是因为当时信心不足,他那时候懂的也不太多。
等下次再穿越,估计他又能进化一波了。
果然,还是在现实世界中努力学习,才是最有效率的。
至少从最近来看,他懂的还是太少了。
不然,可以不需要查资料呢。
在休息日的时候,徐闻会回学校,去图书馆看半天的书,然后还了看完的,再借走几本。
据说他的借书证是特批的,可以多借五本书呢。
下午他偶尔会回一趟四合院,买点米面菜回去,亲自下厨,等刘海中他们下班后一起吃。
饭后,他再骑车回单位宿舍住。
如此,生活很规律,也很忙碌。
想起了八卦,听说傻柱要结婚了,到时候他得去看看。
这样也挺好的。
这样不比电视剧更“情满”四合院吗?
……
六月份的时候,他们的8吨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技术终于搞定了,落实成功了。
只要实验成功,就算成功了。
接下来就是忙碌的实验生产过程了。
工厂的各位领导,尤其是书记,厂长,副厂长们,都亲自来现场了。
毕竟,这是很重要的时刻。
这个车间为什么那么难建造呢?
除了得解决技术原理之外,还有一些材料和设备,国内没有,还得想办法出去买,这才拖了这么久。
徐闻觉得,幸好这不需要他负责,不然他真搞不定啊。难道还从系统商城里买了,凭空拿出来?
他可不想为此浪费穿越机会。
能不暴露肯定不能暴露了。
最近徐闻更重点学数学和物理了,尤其是两弹一星类的书,还有钱老的《工程控制论》。
据说,这是天书。
徐闻看的英文原版,还是看得懂的。
果然,他也是神仙级别的选手了。
最近,徐闻终于完成了两本书的创作。如果一下子拿出来,他怕会吓到人。
所以,他还在等时机。
还好,他一直以来积极努力学习,给了大家好印象,让大家相信,勤奋的天才,研究出什么来,都不奇怪。
徐闻还记得北边的老大哥要和我们决裂了,开始撤离专家了。
短暂的困难后,先辈们深知不能求人了。
由此开始了我们的自主创新之路。
这就是好事。
娘有爹有不如自己有。
被卡脖子太难受了。
徐闻觉得自己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反而是整理出更多的资料,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
发明创造,暂时没这么紧急了。
当然,接下来他还是会在材料学上多多用心。
毕竟,工业化的进程,是最容易被材料所限制的。
……
七月份的时候,傻柱结婚,徐闻正好休息,就回去参加了他的婚礼,送上了一对热水壶,已经算是重礼了。
他的票不怎么用得上,正好拿来送礼了。
傻柱媳妇姓卢,以后就叫她何卢氏了。
刘光齐似乎有对象了,他都开始注意形象了。
只是家里住房的确有点紧张了。
果然,儿子多了,就得考虑房子和彩礼问题。
房子现在不能买卖,只能等分房,工作年限没到,他们两个还分不了房。
只能再等等了,反正他们年龄还小。
刘光齐他们觉得住家里多好,只要上交部分工资,手里还留有存款。
如今,家里条件好了,吃的没那么省了。只是,马上面临饥荒,得注意了。
如果自己吃得太好,容易被嫉妒的。
刘家过得比电视剧里的好多了。
主要还是徐闻的工资高。
当家里人听说徐闻的工资比刘海中的还高的时候,都张大了嘴巴,差点合不拢了。
果然,还是高学历的人才厉害。
其实他们不知道,这只是因为徐闻真的厉害。
还别说,徐闻真的去咨询了蔡院长,可以考多几个证吗?怎么考?他那些设计图算不算科研成果,能不能考七级机械工程师了?
如果同时有几个证,工资怎么算?选择最高那个?
叠加的想法,应该是做梦。
据说现在最大的领导的工资都才六百多呢。
估计蔡院长也没见过这种情况,毕竟,全能的人才还是太少见了。他都没回答上来,只说帮徐闻去问问。
现在还没消息呢。
徐闻只能继续学习了。
卷得他的组员都很认真学习。
他们十月份也要考试,争取升级。
徐闻晚上还是继续写书。
存货越来越多了,他打算先放出一本数学类的书,和一本物理类的书,他要先从理论出发,让人们习惯他的高产再说。
于是,他在下一次去找校长的时候,拿上了书,这种纯理论的书出版,找学校最好了。
名校的关系网是很发达的。
蔡校长对他的天才已经适应了。
只是写书而已,正常。
又说起考证的事情,能考什么证都可以考,甚至还可以给他专门安排时间,毕竟,天才得有天才的待遇嘛。
只是,工资叠加是难了,除非在不同机构挂名。
徐闻不知道他的名声已经在上层传开了。
几位大领导都知道他了。
炼钢技术能突破,他功不可没,大领导怎么可能不关注呢?
如果徐闻知道的话他会很高兴的。
蔡校长看到有数学书,干脆把华教授请来了,让他和徐闻认识,反正都是学校的老师和学生。
让他们自己沟通去。
徐闻很惊喜,华教授耶!
两个人聊了一会数学,华教授就知道他的水平了,很不错。他拿走了徐闻的书,说帮他看看,以后有什么数学问题,可以去他办公室找他。
徐闻当然高兴地答应了。
物理的书,蔡校长则找来了物理系主任何主任。
校长真是对他太好了,找来的都是系主任。
何主任也是一样的态度,他是研究核能的,同时对教育则很有心得,和徐闻沟通得很顺畅。
徐闻很开心,又有了两个大佬靠山。
有空得多去请教请教。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138/2251171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