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2章 胎穿首负的私生子(3)
徐闻一开始没急着出王炸产品,先拿出小成果,大家磨合磨合再说。
想想徐闻都觉得自己作弊。
他拿着几辈子的成果来和别人竞争,不是作弊是什么?
好在徐闻是真的三观正,他不会自己吃肉了,不让别人喝汤。他甚至会邀请别人来吃肉。
当然,只能是国企,或者全资民企。
有老外的都不行。
甚至徐闻以后谈判的时候,还会要求他们提高员工福利待遇。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
成果很快就出来了,他选择研究员还是很有实力的。初步磨合效果不错。
徐闻又给出第二次资料,这次升级了。是更高的技术,估计他们消化也要一段时间。
比如最先进的办公软件,电脑软件,还有安全软件,手机智能系统,画图还有设计软件等等。
因为他们研究所设备不够,还是研究这些软件更方便。
别小看这些软件,卖起来很赚钱的。
徐闻慢慢给出资料,没有直接给答案,这样太假了。
毕竟,他的身份,别人查不出来,官方还查不出来吗?
可以天才,但不能太过分了。
徐闻发现,只要是他亲自安排的资产,给公司的投资都算是花销,不过金融投资那里不算花销。
所以,他现在也是有1个亿的撒币经验值了。
徐闻用来提升了计算机技术,这个是最基本的技能,在这个世界很有用。
还有接下来,他得继续邀请天才去研究所工作,甚至可以提前投资。
正好,徐闻在网上好好过滤了一波,找出不少人,他再仔细研究过滤,又排除了不少人选。
最后,他把名单给林总。
“林总,这些名单你看着跟进,这是给我们研究所做人才储备的。你要上心哦。”
“明白,老板。”
林军也觉得可行,接下来就去安排人去执行了。
徐闻主要负责和他对接,林军再去安排工作,徐闻就很喜欢这样的模式。
林军也喜欢,他也认为没必要亲力亲为了,更何况,他有两个副手呢。
徐闻的想法是,提前培养后续人才,包括基础学科的,比如数理化,还有管理,投资,财务方面的人才。
以后他的研究所规模只会越来越大,必须要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当然,他也不过分,不要最顶级的人才。那些是留给官方的。
他只要一些中等的,甚至低等的人才,同时,他们还得三观正,认真努力。
那么可以选择的人选还是很多的。
他又想着以后研究所,还得买地来扩建,现在地价那么高,买来不太划算。
不过徐闻想着,不一定在羊城买嘛。
选择附近小点的城市,和当地政府沟通和,找块便宜的地方,应该不算难。
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徐闻只是提前和林总说一下规划而已。
主要是现在他们的资金还不够,圈那么一大块地方,建房,买实验设备,需要的资金也不小的。
还是等等研究所赚大钱以后再说。
那些软件在徐闻提供的资料雏形基础上,进度还是很快的。
半年后,这些软件陆续完工,林军带着徐闻亲自去了研究所,徐闻趁机给大家做了催眠,让他们忠心研究所和保密所有研究成果。
大家不知道徐闻的身份,还以为是林军的儿子呢,他们也没解释,徐闻的身份还是得继续隐瞒。
徐闻去了几趟,才终于把研究所的所有人催眠了一遍,必须保证忠心和保密才行。
莫岚芝对林军也熟悉了起来,尤其是徐闻的手段下,因此,他现在出门也没什么困难了。
只有两个人独处的时候,林军才表现出尊敬来。
徐闻心想,这家伙演技不错嘛。
林军有家庭,还很和睦,不然,徐闻都得担心他老妈被林总拿下。
好在没有这种狗血剧情发生。
徐闻已经提前在股市里埋伏了一些软件公司。
林军带着团队,拿着他们的研究去推销他们软件的时候,根据徐闻的指示,优先那些上市公司。
别说,降维打击,别人不买也不行,更何况,徐闻给的建议很有诚意。
就是大家有钱一起赚。
徐闻知道自己降维打击了,如果还吃独食,会被官方盯上的。他也没牛到可以和官方对着干的地步。
以后,他还打算研究一些利于国家的技术,便宜卖给官方呢。
这个事情现在已经在安排了。
卖软件赚钱后,又可以继续招人了。
徐闻又拿出一些王炸产品了。
赚得多又不会被人盯上的产品。
为此,徐闻还专门调查了现在的科技和市场。
比如特效技术,无人机技术,机器人技术,智能手机,智能家具等等,都可以提前研究了,这些技术,官方应该也很需要。
还有一些医药,材料的研究。
有一些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的成果,徐闻干脆直接像上个世界一样,发匿名邮件送给官方了。
比如各种猜想,新能源技术,物理技术,甚至可控核聚变,电磁炮,量子通信,芯片等等。
徐闻想了想,他的确不能什么自己都做了。这就太过分了。
当然即使是之前他安排的研究,徐闻也担心现在的研究员能否搞得定。
为此,徐闻和林军网上沟通了几次,又招了一批研究员,才算有把握可以实现徐闻的设想。
新来的研究员都签了保密协议,徐闻又专门跟着林军去视察了一圈,把大家都给催眠了,让他们忠心保密,徐闻不愿意有一丝的麻烦。
催眠后,徐闻才放心地把更先进的技术资料给他们研究了。
各方面的内容都有,比如智能手机,机器人,无人机技术,环保科技,特效技术等等,林军看着这样的技术清单,从震撼到麻木。
他带着两个副总,配合着研究员,努力做好后勤工作,如果研究员人手不够,就按着徐闻的名单,继续去挖人。
不过,以后有新人进来,徐闻要亲自去见面了,毕竟,只有他催眠后,才能真的可信。
那边在努力,徐闻这边也开始布局股市了。
之前布局的那一批股票,的确大赚了,因为那些上市公司拿到新技术,积极去做了宣传,股价自然有表现。涨得高了,徐闻就会逐渐减仓,落袋为安。
现在呢?可以开始新的布局了。
徐闻知道自己肯定优先找不错的上市公司合作,这样也不算作弊。
他只是提前投资而已,而且到时候是真的利好,不像有些主力,炒作假消息,纯粹是故意割韭菜。
所以,徐闻又提前埋伏了一些上市企业,做短线的话,最多是在这些个股的基础上操作。
金融和研究所的钱赚得太快,显得他的小说收入不显眼了。
这个月,徐闻又发了新小说,那本讲金融以及好几个职业的小说,它的背景如果和现实有误差,就当做是架空的,反正,这样不会影响阅读。
如今徐闻同时更新两本小说,每天4万字的更新,似乎夸张了点,不能再加了。
如今,小说月收入两百万以上,在作者里算非常厉害了,可对比他其他盈利模式,的确还有点弱的。
不过,徐闻挺喜欢这样的。小说的收入真的稳定。只要他能坚持更新。
他空间的硬盘里,有很多作品是他写的,还能这样发表五十多年呢。
徐闻现在幼儿园不用去,他都宅在家里,晚上住在空间里,趁现在没人盯着他,他要在空间里,努力地学习。
尤其是计算机知识,他必须要遥遥领先。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138/2249499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