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章 空间升级了
顾清如的申请书送上去后,流程卡在了政委那里。
办公室里的挂钟咔嗒作响,政委赵志国戴着老花镜,手在顾清如的政审表上敲了敲,眉头紧锁:
“这个同志的出身做卫生员……是不是不合适?”
他抬眼看向刘卫东,语气里带着审视。
刘卫东站在桌前,神色平静。
“赵政委,您知道的,边疆现在缺医少药,需要技术人才。”
“十几日前,就是这位同志给我做的急救,不然站在师父您眼前的可就不是我了。”
赵政委听后一改严肃,面部线条柔软了许多。
“卫东啊……”他叹了口气,语气里透出长辈的无奈,
“你知道现在是什么风向,她父亲,档案里写得清清楚楚。”
刘卫东没接话,只是从内兜摸出一包烟,抽出一根递过去。
赵政委瞪他一眼,却还是接了,就着徒弟凑上来的火柴点燃。
烟雾缭绕中,墙上的主席像显得模糊起来。
“这位同志我看行,有急救技术,是边疆需要的。”
他拿起钢笔,在顾清如的政审表上添了一行备注:
“该同志急救技术过硬,可改造使用。”
“下不为例。”最终赵政委拉开抽屉,钢印重重按在申请表上。
却在落款处偏了半分——
这是他们师徒间的老暗号,意味着“有人盯着,自己小心”。
另一边,顾清如还在准备着下乡物资。
六点的国营菜市场,顾清如排在队伍后面。
想要买瘦肉,凌晨三四点就得来排队了。
售货员的铁钩在案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她递上肉票和知青证明:“猪板油,三斤。”
张一刀瞥了眼证明,突然压低声音:“知青啊?给你搭两根筒子骨,不算票。”
“谢谢同志!”骨头和肥肉被报纸裹着塞进了网兜。
猪板油顾清如买回去炼油的,因为猪肉拌饭贼香!
顾清如拎着沉甸甸的猪板油和筒子骨刚拐进弄堂,就看见邮政局的绿色自行车停在她家门前。
邮递员小张正往门缝里塞通知单。
"同志,有你的信!"小张抹了把汗,从帆布包里掏出个信封,"收到签个字。"
她接过那封盖着"边疆建设兵团"红戳的信,打开看后心彻底放了下来。
同志:经组织审查批准,录取你为我兵团第七师卫生队卫生员(非干部编制)。请于1966年6月15日前,持本通知及户口迁移证至xx办事处报到。
信上还增补着一列手写批注:"6月20日统一乘军列进疆"。
由于顾清如将顾家老宅半捐半租给了街道红委会王主任,他大手一挥就给顾清如开了绿灯,很快办好了介绍信,和户口迁移手续。
“小顾同志,户口迁移手续我让小刘帮你跑。到时候办好了你来拿就行。”
“边疆条件艰苦,你觉悟高啊,抓紧时间多置办点行李。”
“你家房子的租户下个月才搬进来,你多住几天没关系。"
“谢谢王主任。”
接下来的日子,顾清如像一只忙碌的蚂蚁,穿梭在供销社、百货公司、国营饭店和家之间。
距离出发去新疆还有一个月,她必须抓紧时间囤货。
在外面采买好背着挎包回家后,顾清如反锁房门,闪身进入空间。
让顾清如欣喜的是,从她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她的空间发生了变化!
原本只有十几平米的药堂,如今竟扩展成了一处一百多平的院子。
堆得满满当当的药堂终于恢复了本来面貌。
推开药堂边上的木门,后面是一个青砖铺就的天井内院,院角有一口古井,井水清冽甘甜。
正对药堂的是三间屋子:一间宽敞的屋子作为储藏室、一间带土灶的厨房,还有一间带抽水马桶的洗手间,这在七十年代简直是奢侈。
尤其是洗手间,让顾清如欣喜不已,她是真的接受不了旱厕啊。
打开储藏室,三面墙都是实木货架,分门别类地码放着顾清如囤的物资——
第一个货架是粮食储备:触手可及的地方整齐排列着二十多个陶罐,里面装着大米、面粉、玉米面,还有咸肉、火腿和干菜。
十几个小陶罐贴着红纸标签,分别写着"盐"、"糖"、"油"、"酱油"、"醋"。
几个竹筒里满满当当放着两百个鸡蛋,十斤猪排骨、五只老母鸡。
竹篮里是各种干货、梅干菜、香菇、海带等等。
最上层则用红绸布包着家里的古董首饰和几本家传医书,暂时用不上,但绝不能丢。
第二个货架是药品物资:
顾清如从黑市淘来的西药:安乃近、云南白药、消炎粉、纱布、酒精,盘尼西林。外科用品:手术刀片2把,油纸裹着羊肠线、绷带、注射器等。
一排货架装着自制药品,有虎骨药酒,治风湿的;紫草膏,专门治冻疮;避瘟散,雄黄和苍术,粉末包,野外可以防蛇虫。
上层则放着金条、地契、古董珠宝之类的。
第三个货架是日用品和熟食:最显眼的是两摞崭新的铝饭盒
这是她通过街道办的张大姐,用两条"大前门"香烟换来的内部供应品。
每个饭盒都严严实实地盖着铝制饭盒盖,里面存着从国营饭店"囤"来的硬菜:
红烧肉10份——国营饭店大厨的绝活,每周限量供应两次,还是和老周头他们一起去买,才囤了这么多;
红烧鱼30份——草鱼斩成段,鱼皮煎得金黄,汤汁里飘着葱姜;
肉末豆腐20份——嫩豆腐上铺着炒香的肉臊,还撒了胡椒粉;
时令素菜各20份:醋溜白菜酸香扑鼻、西红柿炒鸡蛋红黄相间……
旁边几个大号玻璃罐是周坤从制药厂顺来的,原本装试剂,现在塞满白面馒头、花卷和肉包,每个都用油纸隔开,防止粘连。
顾清如摸了摸最边上那个缸子,这是今早刚从饭店端回来的烧茄子,紫亮的茄块裹着酱汁,还带着锅气。
下面货架装着顾清如囤的1床厚棉被、厚棉袄、厚棉鞋、狗皮帽子、羊毛毯子。
还有一床厚棉被、羊毛毯和厚棉袄棉鞋棉帽都给父亲寄去了。
看着这些物资,顾清如觉得自己在空间生活一年都没问题。
街道喇叭正在广播:"广大知青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
天井内院的青石桌上,摆着刚从国营饭店端回来的烧茄子,紫亮的茄块裹着浓稠酱汁,蒜末炸得金黄,还冒着丝丝热气。
顾清如从搪瓷缸夹出一块红烧肉,肥肉部分晶莹剔透。
取出一个暄软的白面馒头,掰开蘸了蘸红烧肉肉汁,咬下去的瞬间,猪油混着酱油香在舌尖炸开。
明天,就要乘火车去边疆了!
今天先补一补。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075/2253217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