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上山捡柴火
关于连队王铁柱的失踪,顾清如捏着搪瓷缸陷入沉思。
宋毅离开连队时,曾经和李峰说过假药的事情,李峰是知情者。
刘建军前脚被抓,王铁军后脚就失踪了,很有可能是因为涉事其中而被人灭了口。
李峰知道了这件事,第一反应选择是“捂盖子”,这也符合他之前一贯的作风,只抓生产,不碰是非。在连队是非面前习惯装好人、装糊涂。
只有当这件事情牵涉到他个人利益时,他才会站出来。
周红梅和刘芳芳还在低声争论王铁军的去向。
是逃了?遇到熊了?还是被“处理”了?
但无论哪种猜测,都裹着一层挥之不去的寒意。
顾清如若有所思,安慰两个姑娘道:“先别乱猜,说不定是调走了。”
地窝子一下子安静了。
周红梅和刘芳芳对视一眼,谁也没再说话。
有些事,点到即止。
周红梅为了缓解气氛,故意夸张地咬了口沙枣:
“哎呀!这沙枣也好甜!清如,你下次去县城,再帮我带点呗?”
刘芳芳:“对,带点回来,咱们偷偷放在卫生室,馋了就来蹭一口。”
顾清如笑着点头:行,下次给你们带一麻袋。”
两人起身告辞时,她翻出她们托她带的挂面和红糖。
周红梅接过挂面,“对了,明天下工后,咱们去后山捡柴火,一起不?”
“去。”顾清如应得干脆。
看着两人消失的背影,顾清如喊顾青松回来洗漱休息。
睡觉前,她检查了一下背篓,除了柴刀,还特意准备了辣椒粉和铁皮饭盒。
这些都是防熊用的。
刚才听她们说有人看见山里有熊,这时候野果正是成熟的时候,熊爱吃野果,会有熊出没不奇怪。
煤油灯被吹灭的刹那, 地窝子陷入一片黑暗……
十月的边疆,寒风已带着凛冽的预兆。
秋收刚过,顾清如的任务单里就添了一个新条目:捡柴火。
这时候囤积的柴火,都是留着冬天烧炕用的。
老职工们常说,北疆的冬天很冷很长。
从十一月到次年三月,炕火一熄,屋里眨眼就能结霜。
有经验的,夏天进山就顺手捎回枯枝;而像顾清如这样的新知青,直到冷风咬耳朵了,才慌慌张张跟着大部队往山里钻。
连队有规定,活树是不能砍的。
连队近处的干柴早被捡光了,只剩些扎手的刺条子。
顾清如和弟弟顾青松跟着老职工们翻过山梁,寻找立枯木和风倒木。
"今天运气不错啊!"老职工王叔擦了擦额头的汗,指着前方一小片枯木林笑道。
男知青们立刻抡着斧子,找准目标开始劈砍枯木,沉闷的劈砍声在山谷间回荡。
女知青们则站在一边,等树砍倒,麻利地修理着砍下的枝杈。
顾青松年纪小,力气不足,顾清如便让他负责捡柴火和捆柴。
“姐,再捡一捆够吧?”顾青松缩着脖子,怀里抱着一小捆干柴。
“嗯,今天差不多了。”顾清如点点头,目光却扫向不远处的枯木林。
那里地上还倒着几根粗壮的枯木,足够烧两天。
她环顾四周,其它知青都在各自忙碌着,见没有人注意这边,她走过去弯腰假装整理柴捆,指尖悄悄碰触地面。
唰——
几根枯木瞬间消失,悄无声息地落入她的空间。
枯木砍好后,众人开始往回走。
男知青们弓着腰,扛着碗口粗的枯木,喘着粗气往前挪。
女知青们扛不动枯木,背上背着砍下来的枝杈。
顾清如走在队伍末尾,背着一捆枯枝,顾青松怀里抱着一小捆细枝。
明面上,她只背了一小捆柴火,看着比别人少多了。
但没人知道,她的空间里已经堆了足够烧半个月的干柴。
“再……再走半小时……就到连队了……”张建年咬牙道,汗水直滴。
这时候,众人会一起唱歌,仿佛唱歌就能提起力量似得。
“团结就是力量——!”
粗犷的嗓音在山谷里回荡,惊起几只寒鸦。
有时候走累了,停下来休息会,老职工会讲些连队旧事。
张大山蹲在倒木上,点了支烟,火星子在暮色里明明灭灭。
几个年轻知青围坐一圈。
“六二年那会儿,咱们连还没通电,冬天全靠烧柴……”
“那时候,柴火就是命。”
“有一年,雪下得早,十月底就封了山。
连队存的柴不够,炕火一断,屋里眨眼就能冻裂搪瓷缸。”
张建年听得入神, “那咋办?”
张大山嘬了口烟,咧嘴一笑,
“咋办?拆呗。”
“拆门板,先卸食堂的,再拆仓库的,最后连队部的办公桌都劈了烧。”
“挖树根,雪地里刨出老树墩子,烧起来油性大,烟能熏黑半边天。”
“后来师部知道了,把连长骂得狗血淋头。”
他弹了弹烟灰,
周红梅插嘴:“要是现在又封山呢?”
张大山把烟头摁灭在树皮上,咧嘴笑了:“那就看谁先拆了李连长的办公桌喽。”
众人哄笑。
休息后,男知青们继续扛着枯木前行,也许是张大山的故事起了效果,大家都干劲十足。
张大山走在顾清如旁边,突然压低声音:
“顾知青,你进山采药要小心点,天山里有熊瞎子。尤其是秋天,出没的多一些。”
他指了指远处山崖。
“专在野狍子经过的小路上方蹲守,搬起石头砸猎物。”
顾青松吓得一哆嗦,手里的柴火差点掉地上。
周红梅笑着说,“班长,你别吓唬小孩子。”
张大山笑笑,没说话。
顾清如眯起眼,看向他指的方向,
陡峭的山崖上,几块松动的岩石悬在边缘,像是随时会滚落。
夜幕降临,顾清如闪身进入空间,迎面便听见一阵细弱的"啾啾"声。
阿花正昂首挺胸地领着一群毛茸茸的小绒球在鸡舍里巡视,俨然一副威严母亲的模样。
她蹲下仔细观察,三只芦花小鸡,毛茸茸的挤作一团,黄褐色的绒毛上点缀着黑色条纹。
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不时啄食地上的碎谷粒。
然而第四只却与其它三只不一样,它浑身漆黑,喙和爪子呈暗红色。
这小家伙破壳当天就显露出凶性,把一只芦花小鸡的翅膀啄出了血。
顾清如只得将它单独隔开。
奇怪的是,这只黑羽小鸡对她却格外亲昵。
一见她靠近,就迫不及待地挤到围栏边,用脑袋轻轻蹭她的裤脚,暗红色的喙发出轻柔的"咯咯"声。
还有两个蛋静静躺在鸡窝,正当顾清如准备检查最后两颗蛋时,突然听到"咔"的一声脆响。
第五个蛋壳自行裂开一道缝隙,紧接着第六个蛋也相继破裂。
然而里面既没有小鸡,也没有蛋黄,只有一摊黏稠的金色液体。
阿花立即扑腾翅膀冲过去,疯狂地啄食起液体。
十分钟后,它的羽毛变得油亮,眼神变得睿智一些。
顾清如尝试给出一些简单指令,比如蹲下、回鸡窝等命令,它不光完成了还轻轻“咕”一声作为回应。
看来那金色液体有神奇的作用,阿花居然变得聪明了。
顾清如吩咐它照顾好小鸡,就离开了空间。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075/2253204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