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1948开局买下东厢房 > 第7章 藏锋守拙 积微成著

第7章 藏锋守拙 积微成著


五二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悄无声息一些。北京城的胡同里,政治学习的标语愈发醒目,人们交谈间,“计划”、“供应”成了高频词。一种新的秩序,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渗透进日常生活的毛细血管。

何雨柱穿着那身深蓝色的供销社工作服,每天准时出现在街道供销合作社的后院仓库。库管员的工作,琐碎、枯燥,却需要极大的细心和耐心。清点凌晨送来的蔬菜筐,核对副食品店的糖盐酱醋订单,记录布匹百货的进出流水…他做得一丝不苟。

社里的老职工起初还有些嘀咕,觉得派个半大孩子来管仓库,未免儿戏。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何雨柱不一样。识字,会算盘,脑子活络,入库出库的账目记得清清楚楚,码放货物也自有章法,从没出过差错。而且性子沉静,不偷奸耍滑,让干嘛就干嘛,从不叫苦抱怨。

“柱子,把这批新到的暖水瓶点数入库,登记一下。”

“欸,张师傅,这就去。”

“柱子,副食店王经理来提五十斤盐,你带他去库房,盯着过秤。”

“好嘞,李会计。”

他客气地称呼每一位老职工,态度不卑不亢,活儿干得漂亮利索。渐渐地,社里人也接受了他,偶尔闲谈时,也会带他一句。

“柱子,听说你一个人带着妹妹?”

“嗯,爹妈都没了。”

“不容易啊…好歹有份稳定工作,饿不着。”

“是,组织上照顾。”

对话往往到此为止。何雨柱从不诉苦,也不多言,将自己牢牢包裹在“懂事、本分、可怜但争气”的壳子里。这份沉稳,让他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打探和麻烦。

工作的便利,是隐形的福利。他能第一时间知道哪些东西紧俏,哪些可能会到货。虽然东西都是公家的,他手指头比脸还干净,绝不沾一分一毫,但信息本身就是财富。他能赶在别人之前,用那点微薄的工资,合理合规地买到些急需的物件——比如一把新暖壶,或者一块处理布的布头,给雨水做件新褂子。

更重要的是仓库的环境。这里相对独立,人员往来简单,给了他极大的安全感。他常常利用午休或独自清点的短暂空隙,意念沉入空间,整理那浩瀚的物资,或者只是“看”着那几箱深埋地下的黄金,感受那份无人知晓的底气。

下班铃声一响,他立刻收拾好东西,绝不耽搁,快步回家。雨水已经上学了,他得赶回去给她做饭,检查功课。

家里的生活,依旧维持在“清贫”的水平线上。棒子面窝头,咸菜疙瘩,清水煮白菜是常态。但他总有办法,让日子过得不那么难熬。

熬粥的棒子面里,会掺入极少量空间里更细腻的玉米粉,让口感不那么粗糙。炒白菜时,锅边会飞快地溜上一勺空间猪油,香气瞬间激发出来,却又很快消散在通风的屋子里。偶尔,他会从空间里取一小块冰糖,化在水里给雨水喝,告诉她这是师父给的。

他做得极其谨慎,每一次“改善”都控制在肉眼难以分辨、香气转瞬即逝的范围内,绝不留下任何把柄。雨水是他的唯一观众和受益人,小姑娘被哥哥叮嘱得牢牢的,从不在外多说一句家里吃什么。

院里的人,看他们兄妹俩,依旧是同情夹杂着些许轻视。

“柱子,今儿又吃窝头咸菜啊?”贾张氏纳着鞋底,瞥见他手里的伙食,嗓门总是格外响亮。

“嗯,张婶儿,能吃飽就行。”何雨柱笑笑,端着碗进屋,关上门。

易中海偶尔会在下班时“碰巧”遇到他,状似随意地问问工作情况,或者“关心”一下雨水上学的事。何雨柱的回答总是简短、客气,滴水不漏,绝不给他任何深入话题的机会。易中海看着他日渐沉稳的眉眼和那身供销社的工作服,眼神复杂,最终也只是点点头走开。

聋老太太似乎彻底熄了从他这里捞好处的心思,见面时那耷拉的眼皮里,偶尔泄出点冷光,却也不再主动招惹。

何雨柱乐得清静。他像一只辛勤的工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悄无声息地加固着自己的巢穴。

他开始有意识地收集信息。供销社里订着《北京日报》,他每天都会仔细看,从字里行间捕捉政策风向。同事们闲聊时提到的各种供应变化、风声动向,他都默默记下。他甚至用意念在空间里弄了个小小的“档案库”,将有用的信息分门别类记录下来。

他知道,真正的巨变尚未到来。关于粮食如何更精细分配的风声似乎越来越紧,那才是真正考验的开始。他必须在那之前,做好万全的准备。

日子,就在这种外松内紧、藏锋守拙的状态下,一天天流过。

他像一棵看似柔弱的树苗,将根系深深扎入无人可见的肥沃土壤,表面却只露出适应贫瘠岩层的顽强姿态。

他在等待,也在成长。

等待着属于他的时代风起,也成长到足以迎接任何挑战。

四合院的天空依旧狭窄,但他的内心,早已规划好了通往广阔世界的蓝图。每一步,都走得稳当而坚定。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057/2253247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