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春雨润物 雏鹰展翅
五四年开春的雨水格外勤快,淅淅沥沥地敲打着四合院的灰瓦,洗刷去一冬的尘垢,也滋润着胡同里刚冒头的嫩绿。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和一种万物复苏的生机。
雨水挎着哥哥给她改小的旧书包,踩着湿漉漉的青砖路,小跑着进了院门,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哥!哥!”她还没进屋就喊了起来,声音清脆,“我作文比赛得奖了!全区三等奖!”
何雨柱正在屋里就着窗外天光修补一个箩筐,闻声抬起头,看到妹妹举着一张湿了点边角却依旧平整的奖状,眼睛亮得像星星。他放下手里的活,接过奖状。红纸黑字,盖着区教育科的章,写着实实在在的褒奖词。
一股热流涌上心头,比他自己发了横财还高兴。他揉了揉雨水的头发:“好!真好!雨水真给哥长脸!”这奖状,在这年月,比什么都金贵。它代表着妹妹的聪慧和努力,也代表着他这个哥哥没白当。
雨水叽叽喳喳地说着比赛的过程,老师的夸奖,同学的羡慕。何雨柱安静地听着,脸上是难得的、毫无掩饰的欣慰笑容。这消息像一阵春风,瞬间吹散了屋里因天气带来的些许阴霾。
奖状的事很快在院里传开了。这回引起的震动,比上次算术获奖更大。
贾张氏纳鞋底的手停了一下,撇撇嘴:“丫头片子,文章写得好能当饭吃?”但语气里的酸味掩不住。
前院孙奶奶特意过来看了看奖状,拉着雨水的手直夸:“好孩子,真是文曲星下凡!柱子,你这哥哥当得值!”
就连易中海下班回来听说后,也难得地在何雨柱门口停下脚步,认真看了看那张奖状,点点头:“雨水是块读书的料。柱子,以后有啥困难,跟大伙说,不能耽误孩子。”这话里,多了几分真诚的考量,似乎雨水展现出的潜力,让她(连带何雨柱)在院里的价值评估体系里又上升了一位。
何雨柱依旧客气地应对,将功劳归于学校老师教得好,雨水自己努力。但他心里明白,妹妹越优秀,他们兄妹在这个院里的根基就越稳,某些人想轻易拿捏他们,就得掂量掂量。
他将奖状仔细地贴在屋里最显眼的墙上。那方寸红纸,成了这间简陋屋子里最亮眼的装饰,也无声地宣告着这个家的希望和未来。
春雨连绵,供销社仓库里有些返潮。何雨柱的工作多了一项:定期检查货垛,防止霉变。他干得格外仔细,那些粮食、布匹,在他眼里不仅是公家财产,更是维系社会运转的毛细血管,值得用心呵护。
工作的间隙,他注意到票据的变化正在加速。那种最初样式各异的“购买证”、“供应券”,正逐渐被更统一、更规范的票证所取代。纸张更挺括,印刷更精细,防伪标记也隐约可见。发放和回收流程愈发严格,社里专门组织了学习,考核不及格甚至可能影响工作。
何雨柱学得最快,记得最牢。各种票证的使用范围、有效期、兑换比例,他清清楚楚。老会计有时都得问他一句:“柱子,这新发的工业券,买暖水瓶跟买铁锅是一个标准吗?”
这种对规则的精准把握,让他避免了许多可能的差错,也让他更能清晰地看到物资流动的脉络。他知道,哪类票据对应商品的稀缺程度更高,哪些只是走个形式。
下班后,他不再只是辅导雨水功课,开始有意识地教她认识这些票据。
“雨水,看,这是最新的肥皂票,一个月就这么一张,能买一块肥皂。”
“这是棉花票,冬天絮棉袄用的,特别重要,不能弄丢了。”
他甚至还用废纸做了些简单的“模拟票证”,和雨水玩“买东西”的游戏,让她在游戏中理解规划和珍惜。
雨水学得很快,对家里那点珍贵的票证也变得格外上心,小心地帮哥哥保管整理。兄妹俩在昏暗的灯下头碰头地计算着票证和家用,成了雨夜里最温暖的画面。
外界的变化愈发明显。街面上的商店里,标注“凭票供应”的商品越来越多。人们排队时讨论的话题,也彻底从“多少钱”变成了“要什么票”、“还有没有份”。
四合院里,那种自发形成的、由易中海等人出面调解邻里小纠纷的模式,似乎也更频繁了些。谁家借了票证没及时还,谁家觉得分配不公,都会有人去找易中海或者另外两位较有威望的老住户说道说道。一种基于熟人社会和新规则磨合下的微妙的秩序,正在慢慢形成。
何雨柱冷眼旁观,谨守着自己的界限。他不主动参与,也不轻易求助,维持着那份“安静本分、努力养家”的形象。
他的地下酒窖,在春雨的滋润下,仿佛也增添了几分醇香。他没有再增添新酒,而是更用心地“养护”着现有的珍藏。用意念检查每一处蜂蜡密封,确保万无一失。这些沉睡的琼浆,是他为未来准备的、跨越时间的礼物。
一个雨后的傍晚,天边挂着淡淡的彩虹。何雨柱下班回来,看到雨水正趴在窗边,看着彩虹在作业本上写写画画。
“画什么呢?”
“哥,你看,像不像一座桥?老师说,知识就是通往未来的桥。”雨水抬起头,眼睛清澈明亮。
何雨柱看着妹妹,又看向窗外那片被雨水洗刷得干干净净的天空。
春雨润物无声,雏鹰羽翼渐丰。
桥,已经在她脚下延伸。
而他,要做的就是守护好这座桥,让她能稳稳地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057/2253246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