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壶口雷鸣与“黄河鲤鱼”的执念
离开延安,何雨柱方向盘一打,直奔壶口而去。路上的景色越发苍凉雄浑,黄河在深深的峡谷中时隐时现,像一条躁动的黄龙。
“领导,准备好耳朵!”何雨柱提前预警,“壶口那动静,跟打雷似的!到时候别吓着!”
安风嘴上说着“哪有那么夸张”,心里却也跟着期待起来。
离瀑布还有好几里地,就隐隐听到了闷雷般的轰鸣声,越靠近,那声音越大,震得人心口都跟着发颤。空气中弥漫着细密的水汽,带着浓浓的土腥味。
停好车,走到观景台,眼前的景象让两人都屏住了呼吸。
巨大的黄河水在这里被挤压收束,然后以万马奔腾之势轰然跌入数十米深的壶形峡谷,激起漫天黄褐色的水雾,咆哮声震耳欲聋。阳光偶尔穿透水雾,折射出小小的彩虹,转瞬即逝。
“我的老天爷…”安风张大了嘴,手里的相机都忘了举起来。这纯粹的自然伟力,比任何人工景观都来得震撼。
何雨柱也看得心潮澎湃,扯着嗓子在轰鸣声中喊:“怎么样领导!够不够劲!这就叫‘黄河之水天上来’!咱那自来水跟这没法比!”
安风好不容易回过神,赶紧举起相机,可面对这磅礴的水汽和动态的景象,她的傻瓜相机显得如此无力,拍出来的照片恐怕只是一片模糊的黄雾。她有些沮丧。
何雨柱看出她的心思,凑到她耳边喊:“别指望拍全了!拍点细节!拍那水砸下去的浪头!拍那石头!拍这水雾!”
安风依言,开始寻找小角度的构图。何雨柱自己也没闲着,拿出相机,装模作样地拍了几张,心里却在琢磨:这水量,这落差…要是建个水电站…打住打住!这是风景区!
在观景台呆了快一小时,两人都被水汽打得半湿,耳朵里嗡嗡作响,却都觉得不虚此行。
往回走的路上,经过一排当地村民摆的小摊。卖的都是大同小异的石头、布老虎、苹果干之类。何雨柱眼睛一亮,看到一个老太太的摊位上摆着几条风干了的黄河鲤鱼,个头不小,看着就扎实。
“领导!黄河大鲤鱼!好东西啊!”他兴奋地搓手,“这炖汤,绝对鲜掉眉毛!咱买两条回去!”
安风看着那硬邦邦的鱼干,有点怀疑:“这…能好吃吗?看着都咬不动。”
“哎呦您不懂!”何雨柱一副行家样子,“就得这样的才好!回去泡发了,用五花肉一起红烧,或者炖豆腐,那叫一个香!这可是黄河里的,野生的!比市场上卖的养殖的强多了!”
他蹲下来,跟老太太讨价还价,最后心满意足地拎了两条最大的鱼干回来,像得了什么宝贝似的塞进后备箱。
安风看着他那个样子,忍不住笑:“瞧你那点出息,跟捡了金元宝似的。”
“这比金元宝实在!”何雨柱得意洋洋,“金元宝又不能炖汤喝!”
离开壶口,他们决定不再返回延安,而是沿着黄河岸边的公路继续向北,准备进入内蒙古地界。路况时好时坏,有时候能紧贴着黄河走,看着浑浊的河水奔腾不息;有时候又得绕进丘陵地带,远离河道。
下午三四点钟,他们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段,发现路边停着一辆抛锚的吉普车。一个戴着眼镜、干部模样的人正焦急地打着电话,但显然信号不好。
何雨柱缓缓把车停下。“领导,我下去问问。”
那人看到有车停下,像看到救星一样迎上来:“同志!麻烦问一下,这附近哪有修车的或者能拖车的地方?我这车突然就熄火,怎么也打不着了!”
何雨柱看了看那辆老旧的北京吉普,又看了看这荒凉的环境,摇摇头:“师傅,这地方,等拖车来估计得天黑了。我帮您看看吧?”
那人将信将疑,但还是打开了引擎盖。何雨柱照例先是用传统方法检查了一遍,电瓶有电,油路似乎也通…他一边检查,一边用意念感知——是点火线圈附近的一个小传感器老化失效了,导致电火花不稳定,在颠簸路上容易熄火。
这种小零件,他身上自然没有备用的。彻底修好不可能。但他有他的办法。
他假装这里拧拧,那里紧紧,最后对那人说:“师傅,可能是个小接触不良,我给您临时处理了一下。您试试现在能打着不?但不敢保证能坚持多久,最好赶紧开到下一个县城彻底检查。”
那人上车一试,果然打着火了!他千恩万谢:“太谢谢您了同志!您可帮了大忙了!您贵姓?在哪工作?”
何雨柱摆摆手,含糊道:“姓何,路过。您快走吧,趁天还没黑!”
看着吉普车远去的背影,何雨柱松了口气。回到车上,安风问:“又修好了?你都快成专业修车的了。”
何雨柱嘿嘿一笑:“没办法,技多不压身!咱这是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
其实他刚才用意念稍微“刺激”了一下那个失效的传感器,让它临时恢复了点功能,撑到县城应该没问题。
这个小插曲耽误了点时间,眼看太阳西斜,他们决定不再赶路,就在下一个看到的小镇子找地方住下。
小镇非常小,只有一条主街,一家看起来像是招待所的地方。条件比延安还简陋,但还算干净。老板娘是个热情的内蒙汉子,听说他们从北京来,很是好奇。
晚饭就在招待所隔壁的小饭馆解决。何雨柱兴致勃勃地把那条黄河鲤鱼干拿出来,想让老板帮忙加工一下。
老板拿着那硬邦邦的鱼,面露难色:“这…得提前泡一晚上才行啊…现在做不了。”
何雨柱一脸失望,像是到手的宝贝飞了。
安风看着他那个样子,又好笑又无奈,对老板说:“老板,那就给我们下两碗面吧,随便什么面都行。”
最终,他们吃了一顿简单的西红柿鸡蛋面。何雨柱一边吃还一边念叨:“可惜了了…多好的鲤鱼啊…”
安风没好气地说:“行了,明天泡好了再吃!瞧你那馋样!”
晚上,躺在简陋的房间里,能听到窗外呼呼的风声,和远处隐约传来的狗吠。这里已经很有塞外的感觉了。
何雨柱把那条宝贝鱼干仔细泡在盆里,放在房间角落,这才安心睡下。
安风在日记本上写:“…见黄河壶口,声势骇人,自然之伟力,非人力可及。夫君购得鱼干,如获至宝,甚是有趣。路遇抛锚车辆,再次相助…”
她发现,这一路下来,何雨柱好像特别享受这种“路见不平,伸手修车”的感觉。而他那个“移动百宝箱”里,似乎总能变出点恰好需要的东西。
窗外风声渐大,预示着明天的旅程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更加开阔粗犷的地域。安风有些期待,又有些隐隐的不安。而何雨柱则打着轻微的呼噜,梦里恐怕已经在品尝他那条来之不易的黄河鲤鱼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057/2253233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