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政委的诞生
次日清晨,雪停了。
冷冽的空气,带着一股松木燃烧后的清香。
议事坪上,所有人都被召集了起来。
江宸站在高处,身边是那个换了一身干净儒衫的裴宣。
裴宣的腰杆挺得笔直,一夜之间,仿佛换了个人。
他不再是那个缩在角落里的落魄书生,而是一柄出了鞘的,锋锐的剑。
“从今天起,裴宣,任我薪火寨文书,兼任教习。”
江宸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坪子。
“寨中户籍钱粮,归他管。寨中蒙学教化,由他定。”
人群里,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裴宣那张瘦削的脸上,带着惊奇,带着审视,也带着几分不解。
赵大头皱着眉,嘴巴动了动,想说什么。
可他看了看江宸那张没什么表情的脸,又把话咽了回去。
江宸做事,自有他的道理。
裴宣向前一步,对着底下三百多口人,深深一揖。
“裴宣,见过诸位乡亲。”
他的声音清朗,不卑不亢。
“首领厚爱,委以重任,裴宣不敢懈怠。今日,便要做第一件事。”
他转身,从身后搬出一块磨平了的木板,和一截烧黑的木炭。
“登记造册。”
两个字,让底下刚刚平息的议论声,又响了起来。
“登记啥?”
“跟官府查户口一样?”
一个妇人紧张地抱紧了怀里的孩子。
裴宣没有理会那些骚动。
他用木炭,在木板上画出了几道竖线,分出几个格子。
他在第一个格子的顶端,写下了一个“名”字。
第二个,是“岁”。
第三个,是“籍”。
第四个,他想了想,写下了一个“长”字。
“姓名,年岁,籍贯,所长。”
他指着那几个字,对众人说道。
“寨子要公平,就要知道每个人家里有几口人吃饭。”
“寨子要活下去,就要知道谁会打铁,谁会养马,谁能爬山,谁能识路。”
“这不是官府的盘剥,这是咱们自己给自己,建一本清清楚楚的家底账!”
他说的,是大白话。
所有人都听懂了。
“我先来!”
王老三第一个站了出来。
“王老三,三十有二,老家是东郡的。没啥大本事,就是种地是把好手!”
裴宣点点头,用木炭,在木板上记下了第一笔。
有了人带头,事情就好办了。
人们排着队,一个一个上前。
可问题,很快就来了。
“你叫什么?”裴宣问一个满脸憨厚的汉子。
那汉子挠了挠头,嘿嘿一笑。
“俺没大名,俺爹娘都叫俺狗剩。”
“狗剩?”裴宣的眉头皱了起来。
“行,就叫狗剩。”
他刚要下笔,那汉子又开了口。
“俺……俺不会写俺的名……”
裴宣的笔,停在了半空。
他抬起头,看着眼前这张质朴又茫然的脸。
他又看了看后面排着的长队。
他忽然明白,自己要做的,远比想象中要难。
整整一个上午,登记工作进行得磕磕绊绊。
一大半的人,没有正经的名字。
所有的人,都不会写自己的名字。
到了中午,木板上只记了不到三十个人,还都是些“狗蛋”、“石头”、“二丫”之类的乳名。
赵大头在一旁看得直着急。
“这得弄到猴年马月去!”
裴宣没有急。
他只是在中午吃饭的时候,找到了江宸。
“首领,此事,需从根上解。”
江宸正在喝一碗粟米粥,闻言抬起头。
“你说。”
“赐名,立簿,开蒙。”裴宣一字一顿。
下午,登记工作继续。
只是这一次,裴宣旁边,多了一本用兽皮和麻绳粗粗装订起来的册子。
那册子,是他花了一中午的时间,亲手做的。
“狗剩?”
裴宣看着那个上午来过的汉子。
“从今天起,你姓赵,叫赵武。”
他指了指旁边正在操练的赵大头。
“取他一个‘赵’字,希望你像他一样勇武。”
那个叫狗剩,不,现在叫赵武的汉子,愣住了。
他呆呆地看着裴宣,又看看赵大头,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俺……俺有大名了?”
赵大头咧着嘴,走过来一巴掌拍在他后背上。
“听见没!以后你叫赵武了!给俺争点气!”
赵武的眼圈,刷一下就红了。
他一个快三十岁的大男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裴宣就磕头。
“谢先生赐名!谢先生!”
裴宣扶住了他。
“起来。薪火寨,不兴跪。”
他将“赵武”两个字,工工整整地写进了那本兽皮册子里。
然后,他拿起一根树枝,在雪地上,也写下了这两个字。
“看好了。一横,一竖,一撇,一捺。”
“这是你的名字。”
“回去,对着它,练一百遍。什么时候会写了,再来找我。”
赵武看着地上那两个方方正正的字,像是看着什么绝世珍宝。
他使劲地点头,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赵武……俺叫赵武……”
这个法子,一下子就传开了。
所有没有名字的人,都由裴宣赐了名。
或是取其所长,或是寄予希望。
整个下午,薪火寨里,到处都是拿着树枝,在地上比比划划的人。
他们脸上的表情,专注,神圣,像是在完成一件天大的事。
到了傍晚,户籍登记,终于完成了。
那本厚厚的兽皮册子上,记下了三百二十七个名字。
三百二十七个,有名有姓的,薪火军的战士和家人。
可裴宣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议事坪的木墙上,多了一块新的木板。
上面用木炭,写着三个大字。
“功过簿”。
裴宣站在木板前,对着所有出工的人宣布。
“从今天起,每个人干了什么活,干得好不好,我都会记在这上面。”
他指着木板。
“赵大头,昨日伐木二十棵,记功一次。”
“王老三,昨日修墙三丈,用料扎实,记功一次。”
“李四,昨日操练偷懒,记过一次。晚饭,减半。”
那个叫李四的年轻人,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所有人都炸了锅。
这法子,新鲜,也狠。
干得好坏,全寨人都看着,一点情面都不留。
“这……这也太……”
“公平!”
一个刚得了名字的汉子,大声喊道。
“干得多就吃得多,干得少就饿肚子!这他娘的才叫公平!”
所有人的干劲,都被彻底点燃了。
以前干活,是为了一口饭。
现在干活,是为了那份写在木板上的,所有人都看得见的荣耀。
就连赵大头,每天砍完树回来,都要先跑到那木板前瞅一眼,看到自己名字后面的功劳又多了一笔,就咧着嘴傻乐半天。
裴宣的威望,迅速建立了起来。
人们不再叫他“那个书生”,而是恭恭敬敬地称呼他一声,“裴先生”。
他不再管吃饭穿衣这些杂事。
他管的,是人心。
是这个寨子里,所有人的精气神。
他就像一个政委,用他那支小小的炭笔,为这支刚刚成型的队伍,注入了灵魂。
农闲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大雪封山,不能再出去伐木打猎。
人们白天加固完房屋,晚上就聚在火堆旁,无所事事。
裴宣觉得,不能这样下去。
这天晚上,他把寨子里所有三十岁以下的青壮,都叫到了最大的那个伙房里。
伙房里,点着十几个火盆,亮如白昼。
“今天起,开办扫盲识字班。”
裴宣站在众人面前,声音不大。
“我教你们,认字,写字,算数。”
底下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都是一副想学又怕笨的模样。
裴宣笑了笑。
他没有拿出那些之乎者也的经书。
他只是在地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这是‘人’。”
“一撇,一捺,站直了,就是个人。”
“我们薪火寨的人,就要站得直,活得像个人!”
他又写下一个“火”字。
“这是‘火’。”
“我们叫薪火,就是要把这星星之火,烧成燎原大火!”
他教的,不是字。
是江宸跟他说过的那些道理。
他还把那些道理,编成了朗朗上口的歌谣,教大家一起唱。
“咱们是薪火,一把火!”
“地是公家的,力是自己的!”
“拿起刀和枪,保卫咱的家!”
琅琅的读书声,粗犷的歌声,第一次,回荡在这座沉寂了不知多少年的山谷里。
那声音,驱散了寒夜,也点亮了每个人心里的光。
江宸没有参与。
他只是站在伙房的窗外,静静地看着。
他看到,赵武,那个曾经的“狗剩”,正用一根烧火棍,在地上,一笔一划,吃力地写着自己的名字。
当最后一捺完成时,他抬起头,满是烟灰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比孩子还灿烂的笑容。
他看到,几十个青壮汉子,围着火堆,扯着嗓子,一遍一遍地唱着那首简单的歌谣。
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名为“希望”的东西。
江宸的嘴角,微微勾起。
裴宣,这块璞玉,他没有看错。
这个冬天,不会难熬了。
他转过身,正准备离开,却看到赵大头和王老三他们,正站在不远处,一脸佩服地看着他。
“头领,神了!”
赵大头由衷地赞叹。
“你咋就知道,这个穷酸……不,这个裴先生,有这么大本事?”
江宸没有回答。
他的目光,越过那些欢腾的身影,看向了墙角堆放着的,那些从坞堡里缴获来的,还沾着血迹的横刀和长矛。
雪,又开始下了。
一片一片,落在那些冰冷的兵器上。
江宸收回目光,看着眼前的几个伍长,声音平静。
“天冷了,地里的活也停了。”
“正好,闲着也是闲着。”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
“咱们的刀枪,也该拿出来,见见血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971/2256264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