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红夷大炮与高产量作物
第五十六章 红夷大炮与高产量作物
想到这,贾景铺开信纸,略作沉吟,便开始提笔逐一回信。
首先是王化贞和熊廷弼。
信中语气极尽谦卑,开头感谢经抚大人的赏识,并且强调自己孤悬海外,全赖经抚大人从中周旋,方得一线生机,随后开始大倒苦水,岛屿荒僻、粮饷匮乏、兵甲朽坏,恳请经抚大人尽快拨发粮饷军械,以便更好地为朝廷效死,牵制奴酋,通篇语气,几乎要把王化贞和熊廷弼视为贾景唯一的依靠和恩主。
随后就轮到兵部和淳化帝了,贾景请教一番王一宁后,便开始提笔。
兵部是一份格式严谨的正式奏报。
详细陈述贾景从镇江起兵的一切过程,然后就是目前为暂避建奴兵锋,不得已转进朝鲜,现暂驻皮岛,最后,重点陈述了番皮岛为辽东海上咽喉,东可窥奴腹地,西可护登莱,北可策应辽西的战略价值,以及当下粮饷断绝、器械匮乏、兵力不足,恳请朝廷速发粮饷军械,并要求朝堂明确皮岛防务归属。
至于淳化帝,贾景想到自己应该算是罪裔之后,所以语气就变得十分小心。
“罪臣贾景谨奏:臣本戴罪之身,蒙陛下天恩浩荡,不弃鄙陋,使效犬马之劳于边陲,臣虽万死,亦难报陛下再造之恩于万一。”
“幸赖陛下圣德感召,天威远震,将士用命,始有微末之功,此皆陛下运筹帷幄、神武英断之所赐,臣等不过仰承天威,岂敢贪天之功为己有?”
“今臣暂驻皮岛,此皆因陛下威灵庇护,乃得立足,然岛上的确孤苦,百废待兴.........
“伏乞陛下勿以臣为念,保重龙体,则天下幸甚,臣等幸甚!”
写完这四封至关重要的信,贾景长舒一口气。
这四封信,对象不同,但目的是相同的,就是为贾景争取发展所需的时间和物资。
最后,贾景拿出了写给贾政的信纸,笔锋变得柔和,但思绪却更加缜密。
给贾政写信,贾景倒是好好斟酌了一番。
开头以子侄身份,感谢叔父的关怀与挂念,报平安并简述近况,语气恭谨亲切,以全长辈关爱之情,随后就开始透露困境,轻描淡写的提及皮岛艰苦、粮饷艰难、强敌环伺,暗示自身处境虽有功勋却实如危卵。
然后就开始提要求了,贾景虽然对贾府没有好感,但利用一番是没有问题的。
比如在京城给自己传递一下消息,不然朝堂发生了什么,自己都不知道,那也太憋屈了。
再然后,就是恳请贾政,自己要借助府上人脉去澳门采买红夷大炮,并重金聘请数名熟谙铸炮、操炮的佛郎机匠师。
如果这个架空世界与明朝历史偏差不大的话,朝堂应该早就以每年五百两白银的租金,让葡萄牙人居住在澳门,来长期进行对火炮的代工,所以如今的澳门,有远东最好的炮厂“卜加劳铸炮厂”
贾景自己要打造火器部队,那怎么能没有火炮呢,贾景之前还想着卡系统BUG,但没有想到那些炮兵训练这么久,系统依然没有任何提示,那贾景只能尝试采买红夷大炮。
而且,如今努尔哈赤恐怕已经开始让俘获的工匠开始仿制红夷大炮,所以发展火炮部队刻不容缓了。
写罢,贾景看着那勉强算是能看的字迹,便让王一宁将这五封信抄写一番,再寄送广宁和京师。
字迹太差了,得练字了以后。
其实还有一件事情可以求贾政的,那就是粮种。
如今贾景控制的辽南诸岛,一般都种植粟或者是蜀黍,二者都是辽东最主要、核心的粮食作物,耐旱耐瘠薄,生长期短,适应辽东气候。
但说实话,还是远远不够,海岛上能种粮食作物的土地是极少的,也就是石城岛、大小长山岛、广鹿岛还有贾景新占领的皮岛和身弥岛有相当数量的可以种植的土地,至于其他岛屿,养数千军民,粮食加打渔勉勉强强。
而贾景有多少人,原本的万余人,和辽东南新招收的辽民,一共三万多,再加上复州游击将军单尽忠聚集的数万军民。
一共快接近八万人了。
要不是新得了皮岛和身弥岛,贾景连安置辽民的地方都没有。
所以贾景的想法是能不能借助贾府的人脉,找到南美番薯玉米之类的高产量作物,如果贾景没有记错的话,在明末,这些高产量作物就已经传播开来了。
先说玉米,传入的渠道很多,一说是从西亚中亚沿陆上丝绸之路传入西北,二说是葡萄牙人把玉米带往印度,然后传入云南,后推广及川黔。
反正时间大体是在16世纪中叶偏后,嘉靖年间就有对玉米的记载: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蜀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实如塔,如桐子大,生节间,花垂红绒,在塔末,长五六寸,三月种,八月收。
而马铃薯、甘薯,这俩传入的就比较晚了,直到清初才从台湾传入,不过葡萄牙人早在几十年前,也就是如今,全都传入日本并开始种植,自己现在可以派支人马前往日本寻找。
想到这,贾景不禁乐了起来,真能找到这三种超级粮食,虽然短时间内粮食缺口还是堵不上,但长远来看,他将没有任何发展瓶颈。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玉米、马铃薯、甘薯的产量是肯定是比不上后世产量的。
后世,经过几十年数代人的精心培育,玉米的产量可达到每亩地四百到八百公斤,马铃薯一千五百到三千公斤,甘薯一千五到两千公斤。
不过从明朝记载来看:“又从海外得红薯异种,每一本,可植二三亩,每亩可收得薯一二车,以代粒,足裹百人腹。”
就这产量,对比同时代的水稻、小麦等主粮,简直就是碾压级别的,而且这还是明清政府对于这些新来的、常在账外种植的作物,从不关心,也不会主动培育,去正确的种植。
但是贾景懂啊。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929/1111107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