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国重工,重回1985搞科研 > 第18章 这钱有点烫手

第18章 这钱有点烫手


第十八章  这钱有点烫手

周川这句话一出来,钱宏明跟姜爱国对视一眼。

刚刚因为资金到账而松弛下来的神经,瞬间又绷紧了。

把局长请回来,这五个字,比那五万美金还沉。

姜爱国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不行,现在绝对不行。”

“老杨那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又臭又硬。”

他把声音压得极低,生怕隔墙有耳。

“他为了要经费,在首都那边啃了快一年的冷馒头。”

“现在咱们突然告诉他,家里不但有饭吃了,还吃上了满汉全席。”

“你觉得他会信吗?他只会觉得我们把研究局给卖了。”

姜爱国的担忧,也是所有老专家的担忧。

他们太了解那位名叫杨卫民的局长了。

一个把原则看得比命还重的传统干部,一个坚信只有国家拨款才是正途的老派知识分子。

让他知道这笔钱是从一个香港商人手里拿到的。

那不是惊喜,是惊吓。

他甚至会立刻上报,把所有人都当成被资本家腐蚀的典型给抓起来。

钱宏明没说话,但他脸上的凝重已经说明了一切,他想得更深一层。

杨卫民是局长,是名正言顺的一把手。

他走的时候,研究局还是个濒死的烂摊子。

他回来的时候,烂摊子被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给盘活了。

而且是用他最不能接受的方式盘活的。

这让他这位局长的脸,往哪儿搁?

权力的真空一旦被填补,想再拿回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周川现在是整个研究局事实上的核心。

杨卫民回来,到底听谁的?

一个单位,最怕的不是没钱,是人心不齐,是两条路线的斗争。

到时候,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这点心气,恐怕立刻就要散架。

“那也不能一直瞒着,老杨还在首都替咱们奔走。”

“咱们在这儿鸟枪换炮,他在那儿还当叫花子,这不地道。”

钱宏明叹了口气,这是一个两难的死局。

所有人都沉默了,刚刚到手的巨款,此刻仿佛成了烫手山芋。

周川却好像早就料到了会有这种局面。

“所以,怎么告诉局长,这里面有讲究。”

“我们不能直接告诉他我们赚了多少钱,那只会让他产生怀疑。”

“我们要给他一个无法拒绝,也必须马上回来的理由。”

众人抬起头,都看向周川,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周川走到桌前,拿起纸笔。

“给杨局长发电报,内容就这么写。”

所有人都凑了过来,只见周川笔走龙蛇,很快写下了一段话。

“探伤仪项目已获海外订单,资金问题初步解决。”

“为推进卫星项目,恳请局长速归。”

“并向上面争取项目自主、经费自筹、成果自用的相关政策。”

一封简短的电报,不到五十个字。

钱宏明和姜爱国看过后,都愣在原地。

他们盯着那段话,然后看了看周川,满脸震惊。

姜爱国本来感情直爽,一时没回过神。

“这是什么意思?直接说明资金到位不是更好吗?”

“还让人去争取什么政策?”

钱宏明却忽然一拍大腿,看周川的眼里带着敬佩。

“高明,这主意真是绝了。”

“小川,你到底怎么想到的?”

他有些激动,把电报指给姜爱国听。

“你看,他其实已经说到了资金,只不过说得不明显。”

“初步解决,这四个字,既汇报了功劳,又留足了空间。”

“老杨看到,只会觉得我们靠技术突破,拿到了一笔预付款,解了燃眉之急。”

“他绝对想不到,我们账上趴着几万美金。”

钱宏明越说越兴奋,声音都有些发抖。

“最关键的是后面这句,为推进卫星项目!”

“这一下就把格局打开了,告诉老杨,我们搞钱不是为了自己吃喝。”

“是为了咱们研究局最初的那个梦想,是为了国家的大事!”

“这正好就打在了老杨的心坎上,他就算有怀疑,也说不出半个不字。”

姜爱国听到这里,也慢慢回过味来了,眼睛越来越亮。

而钱宏明,则指着最后那句,声音里已经带上了彻底的拜服。

“这最后一句,才是真正的杀招!”

“争取相关政策,这是什么?这是在给老杨送功劳啊!”

“他不是在首都吗?正好,拿着我们这份成绩去跟上级要政策。”

“他就不再是那个到处求爷爷告奶奶要饭的穷局长了。”

“他是带着项目,带着能换外汇的技术,去跟上面谈判的功臣!”

“这一下,他的面子,里子,全保住了。”

“他回来,不是被我们架空了,而是带着尚方宝剑,荣归故里!”

“到时候,他就是这个自主项目的总负责人,我们所有人都得听他的。”

钱宏明说完,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整个院子里,鸦雀无声。

所有老专家看着周川的眼神,已经从敬佩变成了敬畏。

如果说,之前周川征服他们,靠的是通天的技术。

那么现在,周川彻底让他们心服口服的,是这种滴水不漏,算无遗策的人心算计。

这已经不是技术层面的碾压了,这是政治智慧上的降维打击。

“小川,你不只懂技术,更懂人心啊!”

钱宏明发自肺腑地感慨道。

这封电报,既解决了眼前的难题,又保全了老领导的颜面。

甚至还顺手把研究局未来的发展路线,都给定了下来。

一石三鸟,滴水不漏。

电报很快就发了出去,发往首都,国防科工委。

与此同时,首都,国防科工委大楼门口。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旧中山装,满脸憔悴的中年男人。

正抱着一卷铺盖,固执地守在一位司长的办公室门口。

他的头发乱糟糟的,眼窝深陷,嘴唇干裂起皮。

要不是身上那股子书卷气还在,跟街边的流浪汉没什么两样。

他就是核反应研究局的局长,杨卫民。

一个年轻的秘书,正对着他,满脸无奈地劝说着。

“杨局长,您就行行好,回去吧。”

“张司长今天真的不在,他去开重要会议了。”

“您这样堵在门口,影响实在是不好。”

“你们单位的情况,我们都知道,可部里现在也困难,实在挤不出钱了。”

“您看,您都在这儿睡了快一个星期了,何必呢?”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913/1111111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