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国重工,重回1985搞科研 > 第21章 难道用爱发电吗?

第21章 难道用爱发电吗?


第二十一章  难道用爱发电吗?

厅内掌声如雨,每个人都在期盼之中对未来生出无数遐想。

有些人还没回神,忽然听见周川用很稳的声音插了进来。

“局长,咱们现在政策和钱的位置全解决了。”

“但想搞好起步,还卡一个东西。”

“要一台能处理庞大数据的超级计算机。”

“那台老机器早就不行了,况且高昂的电费就能掐断我们的路。”

超级计算机这个词,像一块巨石,砸进了所有人的心口。

杨卫民脸上的激动还没褪去,眉头就又拧了起来。

别人不懂,他这个当了半辈子领导的,怎么会不懂。

所谓的卫星项目,本质上就是个数据处理项目。

轨道计算、信号编码、姿态控制,每一项都是天文数字量级的数据。

没有一台足够强大的计算机,所谓卫星,就是个飞上天的铁疙瘩。

“银河那台机器,还能用吗?”

杨卫民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看向钱宏明。

钱宏明还没开口,一直管着账本的刘卫国先苦着脸站了起来。

他从一堆旧账本里,翻出几张已经发黄的电费单,拍在桌上。

“用?拿什么用?”

“这是咱们局里,从八零年到现在,欠供电局的陈年旧账。”

“累计,一十七万六千块。”

“人家早就给我们把专线掐了,只是看咱们可怜,没上门搬东西。”

这个数字,让刚刚还热血沸腾的会议室,瞬间凉了半截。

十几万的电费,这又是一笔天债。

刘卫国没说完,又指了指另一张纸。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

“这是当年银河计算机的运行参数,我特意找出来的。”

“开机瞬时功率,需要一个小型变电站的全部负荷。”

“仅仅是开机这一下,就要花掉差不多一万块的冲击电费。”

“正常运行之后,一个小时的电费,是五千块。”

“咱们账上那点钱,别说搞卫星了,把银河开起来,撑不过三天。”

三天,就烧没了。

这已经不是烧钱了,这是用钱点烟花,听个响就没了。

探伤仪赚来的那点外汇,在这台恐怖的电老虎面前,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姜爱国的脸色也变得很难看,他补充了一个更坏的消息。

“设备本身也完了。”

“银河计算机已经在那间恒温机房里,封了快五年了。”

“里面的冷却液管道早就老化了,电子元件受潮的肯定也不在少数。”

“想重启,必须要有原厂的专家团队,过来做全面的检修维护。”

“可那个团队,三年前就解散了,人都不知道分到哪里去了。”

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像是连环重拳,把所有人的信心都打没了。

没钱,没设备,还没人。

这根本就是个死局,无解的死局。

杨卫民刚刚挺起来的腰杆,又一点点弯了下去。

他从首都带回来的那份政策文件,此刻显得无比讽刺。

给了你自主权又怎么样,你自己没那个本事,一切都是白搭。

最后,杨卫民像是泄了气的皮球,彻底瘫坐在椅子上。

他用一种近   乎绝望的语气,说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致命的打击。

“不用想了,这事彻底没戏。”

“我这次去首都,除了要政策,也顺便打听过银河的事。”

“上级有明确的红头文件。”

“因耗电巨大,非国家级重点战略项目,严禁任何单位擅自启用。”

一句话,把最后那扇门,也彻底关死了。

这是最高级别的禁令,是政治红线,谁碰谁死。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连呼吸声都听不见了。

刚刚还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气氛,此刻只剩下浓得化不开的绝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他们现在,是连锅都没有,甚至连烧火的权力,都被人没收了。

就在所有人都心如死灰的时候。

一直没说话的周川,平静地站了起来。

他走到窗边,看着院子里的地面,缓缓开口。

“谁说,我们一定要用电网的电?”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没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不用电网的电,难道用爱发电吗?

周川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定格在钱宏明和几个老核工专家身上。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炸雷,在每个人的脑子里轰然炸响。

“我们脚下,其实就是一个被遗忘的巨大电池。”

他指了指脚下的位置。

正下方,是研究局最深的地下层,也是多年前封存、后被遗忘的实验反应堆。

那座反应堆很早就停堆,被认定为彻底报废。

“我们直接自己发电。”

会议室一时安静了十秒,然后气氛突然紧张起来。

“你疯了,这是不可能的事。”

姜爱国猛地起身,盯着周川的目光里带着不可置信。

“你要重启反应堆?那玩意就是颗定时炸弹!”

“当年停堆时,上面让彻底封存,你现在竟然想动它。”

“这样做会把我们直接送上军事法庭!”

其他人反应都差不多,周川的话让大家一时难以接受。

这已经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涉及到国家最核心的底线。

钱宏明和几个负责反应堆的老专家都没有开口。

他们呼吸有些急促。

所有的目光投到了周川身上,刚开始还带着吃惊,后来逐渐流露出期盼。

那座反应堆是他们亲手设计的,也是他们毕生的心血。

之前因为政策,这项成果被搁置,这在他们心里留下了遗憾。

现在,周川说,要重新启动反应堆。

这其实是他们一直想实现、却又无法开口的期望。

“小川,你……真有把握?”

钱宏明说话时声音发颤,这句不是质问,更像需要一个肯定。

周川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新画的图纸摆到了桌上。

那是反应堆升级后的结构图,密密麻麻的全是参数和公式。

“当年停堆其实不是技术不行,纯粹是因为经费。”

“它的设计寿命是五十年,现在才过了十五年,性能还正当年。”

“核心燃料棒其实也只用了不到两成。”

“它从来没有废掉,只是暂时停下来。”

周川指着图纸的细节,一一讲解。

“重启只是一步,核心在于升级。”

“我会把冷却系统重新设计,用我们自产的闪烁晶体造新一代传感器。”

“控制法也得推倒重写,用卡尔曼滤波算法来实现。”

“升级完了之后,输出功率完全够三台银河计算机同时跑。”

“安全性也会远远超过国内现有的大型核电站。”

周川说的每句话,都让几位核能老专家心头一震。

他们越听越专注,几乎觉得眼前是一块新大陆。

周川的理念和构想,比他们原先认知里的东西高出一档。

但他们能判断出,这方案理论完全能走通。

像周川这样年轻的人,放在国际上也绝对是顶尖层次。

“干!”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913/1111111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