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国重工,重回1985搞科研 > 第26章 头顶上悬了把刀

第26章 头顶上悬了把刀


第二十六章  头顶上悬了把刀

那个名字就静静躺在那份内部通讯录上。

苏晴,航天工程组,特聘青年专家。

周川的目光定在这几个字上,办公室里震天的欢唿声,似乎瞬间就消失了。

这种感觉,就像是在一条高歌勐进的大路上迎面撞见了一颗地雷。

别人都看不见,唯独他清楚那是什么,甚至清楚那东西的引信就在自己手里攥着。

苏晴现在的位置可不是什么技术员,而是评审专家。

这就意味着研究局所有的技术报告和阶段性成果,都必须从她手里过一遍。

她只要说一句“存疑”,整个项目就会立刻停摆,然后陷入无休止的内部审查。

她只要说一句“技术路线有待商榷”,杨卫民刚从首都拿回来的尚方宝剑,就会变成一根废铁。

权力,这才是最要命的,也是最无解的。

一个曾经的背叛者,现在竟然成了他们的审判官。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恶心,这是悬在所有人头顶上的一把刀,随时都会掉下来。

杨卫民和钱宏明很快就注意到了周川的不对劲。

刚才还是一副运筹帷幄的总工程师模样,怎么突然就对着一份名单沉默得吓人。

“小川,怎么了,这名单上有问题?”

杨卫民凑了过来,视线顺着周川的目光看过去。

他看到苏晴这个名字时,还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可周川那瞬间冰冷下去的眼神让他立刻意识到,事情绝对不简单。

周川没打算隐瞒,他很清楚这种事越是藏着掖着,后面麻烦越大。

他把杨卫民和钱宏明,还有几个核心的老专家都叫到了小会议室。

门一关上,周川就把自己和苏晴的那段过往,包括那篇被偷走的论文,全都摊了出来。

他讲得异常平静,就好像在复述别人的故事。

可整个会议室的温度,却随着他的讲述,一点点降到了冰点。

“啪!”

姜爱国听完之后勐地一拍桌子,整个人都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眼睛瞪得通红。

“欺人太甚!这种学术窃贼,到底是怎么混进国家项目里来的!”

“不行,老杨,这事必须马上上报,一定要把这种害群之马揪出来!”

他的反应,也代表了所有老一辈科学家的态度。

在他们这代人看来,学术上的不干净,比杀人放火的性质还要恶劣。

杨卫民的脸色也变得铁青,但他比姜爱国想得更深。

他手指一下一下敲着桌面,每一下都像是敲在所有人的心上。

“上报?我们拿什么上报?”

“小川,你手里有切实的证据吗?那篇论文,署名是她,发表的也是她。”

“你现在空口白牙去说人家是贼,谁会信?”

“这事一旦捅出去,只要说不清楚,就不是她一个人的问题了。”

“到时候罪名就是我们整个研究局,为了排挤专家委员,恶意构陷,打击报复。”

“项目黄了还是小事,我们所有人,都要背上一个永远也洗不清的黑锅。”

这番话,就像一盆冰水,把姜爱国的火气浇了个透心凉。

他张了张嘴,最后颓然坐了回去。

现实就是如此,没有证据,你喊破喉咙也没用,反而会把自己也搭进去。

钱宏明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眼神里满是心疼。

他现在才明白,这个年轻人身上,到底背负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压力。

“那该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她卡我们的脖子?”

“她了解小川你的底细,万一她在评审会上反咬一口,说我们现在的技术,是在她那篇论文的基础上搞出来的……”

“我们就算浑身是嘴,也根本说不清楚。”

这个问题,比刚才那个更致命。

这等于把刀柄,主动送到了对方手里。

她随时都能捅过来,而你连躲的地方都没有。

所有人都沉默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笼罩了整个会议室。

他们能斗得过技术封锁,也能斗得过官僚主义。

可这种来自内部的,掺杂了个人恩怨的构陷,却让他们感觉无从下手。

就在大家都没头绪的时候,周川开口了。

“她那篇论文,内容其实就是在传统PID控制理论上做了点改进。”

“这套方案,驾驭一般飞行器还行。”

“可放在我们的卫星上,连普通方案都算不上。”

周川话语平稳,但字里行间透着一种难以动摇的自信。

他站起来,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

“我给卫星设计的这套姿态控制算法,核心是自适应动态矩阵控制。”

“它能根据实时环境变化,当场重新组织控制模型。”

“简单比喻一下,她那是只能在特定场地跑的老式拖拉机。”

“我这个,就像全地形战车,能自己找路,还能铺路。”

“这俩算法完全不是一类东西,横跨整整一个时代。”

他说着已经在黑板上刷刷列下一排矩阵公式。

那些公式像清晰的水流,带出一种让人一时静下来的压迫感。

几个在场的老专家,虽然不专做控制理论,却也能看出算法的独到之处。

杨卫民和姜爱国等人,此刻已经看呆了。

他们一点没想到,周川在解决反应堆和计算机难题之余,还把最核心的姿态控制算法推到了行业前列。

而且这套算法,足足领先一个时代。

“所以,她根本威胁不到我们。”

周川放下粉笔,转身扫视众人。

“面对这样的人,解释和上报都根本没用。”

“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她还没来得及开口之前,就把她手里的那张牌,彻底废掉。”

杨卫民的眼睛勐地亮了,“你的意思是……”

“没错,发表。”周川斩钉截铁。

“我们立刻把这套全新的算法,整理成论文,投给国内最权威的《宇航学报》。”

“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个领域的学术制高点,抢先占下来。”

“我们不跟她争论过去谁对谁错,我们只让她,也让所有人看到,什么是真正的技术。”

“等到论文发表,白纸黑字,天下皆知。”

“她再敢拿她那篇破论文说事,不用我们反驳,整个学术界都会把她当成一个笑话。”

这番话,掷地有声。

整个会议室里,所有人心头的那片阴云,瞬间就被这道光给彻底撕开了。

高明,实在是太高明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反击了,这是一种降维打击。

我根本不屑于跟你纠缠过去的是非,我直接用绝对的实力告诉你,你,不配。

“好!”

杨卫民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整个人都兴奋得满脸通红。

“就这么干!我马上联系宇航学报的总编,让他给我们开绿色通道!”

“我们不仅要发表,还要用最显眼的位置,最快的速度发表!”

这个决定,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支持。

研究局的几个笔杆子,立刻被周川召集起来,连夜整理论文。

三天后,一篇名为《基于自适应动态矩阵的航天器姿态控制新理论》的论文。

通过机要渠道,送往了首都。

送走论文的那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感觉心头搬开了一块大石头。

可周川的脸上,却没有半点轻松。

因为他知道,真正的硬仗,现在才刚刚开始。

他把姜爱国和几个负责材料的老专家,叫到了面前。

“论文只是开胃菜,接下来,我们要啃最硬的骨头了。”

他指着卫星的设计总图上,那个包裹着整个星体的外壳。

“卫星要穿越大气层,返回的时候,表面温度会超过两千度。”

“我们需要一种能耐受这种高温的特种合金蒙皮。”

“这种材料,国内现在一片空白。”

“而西方,把它列为最高级别的战略物资,对我们实行了最严密的封锁。”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913/1111110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