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国重工,重回1985搞科研 > 第35章 发射前最后一道坎

第35章 发射前最后一道坎


第三十五章  发射前最后一道坎

数据流就像一条干净的小河,从代表火箭的端口,顺畅地流进了代表卫星的端口。

发送,接收,校验。

每个环节,没有一丁点延迟,没有一个数据包丢失,顺滑得就像是原厂设备。

任新民总工程师的表情,从不屑,到惊讶,最后变成了彻底的呆滞。

他勐地站起来,冲到周川面前,一把抢过那个转接器翻来覆去地看。

作为国内最顶级的系统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这个小东西里,藏着多深的技术功底。

这根本不是简单的转译,这里面有极其复杂的时钟同步算法和多层冗余纠错协议。

只有对两种系统都了解到了骨子里的人,才能设计出这种东西。

他输了,输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看着眼前这个憔悴得快要散架的年轻人,慢慢站直了身体。

然后在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目光中,他向周川,郑重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苏晴看着这一幕,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得干干净净。

她知道,自己完了,输得彻彻底底,输掉了自己的一切。

主位上,一直没说话的邓   老,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他站起身,用一种谁都不能反驳的语气,当场宣布。

“即刻起,为核反应研究局的气象卫星,开启发射窗口。”

“项目级别,提升至最高优先级。”

几天后,在无数人的注视下。

那颗承载了太多东西的卫星,被装上专列,缓缓开向了遥远的戈壁滩。

研究局,全体出发。

可就在发射前最后一次联合测试的时候,一个谁都没想到的问题,突然冒了出来。

戈壁滩的昼夜温差,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卫星上一个测量姿态的关键传感器,因为热胀冷缩,数据出现了极其微小的漂移。

这个漂移虽然小,但在太空里,足够让卫星变成一个没头苍蝇。

传感器出了故障,这消息在发射指挥大厅里炸开,所有人都懵了。

大家伙的心一下子就悬了起来。

这已经不单是技术问题,更是纪律问题。

航天发射这种事,是容不得一丁点差错的系统工程。

任何一个微小的毛病,都可能让几十亿的国家财产,变成天上一朵大烟花。

发射中心的总指挥,一个面容冷峻的中年军人,脸色立刻就沉了。

他看了一眼墙上的倒计时钟,没有任何犹豫就准备下命令。

“所有单位注意,发射程序中止,马上启动故障排查预案。”

推迟发射,这是最保险,也是唯一合规矩的办法。

可杨卫民和钱宏明他们一听这话,心当时就凉透了。

他们很清楚推迟意味着什么。

下一次发射窗口,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而且,一旦推迟,就等于告诉所有人,他们的卫星在关键时刻出了问题。

这对整个团队好不容易提起来的这口气,是致命的打击。

“不能停!”

周川的声音,突然在安静的指挥大厅里响了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都转到了他身上。

总指挥的眉头皱得更紧了,眼神像刀子一样盯着这个不知深浅的年轻人。

“年轻人,这里是指挥中心,不是你家。”

“航天发射的纪律,谁都不能挑战。”

周川没有被他的气势压住,他快步走到总指挥面前。

“首长,我不是要挑战纪律。”

“我只想说,这个问题,我们不用中止发射,也能解决。”

这话一出口,指挥大厅里立马多了不少小声议论。

发射中心那几个测控专家,也只是用怪异目光扫了周川一眼,好像在看笑话。

硬件出故障,居然不直接换新,怎么搞?

难不成光凭一张嘴就能修复?

周川漂着周围的反应,径直在主控台前敲了几下,屏幕上调出新一组数据。

“这个传感器其实没彻底坏,就是特性变了。”

“它的数据飘了,是因为和环境温度成一条线性的函数。”

“我们这一环只要在发射塔下加温度监测点。”

“我能通过改软件,写个补偿算法进去。”

“主控电脑接收到地面的实时温度时,就能自动把漂移修正回来。”

“这样得到的姿态数据,会完全准确。”

用算法去“修理”硬件,让软件补硬伤。

这一点被提出来时,指挥大厅上上下下,忽然有些说不出的话都卡住了。

测控专家们好像全都呆了脑一样,一下子竟然接不上话。

这些人操盘航天这么多年,见过所有的毛病。

但还真没人想过,硬件毛病还能用程序动脑子绕过去。

要说技术,这一套更像魔术。

总指挥对周川这个方案,一时间彻底懵了,只愣愣地盯过来。

他的目光十分凌厉,好像要看破周川这想法到底靠不靠谱。

只不过,周川始终是一副很镇定且透着自信的神情。

倒计时的数字还在走,一点点逼近窗口期。

心里的压力每个人全都默默咬着抗了。

就在这高压下,总指挥面前只剩下一道难题。

是相信铁的纪律,还是相信眼前这个年轻人能创造奇迹。

最后,他深吸了一口气,做出了一个能写进航天历史的决定。

“我给你一个小时。”

“一个小时之后,数据要是不能恢复正常,我亲手把你送上法庭。”

周川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不大但很清楚。

“数据若有半分差池,我负全责。”

一场和时间的赛跑,就在这片苍茫的戈壁滩上,紧张地开始了。

周川坐在指挥大厅的主控台前,手指在键盘上几乎敲出了残影。

代码像瀑布一样,在他的屏幕上飞速地刷着。

而在几公里外的发射塔下,姜爱国和钱宏明他们,正顶着刺骨的寒风。

用最精密的温度计,给周川提供着最精准的一手环境数据。

整个研究局团队,在这一刻,成了一个人。

五十分钟后,当发射倒计时只剩下最后十分钟的时候。

周川敲下了最后一个回车。

补偿算法,加载成功。

指挥大厅的大屏幕上,那条代表着传感器数据的曲线,在剧烈抖动了几下之后。

奇迹般地,变成了一条笔直的,完美的直线。

数据,正常了。

整个指挥大厅,爆发出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总指挥看着屏幕上那条完美的直线,又看了看旁边那个虽然疲惫,但腰杆笔直的年轻人。

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真正的,赞许的笑容。

他拿起通话器,用一种无比庄严,也无比激动地声音,下达了最后的命令。

“各单位注意,发射程序恢复。”

“进入最终倒计时。”

巨大的倒计时数字,出现在所有人的眼前。

十、九、八……

三、二、一,点火!

巨大的轰鸣声中,长征火箭托举着所有人的梦想,拔地而起,飞向苍穹。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913/1111109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