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国重工,重回1985搞科研 > 第40章 解燃眉之急

第40章 解燃眉之急


第四十章  解燃眉之急

三天后,太平洋深处。

海狼号核潜艇的艇长正悠闲地品着咖啡。

按计划,他将在十分钟后上浮至潜望镜深度。

做最后一次航线确认,然后便彻底进入静默潜航。

他对这次任务的隐蔽性充满了绝对的自信。

然而当潜望镜缓缓升出海面的那一刻。

艇长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目镜里并非他想象中空无一物的海平面。

而是密密麻麻挂着红旗的,中国海军的驱逐舰和护卫舰。

他甚至能清晰看到对方军舰甲板上,一架架反潜直升机已经发动了引擎。

黑洞洞的声呐吊舱,正对着他所在的方向。

那一瞬间,一股冰冷的寒意从他的尾椎骨直冲天灵盖。

自己总觉得像只偷偷钻进陌生人门前的小贼,惊慌又有些不知所措。

正当他小心翼翼寻摸脚步时,门内却已等着不止一位主人。

还有几名神情冷静、不发一言的保安。

不是偶遇,是故意为之,是一场精准的有备而来的埋伏。

他汗毛倒竖,一股凉意瞬间窜进军装里,连手心都是湿的。

脑中想着,这到底用了什么手段,竟能无声把一切推到他面前。

“紧急下潜,快!全艇右转,脱离海域!”

艇长声带已经沙哑,语气也藏不住苦涩与愤怒,这是军人生涯里最无奈的一次决断。

庞大的海狼号,被逼得像逃命似的,一刻不敢多停就沉入远方黑暗的深水。

可一次看似要爆炸的外交危机。

最后居然一句威胁没用、流血都没有就消化了。

消息一回到国内,从高层到前线都在议论,仿佛军队沸腾起来。

“周川”这个名字,那夜曾默默无闻,如今像突然被举到了所有人面前。

不只是座工程师,更是一场技术较量之后,跃升为‘传说’的主角。

用模型和代码,在看不见的战场扳回一局,背负国家尊严,他自己也没敢想。

忍过那几个小时的紧张后,半夜的时候,邓   老谁也没叫,自己站在戈壁的风中。

他躲开他人目光,把周川单独叫进一间搭起的简陋办公室。

没有繁复颂奖之词,也不插科打诨,从随身的保险柜里安静捞出了一摞纸。

上面盖得艳红的印章,一下一下,有种不容忽视的压迫感,“绝密”赫然在前。

文件被挪过来,正好停在周川面前。

抬眼看到大大的封皮,三个血色印着的字尤其显眼,“天眼计划”。

“小川,你得明白,我们能看到东西还远远不够。”

“不是有一颗卫星就解决…我们还差一整张能抓住全世界破绽的网。”

邓   老气息不大稳,声音充满分量,有些断,有些沉重。

“我们需要成立新单位,要靠你和你的团队。”

“总设   计师这个角色,是你不可推卸的责任。”

收到这样直接的托付,周川心底浮现出前所未有的重量。

这里面不单是科学意义的挑战。

每一句都像不是只说给个人,更像国家嘱咐下一页的篇章。

他没纠结太久,带点平静,甚至有一丝坚定,把这责任接受下来。

同时他清楚一点:想要从一颗星跃到一整片天罗地网。

障碍不会按顺序出现,还会层层叠加。

技术上,一个难点便是卫星组网。

星与星之间要互相接应、通话,还有每秒庞杂的新数据怎么即刻分析。

三两句话说不尽,那里面随便捡一个,都是冲在世界前沿的大难题。

但人力又远不是这些瓶颈的全部,靠现下研究局的人配置。

要担起这样的工程,说出来都难以置信。

比人还棘手的,是各渠道的力量汇聚到一起,这里的鞭长莫及渐渐显露。

火箭送力,得看航天老大点头。

工业原材料里的配套,则绕不过一整链子的调配和协作。

需要电子工业部提供芯片,通信部门提供地面站。

想把这些根深蒂固、各有山头的庞然大物协调起来。

难度恐怕比攻克技术本身还要大。

邓   老似乎看穿了他的顾虑,笑了笑。

“你担心的这些,国家都替你想到了。”

“从今天起,天眼计划就是国家的最高战略。”

“国家会给予这个计划最高级别的支持。”

“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政策。”

“全国所有相关领域的顶尖人才,不管他在哪个单位、哪个部门。”

“只要你看得上,一张调令,三天之内必须到你面前报到。”

这番话无异于给了周川一把尚方宝剑。

一把足以斩断一切部门壁垒,调动全国资源的至高权力。

周川被授予了前所未有的权力和资源调动能力。

他也由此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年轻,权力也最大的项目总设   计师。

几天后,一份盖着最高红头的文件下发到了各个相关单位。

原核反应研究局,正式升级为国家空间战略信息总局。

一个直接向最高层负责的全新超级单位就此诞生。

杨卫民被任命为一任局长,钱宏明和姜爱国成了他的副手。

赵铁柱那些跟着周川一路打拼过来的年轻人。

也都得到破格提拔,成了各个子项目的负责人。

整个团队都分享到了这份胜利的果实。

而那个曾经处处给他们使绊子的苏晴。

因为在评审会和后续检查中的拙劣表现而被彻底边缘化。

她离开了863专家委员会,悄声转到了一个几乎不会被人注意的资料室。

每天面对一柜柜旧档案,收拾、归类、盖章,好像被装进了遥远的安静角落。

只有偶尔打开内部简报。

她才发现,有些人的名字已经飘到了自己再也摸不到的高处。

周川着手要做的一项任务。

是揪出最强有力的一支团队,从偌大的全国范围里一点点挑选。

一份沉甸甸的、只写着名字和职称的长单子被放到他案头。

名单里的那些人,全都是各自专业里响当当的大人物。

随手一翻,他却猛地遇见了一个名字。

像被什么绊了一下心神,不敢确定又忍不住重复扫一遍。

“苏晴。”

她的名头,正被摆在“数据压缩与传输”这一栏,看起来又距离又莫名贴近。

更巧或者说更麻烦,天眼计划当前就最差这一块,还急需好手解燃眉之急。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913/1111109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