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国重工,重回1985搞科研 > 第63章 给“烧火棍”装上战术核弹头

第63章 给“烧火棍”装上战术核弹头


第六十三章  给“烧火棍”装上战术核弹头

邓   老那句话下来,周川的饱和攻击理论就被盖上了国家最高层级的思想钢印。

这一下子就不再是技术路线之争,直接上升成了政治正确。

现在谁要是再敢质疑,质疑的就不是技术,而是他的思想觉悟。

有了这种绝对权威的加持,魔改计划的推进速度简直进入了疯狂模式。

戈壁滩的靶场上,气氛已经压抑到了极点。

一次多发齐射饱和攻击试验,马上就要开始。

指挥大厅里所有人都死死盯着屏幕,连唿吸都忘了。

这次试验打出去的可不是几枚导弹,而是整个国家未来几十年的国防路线。

一旦成功,就是一条没人走过的康庄大道。

如果失败了,周川之前画的那些大饼就会变成一个天大的笑话。

杨卫民手心里全是湿冷的汗,他比现场任何人都紧张。

为了这次试验,他几乎是押上了自己的全部政治前途给周川做担保。

时间一秒一秒地蹭着过去。

倒计时归零的瞬间,远在三百公里外的发射阵地上。

几十枚魔改过的老旧海鹰导弹,拖着橘红色的尾焰嘶吼着冲上天空。

那场面完全不像导弹发射,更像一场钢铁暴雨被泼向了天际。

指挥大厅里,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数据链传回的飞行轨迹,在主屏幕上拉出几十道交错的红色光带。

这些光带的终点,是三百公里外那艘漂在海上的退役万吨级靶船。

“弹道末端修正已经开始。”

“引导头全部正常开机,锁定目标。”

“导弹群进入俯冲攻击阶段。”

技术员的声音还算稳定,大家的目光全卡在大屏幕的监控画面上。

视频里,天空上方突然冒出一串黑影,一下子扑过来像闯进视野的蜂群。

那些黑点飞快放大,几乎垂直地砸了下来,把周围的空气都甩到了后面。

整个过程并没有什么剧烈的爆炸,让人只听到了连续的闷响,像有重锤在敲击铁板。

屏幕开始强烈地抖动,信号断了,短短十秒连个影子也没有。

等信号恢复过来,会场里一下静下来,谁都没说话。

万吨级的靶船,上方的建筑已经完全被扫平,轮廓变得糊掉了。

甲板上到处都是像蜂窝一样的破洞,不时冒着烟,就跟被啃坏的大块奶酪。

艘船的船身慢慢倾斜,眼看着下沉进海水里,再也拉不回来。

成功了。

这是一种近   乎完美的饱和覆盖,没有一发导弹脱靶。

指挥大厅里先是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山崩海啸般的欢呼和掌声。

杨卫民激动得脸都涨红了,他冲过去一把抓住周川的胳膊,手抖个不停。

“小川,我们做到了,我们真的做到了!”

“三百公里的精准饱和攻击,这简直就是奇迹!”

好几位老专家,甚至控制不住情绪当场就哭了出来。

他们跟军工打了一辈子交道,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能用这么不讲道理的方式,打出这么辉煌的战果。

这场试验,把他们脑子里“唯精度论”的最后一点念想都给砸了个粉碎。

在绝对的数量面前,任何精妙的技术都显得那么苍白。

杨卫民拿着刚传来的战损评估报告,快步走到周川面前。

他脸上的兴奋根本藏不住。

“报告出来了,靶船结构严重受损,预计二十分钟内就会完全沉没。”

汇报完这个结果,他脸上的笑容又稍微收敛了些。

指着报告上的一行数据,带着一种技术人员的严谨,又补充道。

“……只是有个小问题,五百公斤的常规战斗部好像没能造成致命的结构性损伤。”

“虽然最后肯定沉了,但过程不够快,没能一下子打断龙骨,威力还是小了点。”

杨卫民的担忧,其实也说出了在场很多人的想法。

虽然结果很振奋,但谁都清楚这次打的毕竟是固定靶。

要是目标换成高速机动的航母战斗群,毁伤效果肯定要打折扣。

不能做到一击毙命,就等于给了对方进行损害管制的机会。

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这就很致命了。

所有人都以为周川会认可这个观点,然后提出优化战斗部装药的方案。

可周川只看了一眼报告,表情平静得像一潭古井。

“这在我的预料之中。”

“常规炸药的能量密度上限就在那里,这是物理定律。”

“想一击致命,那得换个玩法。”

所有人都愣住了,完全没听懂周川这句话的意思。

常规炸药的威力到头了,难不成还能凭空变出能量不成。

周川也没解释,只是转过身,看向身后不远处一个默不作声的中年专家。

那是总局新成立的特种弹药研究室主任,国内最顶尖的化学家。

“陈主任,我之前让你们搞的那个燃料空气炸药的理论模型,现在怎么样了?”

燃料空气炸药。

这个名词一出来,指挥大厅里瞬间鸦雀无声。

在场的所有专家,脸色都起了微妙的变化。

他们当然知道这是什么。

这东西还有个更吓人的名字,云爆弹。

它引爆的不是传统炸药,而是将高挥发性燃料瞬间抛洒到空气中。

形成一片巨大的气溶胶云团再进行二次引爆。

爆炸瞬间会耗尽范围内所有的氧气,产生无法想象的高温和超压。

对付集群目标或者封闭空间,它的杀伤效果甚至比同当量的小型核武器还可怕。

这东西的技术门槛高得离谱,对燃料配比和引爆时机的控制要求到了变态的级别。

所以长期以来都停留在理论和小型航空炸弹的阶段。

根本没人敢想过,要把这头恶魔塞进一枚需要超音速飞行的导弹里。

那种高温高压的环境,只要出一点差错,导弹自己就会在半空中变成一团火球。

陈主任显然也被周川的想法给惊到了,他扶了扶眼镜,有些不确定地说。

“周总师,理论模型已经完成了,小规模的静态爆炸试验效果也很理想。”

“但……但是要把它装进导弹,这个技术风险实在是……”

周川直接打断了他。

“没有风险,还叫什么技术突破。”

“把那个东西,给我装上去试试。”

他转过头,目光扫过全场所有被他震惊到说不出话的专家。

嘴角勾起一抹让人脊背发凉的弧度。

“五百公斤只是个开胃菜,我要让每一根烧火棍,都能打出战术核武器的效果。”

全场再次陷入对周川知识储备深不可测的恐惧中。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913/1111107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