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国重工,重回1985搞科研 > 第68章 潜龙出渊,“长弓”计划启动

第68章 潜龙出渊,“长弓”计划启动


第六十八章  潜龙出渊,“长弓”计划启动

龙眼成了一个支点,撬动的将是整个国家的水下战略平衡。

邓   老的目光从那间玻璃房移开,重新锁定了周川。

龙眼一旦成功,其意义绝不止于解决潜艇迷路这种防御问题。

它必须是矛,一把能从深海刺破天空的锋利长矛。

“有了龙眼,我们的龙宫才算真正有了眼睛。”

“可光有眼睛还不够,它还必须有足够长的手臂和足够硬的拳头。”

“你有没有想过,把天眼、龙眼、还有风暴一号这几个项目,串在一起?”

邓   老这个问题,已然超出了技术范畴,直指国家最高战略。

周川几乎没有犹豫,因为这条路他早就在脑中推演过无数遍了。

“天眼负责全球索敌和信息中继。”

“龙眼保证我们的核潜艇,能在全球任何海域悄无声息地潜伏。”

“风暴一号的技术,则能用来研发新一代的大直径固体火箭发动机。”

“三者合一,就是一套全新的,我们自己的潜射弹道导弹体系。”

这番话,让邓   老浑浊的眼睛里,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光亮。

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一个真正的顶尖战略科学家,绝不会只满足解决眼前的技术难题。

他必然会站在全局高度,思考如何将技术整合成一套无懈可击的杀人体系。

“好,这个项目,就由你来牵头。”

“给它取个名字吧。”

周川望着地下实验室穹顶上巨大的国徽,沉吟了片刻。

“就叫长弓。”

引而不发,威慑千里。

这两个词,精准概括了潜射核力量的终极奥义。

长弓计划,这个将决定未来数十年国家命运的超级项目,就这么定下了。

可消息刚在最高层传达,立刻就激起了巨大波澜。

阻力并非来自外部,反而源于系统内部最核心的部门。

海军装备部下属,专攻潜艇设计的七一九研究所。

这里聚集了国内最顶尖的舰船设计专家,每个人都为共和国的潜艇事业奉献了一生。

研究所的总工程师,是一位叫刘建军的老专家。

他跟王建国是同一代人,技术功底扎实,经验丰富到可以用尺子去量。

可思想同样保守到了极点,对任何未经检验的新技术都抱有本能的警惕。

在他看来,潜艇这种在几百米水下与死神共舞的国之重器。

任何一个微小的改动,都必须经过数年甚至十几年反复论证。

稳定必须压倒一切,这是他刻在骨子里的信条。

当长弓计划那份堪称颠覆性的初步构想,摆到他办公桌上时。

这位在行业内德高望重的老总工,看完就是把报告狠狠摔在地上。

紧接着,一场充斥愤怒与质疑的内部评审会,就在七一九所连夜召开。

刘建军铁青着脸,用手指戳着投影上的设计图,声音都在发抖。

“这简直是胡闹,这是对国家财产和海军官兵生命安全最大的不负责。”

“全新的固体燃料配方,声称能把射程提升一倍,谁做过长期可靠性测试?”

“万一在发射筒里就爆炸,那不是导弹发射,是给我们自己的潜艇执行死刑。”

“还有这个一体化发射模块,为了兼容不同弹头,把整个发射流程全改了。”

“现有潜艇结构根本承受不住这种改动,除非把整艘船拆开重造,这现实吗?”

他越说越激动,最后将矛头直接对准了周川。

“一个搞卫星和传感器的年轻人,仗着自己有点功劳,就敢对我们指手画脚。”

“他懂什么叫潜艇?他知道水下一百米和两百米,压力差对材料意味着什么?”

“这种拍脑袋想出来的方案,要是真能通过,就是我们整个行业的耻辱。”

刘建军这番话,在场的老专家们立刻全都表示了附和。

这群人跟着刘建军干了一辈子,对总工的技术权威深信不疑。

对于周川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外行”,自然是本能地充满抵触。

在他们看来,周川之前搞的那些东西,说白了都是天上飞的。

而他们搞的,是国家最后的保命底牌,是绝不容许任何风险的深海重器。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有着截然不同的游戏规则。

很快,一份由七一九所全体核心专家联名签署的反对报告。

递交到了海军装备部,并且抄送了所有相关单位。

报告的措辞极其严厉,几乎是全盘否定了周川的长弓计划。

并强烈要求,新一代潜射导弹的研发必须由他们七一九所主导。

必须在现有成熟型号基础上,进行小步快跑式的稳妥改进。

这份报告,等于公然向周川宣战。

这是新旧两种思想、两种研发模式之间,一次无法避免的正面碰撞。

事情很快捅到了邓   老那里。

所有人都以为,邓   老会出面协调,让双方各退一步,找个折中方案。

然而,所有人都低估了邓   老推动变革的决心。

几天后,一场决定长弓计划命运的最高级别项目评审会,在首都召开。

刘建军带着他的团队,准备了一整套详尽的技术资料,信心满满。

他准备在会上当着所有领导的面,把周川那个“异想天开”的方案批驳得体无完肤。

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

会议一开始,邓   老甚至没有介绍与会人员,直接从秘书手里接过一份文件。

一份盖着中央   军委最高红色印章,滚烫的红头文件。

邓   老站起身,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当众宣读了文件内容。

“为确保国家新一代海基战略核力量的顺利研发。”

“经最高层研究决定,即日起,正式成立‘长弓计划特别领导小组’。”

这个决定一宣布,刘建军心里就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果然,邓   老接下来的话,像一记记重锤,把他所有的幻想都砸了个粉碎。

“领导小组组长,由我本人亲自担任。”

“总设   计师,兼常务副组长,由天眼总局周川同志担任。”

“领导小组拥有对长弓计划所有参与单位的最高指挥权和人事任免权。”

“包括海军七一九研究所在内,所有单位必须无条件服从领导小组的统一调度。”

这几句话,每个字都像刀子,狠狠扎在刘建军心口。

这已经不是授权,这是尚方宝剑,是直接把生杀大权交到了周川手里。

这份任命的潜台词已经再明白不过。

从这一刻起周川不再是个需要向他们证明自己的技术专家。

而是他们的最高指挥官,是能决定他们命运的主帅。

至于刘建军和他引以为傲的整个七一九所。

在这份绝对的权力面前,甚至连讨价还价的资格都失去了。

整个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刘建军和他身后那群老专家,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他们准备了一肚子的技术论证和反对意见,此刻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因为他们都清楚,当权力介入的时候,任何技术争论都变得毫无意义。

刘建军等人虽然心有不服,但在绝对的授权面前,只能暂时沉默。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913/1111106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