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潜艇没漂到夏威夷
第七十二章 潜艇没漂到夏威夷
“我们的目标,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不是关起门来自己搞山头。”
周川的话,由杨卫民原封不动带回了七一九所。
刘建军听完,在自己办公室里一言不发,坐了整整一个下午。
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想了些什么。
只知道从第二天起,整个七一九所的风气,彻底变了。
之前那种消极应付,被动配合的姿态,消失得一干二净。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 乎狂热的主动性和参与感。
七一九所的专家们,开始真正把自己当成了长弓计划的一份子。
他们把自己几十年泡在水里积累下来的,所有关于潜艇环境的数据和经验。
像倒豆子一样,毫无保留地全部贡献出来。
跟天眼总局的超算模型进行碰撞和融合。
两个原本互相别苗头的团队,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被捏成了一个拳头。
长弓计划的推进,也从此驶入了快车道。
弹体气动布局的优化,固体燃料能量密度的提升,发射模块结构的减重。
一桩桩技术难题接连被攻破,这背后的默契配合。
让许多原本无法解决的问题都变得可行起来。
团队里的气氛变得昂扬乐观。
每个人都像揣着一盒火,会以为胜利也许就在转角。
有那么几个人私下甚至兴致勃勃地聊起那把名为“深海威慑之弓”的东西。
仿佛那武器已经落到谁的手里,余下的只是什么时候冲破水面的等待。
其实直到某一次阶段性的项目汇报会上,团队气氛才发生点微妙的变化。
刚才大家带着新拿到的模拟数据七嘴八舌,轴心全是“长弓”能飞得远了的喜悦。
周川呢,一直没什么表情,就是静静听着,过了会儿,有点漫不经心地敲敲桌面。
“这结果是挺叫人激动,但先别冲昏头。”
“没错,数据上很光鲜,从计算公式来讲,看着都像胜利在招手。”
“甚至现在我们的导弹似乎也足以让白宫草坪拦不住。”
末了,他嘴唇扬了下,像在自嘲又像开玩笑,把心里的乐观埋了小半。
“真正发射的时候,各位伙计,只怕……”
“咱可得别整得太匆忙,最后让咱们的潜艇一不小心开够远。”
“还真去夏威夷变个泳衣晒上一天太阳。”
一句话,把会议室原本高涨的热度浇了个透心凉。
短暂的愣神之后,兴奋几乎一扫而空,沉默和凝重悄悄爬上每一张脸。
除了外行,大伙儿都明白这话里真正的分量。
哪怕是以玩笑说出来,也挡不住现实的压迫感。
导弹飞得再远、命中再准,说到底只是验证“矛”是不是足够犀利。
可问题的症结是,当“矛”的执掌者。
自己都完全说不清所处的位置后,谈什么锋利都只能是笑话了。
那这根矛磨得再锋利,又有什么用。
周川站起身,走到了会议室的白板前。
他不再开玩笑,语气变得极其严肃,直接点出了问题的死穴。
“长弓计划搞到现在,我们其实只解决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弹体,一个是发射。”
“龙眼陀螺仪,也只是保证了导弹在天上飞的时候,它自己不迷路。”
“但那个最根本,最要命的问题,我们其实一直都在假装看不见。”
他拿起笔,在白板的正中央,画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我们的发射平台,我们的核潜艇。”
“它在水底下长时间潜航的累积定位误差,到底怎么解决。”
“这个问题一天不解决,长弓的射程越远,打出去的偏差就只会越大。”
“一万公里的射程,只要你发射的起点错了零点一度,落点就可能偏出十几公里。”
“这种精度,你要是去打对方的城市,也许还凑合。”
“可我们要打的是什么,是那些在海上高速移动的航母编队。”
“打不中,就等于没打。”
周川这番话,等于把一层窗户纸给捅破了。
那个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却谁也解决不了。
甚至不敢提的脓包,就这么被摆上了台面。
刘建军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因为这个问题,正好戳到了他们七一九所,乃至全世界海军都束手无策的痛点上。
惯性导航的累积误差,这是物理规律,是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没法根治。
除非,潜艇能像水面上的船一样,随时抬头看看天上的卫星,校准一下自己的位置。
但这恰恰是潜艇最大的悖论。
潜艇的命根子,就是隐蔽。
一上浮,就等于把脖子伸出去让人砍。
这就是个死循环,根本无解。
会议室里的气氛,又一次陷入了让人窒息的沉默。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周川,他们心里都清楚,既然周川把问题挑明了。
那他手上,一定握着答案。
果然,周川没有让大家等太久。
他擦掉了那个问号,紧接着抛出了一个让在场所有海军专家,都觉得脑子不够用的构想。
“既然我们不能让潜艇浮到水面上去看天上的星星。”
“那我们就想个办法,让它在水底下,也能找到自己的‘星星’。”
“我建议,立刻启动一个全新的子项目。”
“动用天眼星座的全部资源,对全球海洋的重力场和海底地磁场,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超高精度测绘。”
“我们要做的,是给地球,绘制一张独一无二的‘水下指纹地图’。”
这个概念刚抛出来,所有人都懵了。
重力场测绘、地磁场测绘,单拎出来都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可要把这两样东西合在一起,还要做成一张覆盖全球。
精度到米级的水下地图,这想法已经不是大胆,而是疯狂。
周川没理会众人的震惊,继续往下说。
“当地图绘制完成,我们的潜艇在水下航行的时候。”
“只需要用它自己带的高精度重力仪和磁力仪。”
“实时测量身边环境的重力异常和地磁异常数据。”
“再把这些数据,跟我们资料库里的‘水下地图’进行实时比对。”
“就好像一个人在陌生城市里,通过看周围的标志性建筑来确定自己的位置一样。”
“我们的潜艇,将第一次真正拥有在水下进行超高精度实时定位的能力。”
“这套系统,我管它叫,水下地形匹配导航。”
这个“地形匹配导航”的构想,再次震惊了所有海军专家。
它将从根本上解决困扰世界海军数十年的水下导航难题!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913/1111106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