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来自深海的一声叹息
第七十六章 来自深海的一声叹息
情报人员不停琢磨各种能混进去的花招。
每天绞尽脑汁花招百出,就差把自己掰碎塞进通风口试试了。
上空的侦察机往海边飞得几乎要和海浪亲吻。
紧贴海岸线,一点点找机会创下新突破。
情报网无声地拉开,目标是捕捉那个基地的任何动静。
这次调查下的力度,让戴维斯自己都觉得压力不小。
从春天一直到夏天,转眼间又忙了两个月。
情报员每天递回来的,一直都是一些边角料,没什么实质进展。
杂乱的线索越堆越多,看得都心烦,像拣废报纸一样没头绪。
卫星拍过一次又一次,却总有层云遮着基地上空。
就像有人故意弄了道屏障,把一切遮得严严实实。
偶尔有光影变化,却发现那边的电磁干扰已经布得密不透风。
原想着内应能递些有用的消息,最后只得到一句
“食堂今天炒面不错。”
这样的闲话,侦察机不停寻路,拼命往基地靠,一步都不敢大意。
结果都是被客气喊停,连原因都弄不明白。
虽然没接收到对方雷达启用的信号,火控也始终没动作。
对方反而淡定地用公开频道发来加密语音,过程利落干净。
从机型、速度到飞行高度,全说得严丝合缝,没有一处偏差。
机组一开始还有些存疑,反复试探后才发现。
对方甚至能提前说出飞机哪个部件即将自检。
技术细节给的清清楚楚,就像才刚把飞机拆开研究过一样。
原本计划去刺探消息,最后却让人底牌尽收,给人一种毫无遮拦、彻底被看透的感觉。
在对方眼里,你就像本摊开的账册,摸得一清二楚,说出数据分毫不差。
对于这种明显天平失衡的较量,被派去的美军飞行员只会越飞越心慌。
几个飞了两圈后当场写了心理报告。
连夜申请调岗位,生怕自己下趟变成信息次品给卖掉了。
整个情报把戏,戴维斯一合计就发现根本成了一个人蒙着眼打着拳。
对手竟然挥着透视金手指等着看好戏。
无论他出什么招,对方都好像提前知道了一样,这种无力感快要把他逼疯了。
直到那天,一份来自澳大利亚潜艇部队的紧急密电,让他看到了撬开真相的一丝缝隙。
一艘隶属于澳大利亚海军的柯林斯级常规潜艇。
在执行抵近侦察任务时,于南海某处深海海域神秘失联。
失联前传回的最后一段声呐信号,经过解析后所有人都沉默了。
那是一段无法被识别,也无法被归类的声音。
它不像任何已知潜艇的噪音,更不像任何一种海洋生物。
那声音,更像……一声叹息。
一声来自深海,来自一个未知巨兽的,轻蔑的叹息。
这段被命名为“叹息”的音频,成了戴维斯手里唯一的,也是最后的一根稻草。
他疯了一样,把全世界最顶尖的海洋学家、声纹专家、甚至动物学家都请到了关岛。
他要不惜一切代价,搞清楚这个“叹息”,到底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
关岛的噪音分析中心,彻底成了一个不睡觉的地方。
全世界最顶尖的一群脑袋,全围着那段几秒钟的“叹息”音频,眼睛都熬红了。
他们动用了所有能想到的技术手段,试图从那段诡异的声音里解析出有用的信息。
可结果,却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更深的困惑。
音频的频谱分析显示,那声音的频率极低,已经超出了人类耳朵能够识别的范围。
是借助最精密的仪器才勉强将其可视化。
它的能量巨大,根据衰减模型反推,发出这个声音的物体。
其体积可能堪比一艘航空母舰。
可它的声纹特征,却又干净得不像话。
没有任何机械转动的噪音,没有任何螺旋桨搅动水流的噪音。
甚至连船体与水摩擦的声音都没有。
它就像一个幽灵,一个巨大无比,却又不存在物理实体的幽灵。
这个结论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认知范畴,进入了玄学领域。
会议室里,一个为军方服务了一辈子的老海洋物理学家摘下耳机,满脸疲惫。
“戴维斯先生,恕我直言,这东西已经不是我们能够理解的了。”
“从物理学的角度,任何物体在流体中运动都必然会产生噪音。”
“这是定律,是无法被违背的。”
“可我们现在监听到的这个信号,正在从根本上动摇我们目前全部的知识体系。”
“刚才甚至有那么一刻,我怀疑自己面对的,会不会根本不是地球上的存在。”
这样近 乎 放弃的字句,让会议室一下陷入了令人喘不过气的沉默。
戴维斯什么也没说,整个人移动也不动。
目光死死地锁在会议屏幕上循环跳动的频谱图上。
纷繁复杂的线条几乎要把人逼疯,他的大脑却如飞快转动的齿轮。
在那一团混乱里极力抓捕任何蛛丝马迹。
然后,仿佛被针扎那样,他的瞳孔在瞬间收缩。
被所有人忽视的极细小部分,在这一刻无声出现在了他的视野深处。
就在那片被称作“叹息”的异响之中,
还隐藏着另一组极弱、难以识别的附加信号。
这组信号出现在极低的频率下。
它并不是普通噪声,更像是一种规律清晰、好像心脏跳动的节奏。
“你们可以把那段底下的信号分辨出来吧。”
“单独提出来,再放大一千倍。”他语气很平静。
技术员们略微犹豫了一下,还是照他的要求点下了操作键。
扬声器里随即传出了被放大、拉长后的“心跳”声。
现场的人,包括戴维斯,全都感到背后一阵冰凉。
这种声音既非自然产生,也不是机械设备能轻易模拟的同步节律。
更准确来说,它更像是一种大量电子脉冲同时有序共振的电流声。
如果你熟悉计算机芯片,这种节奏很眼熟,类似芯片在全速运算时特有的底噪。
就在发现的那一刻,许多原本困惑戴维斯的问题就此串联起来。
那些原来看似杂乱的线索,终于拼成一条令人清醒的结论链。
“赤龙渔船”所谓的大范围水下扫描,跟老套的石油勘探根本不是一回事。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913/1111105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