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叶扒皮登门,秋风呜呜响
王家在荷叶村是富户,当年王富贵勤勤恳恳,种田、种莲菜之外,农闲时还挑着货架,走街串巷地做货郎,苦干了好些年,积攒本钱在县城开了家小杂货铺。
说白了,就是王富贵用血汗堆积起来的小富裕。
若梦境中王富贵所言为真,最后却便宜了王婶子汤翠花和奸夫生的孩子,难怪王富贵死不瞑目。
叶采莲上前,敲响王家大门,她倒要看看,具体是个什么情形。
出来开门的是陆小妹。
她身量不算矮,脸色却苍白得吓人,两只深陷的眼睛空洞无光。
看清了来人,她警惕地朝里头看了一眼,拖着一条腿,艰难地跨过门槛,推着叶采莲往外。
说话时,能看到,牙齿也缺了一颗,脸上,脖颈全是淤青。
她不明白叶采莲怎么会来,她和叶采莲不熟,她只知道,叶采莲也算陆家人。
上次二嫂他们来闹了,王家母子又关起门来将她打了一顿,还往她嘴里塞布,不让她叫出来。
王大郎警告她,陆家再来人,就上王家庄叫人弄陆家。
大房的二哥还在王家庄做事,她不能不忌惮,这几日都不敢出门,生怕让消息传回去。
“长嫂,你快走,别让王家人看见!”
“也不要说见到我,求你,快走!”
说完,她立即回去,将大门关上。
背靠着大门,泪水喷涌而出。
她自己选的路,挨打挨骂她认了,她也不是不会还手。
只是王家母子见她不服,就两人一起动手,婆婆骑着她,丈夫一个劲儿地拳打脚踢,她自然打不过。
叫过疼,喊过苦,一切都是自己求来的,她不觉得冤。
刚开始,她还有期待,觉得只要自己怀上孩子就会好,直到听到王家母子的谈话,她才知道,王大郎求娶她,甜言蜜语,海誓山盟,都是圈套。
她进了圈套,但没带来王家想要的东西,王大郎自是不会让她好过。
可她不会做对不起家人的事情,为了嫁王大郎,她已经错过一次。
如今,她已经没有退路了,更不想拖累爹娘,连累娘家。
陆家今时不同往日,王家有钱有关系,和王家庄是宗亲,她不能回陆家。
只等她找到扳倒王大郎的关键证据,她便去衙门击鼓,就算是死,她也要拉王家母子垫背……
她刚想要进去,门又被敲响。
叶采莲不会就这么离开。
“小妹,开门,我有事找你。”
“小贱人!开个门磨磨唧唧的,你要死啊?”
“谁啊?哪有开饭前来敲别人家门的,懂不懂规矩?”
门再次打开,叶采莲看到一张刁钻刻薄的脸,油光满面的。
叶采莲上前,冷笑道:“不做人事的人家还知道讲规矩?”
王婶子叉腰出来,一看是叶采莲,眼底闪过一丝狐疑,冷哼道:“我当是谁,原来是你。”
“来干什么,打秋风啊?”
王婶子说是这么说,气势也不弱,出来时却特地将门带上了。
叶采莲的名号全村都知道,叶扒皮登门,秋风打得呜呜响,她不得不防。
叶采莲看出她的防备,也不兜圈子,按照来时想好的开口。
“我家屋后的旱地要翻一翻,腾不出人手,让陆小妹出来,回去干活。”
话音落,门从里头打开,陆小妹一瘸一拐地走出来。
“长嫂,我、我不方便回去。”
她刚说完,王婶子就瞪了过去,小贱人,谁让她出来的!
紧接着她梗着脖子道:“她不能回去,昨日走路摔着了,要养伤。”
叶采莲冷笑出声,有种想将王婶子一刀攮死的冲动。
结合原主的记忆,她拼凑出来这女人的信息。
王婶子,本家姓汤,叫汤翠花,年轻时和表哥情投意合,但汤家父母嫌弃她表哥无所事事,看上了荷花村勤劳的王富贵。
王婶子拗不过父母,嫁给了王富贵,王富贵每日早出晚归,一心扑在赚钱上。
应该就是如此,给了王婶子继续和表哥暗中苟合的机会,生下了王大郎。
好家伙,老王是真冤啊!
“王婶子,我们一个村子的,还养伤呢,合计谁不知道谁家啥样?你会给她时间养伤吗?说笑话呢!”
“我不管,我家要人干活,她今日必须跟我回去帮忙。”
王婶子横眉冷竖,“她是我王家花了十两银子娶回来的!凭什么给你家干活?”
转而看向陆小妹骂:“你这不下蛋的绝种货!娘家人也是个不消停的!”
“你吃我家的,用我家的,自家活都没干多少,看你敢去给她干活!”
陆小妹强忍难堪,还是不想将娘家牵扯进来,“长嫂,你回吧,我不去。”
叶采莲知道陆小妹受制于王家,懒得跟她说。
她抬眼望王家门缝里瞅,两眼放光,又退后几步,仰头欣赏王家的青砖院子。
“以前没仔细看,这房子真不错,早听说王家是荷叶村的富户,里面应该有很多好东西吧。”
“那是!我家这院子,荷叶村敢称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
叶采莲又将打量的目光落到王婶子身上,“想必王家的伙食也不错,瞧给婶子吃得,比猪圈里的猪都膘。”
王婶子一时间听不出这是夸她家伙食好,还是在变着法骂她。
未等她有反应,叶采莲继续加码,咽了下口水,“反正也快到宴时了,小妹,你不去干活就不去吧,好歹我是你娘家长嫂,请我进去吃一顿不过分吧?”
“我就吃顿饭就走,糠咽菜都吃吐了,终于能吃顿有油水的了。有什么好点东西,给我瞧瞧,顺道带些回去用。”
“这亲家嘛,常来常往,常走动才能亲,王婶子不用多麻烦,杀只鸡招待我就成!”
说着,叶采莲推开王婶子就要往屋里冲,王婶子顿时急眼了。
跑上前将门拉上护得死死的,“叶扒皮!你好生不要脸,谁让你进我家吃宴食了!”
永宁王朝建国以来,历代皇帝励精图治,国泰民安,经济文化空前发展。
灾年之前,就连最普通的农户,也形成了一日三餐的习惯,称为朝食、午食和宴食。
灾年之后,农业受到重创,北边烽火战乱不停,农户们渐渐少食,变为一日只吃朝、午两餐,午食时间延后,人们大约在黄昏前一个时辰用午食。
一夜回到解放前,一日一顿野菜糊糊还得往稀了煮。
也就他们王家这样的富户还能一日吃三顿,五日吃一顿肉。
今儿宴食正是她家杀鸡吃肉的日子,她和她儿两张嘴都不够吃,再留下叶扒皮,那就更不够了。
更莫说,谁不知道叶扒皮是个什么德行,光吃也就招呼一顿的事,但她是连吃带拿啊,一会儿再把她家里值钱的顺走了,那不得心疼死她!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849/2259864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