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还有流匪
“是一种调味品,就像盐巴一样,可以放到菜里,调出美味,比盐巴还香哦。”
“哇!好想吃!大伯娘,我和虎妞一起帮你做可以吗?”小桃花期待得很。
刘虎妞不敢说话,躲在小桃花后头,靠昔日的恶婆娘太紧,她还是很紧张。
叶采莲说:“当然可以,那你们来帮忙,把豆子倒到缸子里再倒上水泡着就行。”
刘虎妞瞪大了眼睛,叶采莲好温柔!
恶婆娘原来可以这么温柔吗?难怪小桃花现在不怕她了,她似乎也不那么怕了。
这边一大两小说干就干,林喜娘忙过来,“长嫂,她们不会给你搞砸吧?要不还是我来帮忙。”
叶采莲说:“不用紧张,很简单的,而且搞砸了也不怕,买的豆子多着呢,再说了,掉地上捡起来就是了,再不济还能拿去喂小紫。”
这时陆银花正牵着小紫从旁边经过,马儿听到这话,耳朵暗暗耷拉下去,它还是想世子殿下呜呜……
叶采莲并未在意,她从不低估小孩子的动手能力,其实只要常做某件事,小孩的学习能力可比大人强多了。
林喜娘见她这么说,也就放心了,长嫂现在对孩子比他们还有耐心。
叶采莲将装豆子的布袋打开,从里面舀出黄豆到缸里,缸子被放在院子的一侧,整整五大个,占了小半个院子的面积。
一斤黄豆大概能出4到5斤酱油,按照大缸的规格,她打算一缸里头放二十斤黄豆。
这样一缸能出90多斤酱油,总的能有400多斤酱油,到时不仅能自己吃,还能卖。
小桃花和刘虎妞有样学样,跟着叶采莲做,虽然不快,但很小心。
小桃花看缸子里已经半缸豆子了,很开心,“我们一颗豆子都没掉!”
刘虎妞也欢呼起来,好像是打了什么很厉害的仗一样,两个小丫头手牵手,蹦蹦跳跳。
转头又积极地合作一起舀豆子。
叶采莲对二郎说:“要泡黄豆,家里水可能不够用,你去荷叶村挑一挑水回来用吧。”
二郎点头,放下手上的木工活,拿起扁担和木桶出去。
叶采莲又交代柳盼儿将剩下的豆子都泡好,做酱油工序多且耗时长。
这第一步就得泡一夜再进行下一步。
至于需要用到的米曲霉,这个她就不单独制作了,到时直接在空间买来用就行。
反正自己做,怎么简单怎么来,等需要卖方子的时候,她再把制曲的法子写下来。
交代好这些,叶采莲又将今日那妇人送的米糕和小黄梨拿出来。
她吃了一个米糕,又香又软,米香味很浓,手艺还是不错的,就是米糕这里很多人都会做,所以这技术单拿出来卖不着什么钱。
“喜娘,一会儿两个小家伙忙饿了,你让她们自己拿着吃,你们想吃也自己拿,我出去一趟。”叶采莲交代完,便拿上四个小黄梨出门了。
不久之后,里正家,叶采莲将小黄梨放桌上,说:“别人送我吃的,想着要过来,就给杨叔和杨婶子带了几个。”
“采莲,你又是教去毒的法子,又是教制作木薯粉的法子,帮我解决了大家伙过冬粮的问题,我都不知道如何感谢你。”
杨里正刚收工回来,看到叶采莲上门,喜笑颜开。
他现在是上半日义务帮着村民一起挖木薯,下半日就应杨婶子的要求,酌情休息。
他家粮食还够用,所以只挖不分。
按照杨婶子的话来说,自家男人,她不心疼谁都不会替她心疼。
他年纪也上来了,身体再怎么好,也扛不住如此劳累。
义务挖木薯,他们家也不分,只挖半日也是合情合理的。
杨叔拗不过,便只好如此,他也知道老伴是为他好。
杨婶子在蒸野菜馍馍,能让杨叔打打牙祭,现在村里多数还只是吃一顿,里正家有余粮,但也只敢吃一顿,中午就煮点吃的打打牙祭。
其他村民由于这些日挖的木薯多,出人挖木薯的人家,增加了午食这一顿。
木薯暂时还吃不上,木薯需要经过泡水去毒后才能吃,最快也要明天才能吃上第一批泡下的木薯,但有木薯了,家里的粮食他们也敢拿出来吃了。
不然下午又要挖木薯,回到家还要制作木薯粉,莲花村的还得去荷叶村挑水,这么多活,不多吃一顿容易吃不消。
杨婶子的野菜馍馍出锅,就给叶采莲端了一碗来,热情道:“这些一会儿你拿回去吃,尝尝婶子的手艺。”
叶采莲见她这么说,也不好拒绝,虽然野菜馍馍不算啥美味,但偶尔吃点换个口味也行。
更何况这是杨婶子的一番心意。
杨婶子又对杨叔说:“不是都说好了,你还不去给采莲丫头拿东西?”
杨叔一下想起来,连忙进里屋去,出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一支珍珠钗。
“你为村里做这么大的贡献,本该奖赏,我已经上报县衙了,让等着消息。”
“害,其实不用想也知道,那县太爷根本不管咱们百姓的死活。”
“想来想去,你将这珍珠钗拿回去吧,这是陆家大郎留给你的。”
叶采莲没想到,当初换粟米抵押在里正这里的珍珠钗,竟然又回来了。
她接过道:“那我就收下了。杨叔,我今日来是有要事要说。”
经过前面木薯的事情,杨里正夫妻俩对叶采莲也有了基本的信任。
听叶采莲有事情要说,杨里正立即正色道:“你说。”
杨婶子也坐了过来。
“我今日摆摊回来的路上,看到那些流民跟随我们的马车走了许久,他们眼神凶恶,我觉得很不安。”
“如今村民们大肆采挖木薯,也不见慌乱,那些流民整日在周围盘桓,估计已经知道我们两个村不缺粮食了。”
“我觉得有必要在村里组建两支巡逻队,隔壁村也是,在夜里负责轮番负责巡逻,以杜绝粮食被盗的事件。”
叶采莲不是第一次注意到这些流民,一开始,她还以为那些眼神凶恶的流民,是佛手山上的流匪混入的。
现在佛手山已经被剿,可流民中仍旧有凶恶之人,可见寻常流民队伍中也有流匪,不过这些流匪没有组织,或者说还未成大气候。
而且他们现在已经无法去山上投靠了。
村子里若不早早戒备,一旦他们私下成团,前来偷粮,肯定是猝不及防。
城郊有府兵巡逻不假,但他们也并非时刻关注村里的情况,要戒备这些流匪,还得靠村民自己。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849/2259859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