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一个人的长征 > 第二十八章 凡人的智慧与无声的国运

第二十八章 凡人的智慧与无声的国运


前往台儿庄的路,是一条通往熔炉的路。

自从汇入五十九军的后勤运输队,陈墨才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了“战争”这个词的宏大与沉重。

这不再是几十人、几百人的遭遇战。

这是一条绵延数公里、望不到尽头的灰色长龙。

无数穿着灰色、黄色、蓝色等各式军服的士兵,正从四面八方,朝着同一个目的地汇集。

他们的军装五花八门,武器也长短不一,有崭新的中正式,有磨掉了膛线的老套筒,甚至还有扛着大刀和红缨枪的民团。

骡马拖拽着吱嘎作响的炮车,民夫们用独轮车推着一袋袋粮食和弹药。

空气中弥漫着汗水、泥土和马粪的味道,混杂着一种大战将至的、令人窒息的紧张感。

这就是1938年的华夏军队。

装备落后,补给困难,组织度也远不如他们的敌人。

但每一个士兵的脸上,都有一种麻木的、却又无比坚毅的神情。

他们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也知道自己去干什么。

他们要去奔丧。

奔国丧。

然后再用自己的命,去为这个国家,争一个活路。

陈墨坐在颠簸的卡车车斗上,沉默地看着这一切。

他看到一个士兵,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半个黑乎乎的窝头,先是闻了闻,才舍得咬一小口。

他看到一个年轻的民夫,脚上的草鞋早已磨烂,就那么赤着一双满是血口子的脚,推着比他人还高的粮食车,在泥泞的路上艰难前行。

他也看到了更多的问题。

“周大哥,”他叫住正在分发水的周大山,“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都在拉肚子?”

周大山愣了一下,随即苦笑道:“先生,您观察得真仔细。这不稀奇。咱们这些兵,南来的北往的,啥地方的人都有。一路上喝生水、吃杂粮,水土不服,闹肚子是常事。没法子,忍忍就过去了。实在忍不住的,就只能掉队了。”

“掉队,就等于死。”陈墨心里很清楚。

他站起身,走到负责这支运输队的少校军官面前。

“长官,我有个办法,或许能缓解部队里大面积腹泻的问题。”

那名少校正为此时发愁,他手下已经有近一个排的士兵,因为严重的腹泻而失去了战斗力。

他狐疑地看着这个穿着奇怪的年轻人:“你?你有什么办法?”

“是草药。”陈墨说道,“我需要几样东西:马齿苋、车前草,这两种路边很常见。还需要木炭和盐。”

“马齿苋?”少校皱起了眉头,他对这些民间草药将信将疑。

“报告长官!”周大山立刻上前一步,大声说道,“您别不信!这位陈先生,就是俺们的救命恩人!在黑风岭,李大壮兄弟的腿烂了,眼看就要没命,就是陈先生,用一把刺刀给他做了手术,又用路边的野草给他退了烧!他的本事,是神仙手段!”

有了周大山这个亲历者的背书,少校的态度立刻变了。

他知道黑风岭阻击战,也听说了有个“神人”用匪夷所思的方法干掉了鬼子的机枪。

他将信将疑地看着陈墨:“你……你真有把握?”

“不敢说百分之百,但至少能让弟兄们,少受点罪,多保存点体力。”

陈墨的语气很平静,却充满了自信。

这份自信,来自于他脑海里,那些领先了这个时代近一个世纪的科学常识。

木炭,拥有极强的物理吸附性,可以吸附肠道内的毒素和细菌。

盐,可以补充因腹泻而流失的电解质,防止脱水。

而马齿苋,这种田间地头最常见的野菜,在后世被证明含有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多种天然抗生素成分,对治疗细菌性痢疾有奇效。

在少校的命令下,一支“草药采集队”迅速成立。

士兵们虽然不解,但还是采来了大量的马齿苋和车前草。

木炭也好找,熄灭的篝火里到处都是。

陈墨指挥着众人,将草药洗净、捣烂,又将木炭碾成最细的粉末,再混入一定比例的食盐,最后,将这些黑乎乎、绿油油的东西,用布包成一个个小包。

“行军散。”陈墨给它取了个名字。

他让腹泻最严重的那一个排的士兵,首先服用。

士兵们看着那卖相极差的“药粉”,都面露难色。

“都给老子喝下去!”少校下了死命令,“这是命令!陈先生是咱们的贵人,信他的,没错!”

士兵们捏着鼻子,将那混着草药和炭粉的浑水,灌了下去。

奇迹,在两个小时后,发生了。

最先服药的那个排,此起彼伏的呻吟声和跑茅厕的频率,肉眼可见地减少了。

几个原本已经拉得虚脱、脸色惨白的士兵,竟然能站起来,自己去打饭了。

“神了!真他妈的神了!”少校看着这一切,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他冲到陈墨面前,激动得语无伦次,一个标准的军礼。

“先生!您……您真是华佗在世,扁鹊重生啊!您救了我的兵,就是救了我的命!”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整个运输队伍里传开。

“陈先生”这个名号,再次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又神圣的光环。

无数士兵,都用一种敬畏的、感激的目光看着他。

他们不知道什么科学道理,他们只知道,这个穿着怪衣服的年轻人,能用路边的野草,治好他们要命的病。

陈墨被众人围在中间,有些不自在。

他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在这一刻,他无比深刻地体会到了“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天幕之外·人间的“神迹”】

当陈墨在战场上,用最原始的材料,制作那救命的“行军散”时,天幕之外,一场由他掀起的、席卷全球的“医药风暴”,也正在酝酿。

“他……他竟然还懂药理?”

“我的天,木炭吸附,盐水补充电解质,马齿苋……我查了,马齿苋里真的含有天然抗生素成分!他的每一个步骤,竟然都完全符合现代药理学!”

“这不是神棍,这是真正的科学!是跨越时空的、最朴素的应用科学!”

全球的医学家和药理学家,都通过天幕,见证了这匪夷所思的一幕。

而那些曾经被陈墨救下的大佬们,感触更深。

沪市,林氏集团总部。

林建国看着屏幕里,那些因为腹泻而面黄肌瘦的士兵,想起了自己年幼时,在逃难路上,也是因为一场瘟疫,整个村子的人,死了一大半。

那种绝望和无力,他至今记忆犹新。

他又看了看陈墨,那个在所有人束手无策时,冷静地站出来,用最简单的东西,解决大问题的人。

“他总是在做同样的事情。”林建国喃喃自语,“用他的智慧,去拯救那些最卑微、最无助的生命。”

他按下了内线电话,接通的,是他的慈善基金会,和宋志远院士的“启明星”科学奖委员会的联席会议。

“各位,”林建国的声音,通过全息投影,传到了每一个与会者的耳中,“我们都看到了。战争,不仅仅是枪炮和杀戮。更多的时候,是饥饿和疾病。陈墨先生,用他的行动,给我们上了一课。”

“我宣布,盼娣基金会,将联合启明星基金,以及所有愿意加入的、有良知的国际医药企业,共同发起一项新的倡议——‘新丝路健康计划’!”

“计划的核心,只有一个。”林建国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我们将筛选出一百种,在发展中国家最常见、最致命的疾病,如痢疾、疟疾、霍乱等的基础治疗药物。我们将投入巨资,攻克其生产技术壁垒。然后,我们将以成本价,甚至免费的方式,向所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全球所有需要的贫困地区供应!”

这个计划,一经公布,举世震惊!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那些被西方医药巨头们,利用专利壁垒,将价格炒到天上的、最基础的救命药,将会被彻底地“平民化”!

这无异于直接向全球的医药垄断资本,宣战!

“他们疯了吗?!”

“这是在破坏自由市场经济的规则!”

“我们必须对他们进行反垄断调查!”

美利坚,辉瑞、默沙东等医药巨头的CEO们,在紧急电话会议里,发出了愤怒的咆哮。

他们通过院外游说集团,向白宫和国会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要求对华夏的企业,进行最严厉的制裁。

然而,他们得到的,是白宫发言人一句无奈的回应:“先生们,天幕是全球直播的。现在全世界的人民,都看到了华夏的士兵,因为没有干净的水和基本的药物而痛苦死去。而华夏的后人,正在努力地,想让这种悲剧不再发生。这个时候,我们去制裁他们?是我们疯了,还是你们疯了?”

全球的舆论,也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无数发展中国家,纷纷发表声明,对“新丝路健康计划”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支持。

无数国际人道组织,称赞这是“本世纪最伟大的慈善壮举”。

就连西方国家的普通民众,在看到天幕里的惨状后,也开始反思。

“凭什么一片小小的阿司匹林,要卖到几十美元?而天幕里那个年轻人,用柳树皮就能做出同样效果的东西?”

“我们的医药公司,赚走了那么多的利润,他们为这个世界,又做了什么?”

西方医药巨头的股价,应声暴跌。

他们的贪婪和伪善,在天幕这面“照妖镜”下,无所遁形。

最终,在巨大的舆论压力和道义谴责下,这些医药巨头,不得不做出妥协。

他们宣布,“为了人类共同的福祉”,将放弃部分基础药物的专利,并象征性地加入“新丝路健康计划”。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场完败。

华夏,通过一场跨越时空的“仁义之举”,不仅赢得了经济上的胜利,更赢得了全世界,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心。

这是一种比航母舰队,更强大的,无声的国运。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817/2260745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